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2019年1月开始,江宁农保并入南京市医保系统,其中有一变化是:原本门慢门诊最高报销1500元整,现在门慢报销取消,而门诊报销则涨了。

老张是江宁区秣陵街道吉山社区人,患有慢性病,打电话咨询后,对取消门慢报销政策不能理解。

吉山社区便民联络员小陶与秣陵街道党群(便民)服务中心东善桥片联络员小田听说后,两人来到老张家中。小田说:“张叔,虽然门慢报销取消了,但是你因为经常需要去看病,门诊费用报销反而增加了比率,原本最高能报销1500元整的门诊费用,现在最高可以到2900元整呢!”

老张听了详细的政策解释后,终于懂了,心情也舒畅了。对志愿队夸赞:“太感谢你们了,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你们服务也周到。”

当天,小田还联系了秣陵街道辖区内的学校假日小分队,上门为老张表演魔术等节目,让长期因为身体状况心情欠佳的老张舒展开笑颜。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江宁区秣陵街道辖区广、人口众多,很多涉农社区(村)离主城较远,关于政策变化不能很及时的传遍到每个角落,于是经常会产生“怎么江宁合疗并入南京医保报销少了?”“我们家农忙时候我错过了缴费,还能用保险么?”这样的问题。

根据这些搜集到的情况,秣陵街道于2019年伊始成立了以党群(便民)服务中心为主导的便民志愿服务队,针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留守老人较多的社区(村),成立不同形式的支队,积极开展多渠道的便民服务。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一、“红孩子”活动支队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这些娃娃们跳得是‘卡路里’吧?”

“姑娘你们包的饺子真好吃!”

在给吉山社区“送新春”活动里胡奶奶

跟着孩子们开心的跳了起来。

围绕“团圆、和谐、传承、幸福”为主题,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节日”试点工作、送“福”进社区、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和移风易俗等主题,以广大群众为中心,以传统文化为指引,联合本地区学校学生为居民开展包饺子、送春联、歌舞等既有仪式感,又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通过特色活动的宣传,将最新的便民服务讯息传送到居民家门口,将最暖的便民服务理念传达至居民心中。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二、

“红太阳”服务支队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王爷爷家里的雨伞架子歪了,

凳子坐上去嘎嘎响,

万一摔到了怎么办?

街道与社区(村)和社会组织积极沟通、保持联络,围绕街道总体助老、助幼、助学、助业、助残、助困“七助”服务,对弱势群体家庭每周四下午上门维修家里损坏的物品,同时向居民普及相关政策,便于提供主动、精准的帮助,拉近居民距离。通过与居民零距离的服务沟通,获得居民信任,赢得一致好评。

三、“红心愿”宣讲支队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门慢报销为什么取消了?便民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百姓解释政策变化

“有了市民卡合疗卡怎么办?”

“我的病今年为什么报销的少了?”

街道在各社区(村)建立的联络队,逢每周五下午会到离主城较远的社区(村)进行政策解读宣讲。

当百姓问到这些问题时,便民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一一解答,提供代办服务,遇到他们不理解的政策,晓之以情让他们能更理解政策大方向,遇到他们关心的民生话题,及时收集,并动之以理使他们的困惑能够向上及时反馈,打通居民心中的最后一米。

中央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秣陵街道通过“志愿服务队”“红色代办”,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功能,面向个人的事项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