基金公司2019三大焦慮之三:行業分化加劇 小公司突圍越來越難

經過20年的發展公募基金行業格局已相對穩定。規模效應越來越明顯,資源向頭部公司傾斜,留給小公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有限。行業彷彿“大局已定”,小型基金公司面臨生存和發展的焦慮。

中小基金公司突圍難

基金行業分化明顯。數據顯示,13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去年底管理規模合計12.95萬億元。其中,32家公司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合計10.6萬億元,佔比公募行業整體規模的八成以上。也就是說,其餘近百家公募機構合計規模只佔總規模的兩成左右。

行業資深人士認為,公募基金髮展20年,強者恆強的格局越來越明顯,頭部公司在資金、人員、技術配備等方面都更具優勢,更有機會向創新業務延伸擴充。“公募業務蛋糕就那麼大,其他小公司參與新業務的機會很小,發展的難度非常大。”

2018年,股票市場行情不佳,權益類基金規模萎縮,小公司權益類規模的萎縮首當其衝。由於中小公司往往還沒有完成全面的產品線佈局,權益基金的縮水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的影響更為明顯。“行情不好,對於一些大公司來說可能只是日子艱難一些,但對我們來說就是虧錢。”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而言,“焦慮”是多方面的。

最大的焦慮是人才。去年,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一位基金經理業績突出,該基金經理提出薪資訴求,公司無力承擔,隨後該基金經理跳槽離開。“中小基金公司很難留住行業頂級基金經理。”該公司相關人士說。

而這些公司的人才壓力不僅是基金經理。“近期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到處挖人,主要是中後臺人員。”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業務的拓展,急需優秀投研人員,而中小基金的人才將是招攬的重點。

除了人才,渠道同樣令中小基金公司頭疼。當大公司想著如何加強和銀行合作時,小公司苦於沒有機會進入銀行的白名單。大公司在為養老基金髮行規模操心,小公司則因為規模不達標而沒有資格申報養老FOF。有的小公司FOF團隊已組成兩年,成本高昂,但產品遙遙無期。

提升投研競爭力佈局細分領域產品

競爭愈發激烈,有基金公司堅守公募核心,完善投研體系,尋找發展機會。

實際上,加強投研團隊建設已成為很多公司的迫切需求。一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投資看業績,有業績才能獲得更多投資者,投研實力決定了基金公司的發展空間。記者瞭解到,一些公司在擴充完善投研團隊,對基金經理的需求比較大。受整體市場環境的影響,部分公司限制了對外招聘的名額,基金經理主要從內部選拔。

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型、小型基金公司大都圍繞類型產品,挖掘細分領域、特色化的佈局機會。

“中小型基金公司規模不具優勢,但也更容易轉型。”信達澳銀基金人士表示,該公司目前的主打方向是智能量化,專門成立了智能量化投資部,覆蓋從策略到品牌開發再到產品推出。2018年上報了兩類智能量化產品,今年會發行兩隻主動量化產品。在投資方向上,信達澳銀也開始重新規劃,目標是全面覆蓋滬港深市場,無論是量化還是基本面主動股票產品都會向滬港深三地股票延伸,今年計劃發行4到5只滬港深股票基金。

此外,債券基金仍是部分公司今年佈局的重點。有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機構投資者對債市熱情還在,該公司計劃根據機構需求發行中短債基金。

一固收投資總監也表示,今年仍可佈局債券基金,相較而言有一定的確定性。“雖然債牛進入後半場,但不論是牛市還是熊市,債券都有適合的投資品種。目前來看,縮短久期可以實現較好的收益,公司今年還將佈局多隻債券類基金。”

在A股市場震盪低迷的大背景下,權益類產品面臨發行難的問題。上述信達澳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銷售難度與日俱增,銀行對小基金公司的准入門檻逐步提升,規模和業績的要求更加嚴格。

還有部分中小公司將發起式基金作為突破口。深圳一家合資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將發行2只發起式基金。“希望產品儘快成立,在當前市場點位佈局新產品,容易做出業績。”

關注天天基金網微信號【tiantianjijin1818】,每天為您提供基金交易、淨值、排行、資訊等全面理財服務,超5600只基金,申購費全面1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