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首次全年手機出貨量擊敗蘋果居全球第二,我們該不該高興?

12月26日,據日本媒體最新報道,隨著2018年接近尾聲,中國華為公司即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2018年出貨量已超過2億部,首次整整一年擊敗美國蘋果公司。今年,華為公司在中國、歐洲和非洲的銷售額大幅增長,全球銷量已從2017年的1.53億臺躍升逾30%。蘋果流年不利:在國內被高通起訴專利侵權,遭禁售。市值仨月蒸發超4000億,推出史上最大優惠:折抵換購,iPhone XR僅4399元起,iPhone XS僅6599元元起,這意味著消費者憑手中的舊手機最高可抵2100元。華為手機出貨量擊敗蘋果,能持續嗎?還是會之後被蘋果再度反超?


華為首次全年手機出貨量擊敗蘋果居全球第二,我們該不該高興?


其實華為反超蘋果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這件事最重要的原因是華為作為一箇中國的手機巨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代表的是中國企業的一個生產發展水平。蘋果之所以那麼優秀那麼成功,在某種原因上是因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成為了手機,從功能機時代向智能機時代轉型的一個領導者,他領導了整個手機的智能化轉移,而且憑藉著自己不斷的創新能力實現了一輪又一輪的賦能,讓蘋果成為了真正的手機巨頭和手機產業領導者。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喬布斯時代,蘋果的成功源於蘋果的創新。

然而當蘋果進入了庫克時代之後,蘋果的問題就非常嚴重了,就是庫克缺乏足夠的創新能力,也缺乏足夠帶領蘋果創新的動能,他本身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但卻不是優秀的創業者,在缺乏創新力驅動的情況下,蘋果雖然有著喬布斯時代所構建的護城河,有著非常深厚的老底可以吃,但是已經走到了一個轉折點的角度,蘋果手機的一個銷量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顧客在給手機創新有限的情況下,又一味的提高手機的價格,提升自己的利潤水平,最終引起了消費者的不滿,讓消費者不再願意為蘋果手機買單。

華為首次全年手機出貨量擊敗蘋果居全球第二,我們該不該高興?


而我們看華為手機,華為手機一直在堅持自己的一些自主研發,所以讓自身具備了一定的手機市場競爭力,再加上所採用的多機型的一個機海戰術,本身就有著比較大的一個鋪貨量,所以華為的出貨量超過蘋果一點都不讓人意外。但我們也必須要認識到一點,這就是全世界手機的利潤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蘋果手機之上,華為手機包括安卓手機的其他手機類型,比如說三星手機,小米手機,雖然有著較大的一個出貨水平,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身的收益質量依然是交叉的蘋果手機依然是整個利潤的核心,而安卓手機所分到的利潤只是蘋果手機的一小部分而已。

華為首次全年手機出貨量擊敗蘋果居全球第二,我們該不該高興?


所以當華為的出貨量超過蘋果的時候,我們只能說他可以開心一下,但卻不能過度的驕傲,因為華為距離蘋果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我們真正要實現全面的超越,不僅是出貨量的超越,還有技術和利潤水平的超越,只有這樣才能夠說我們實現了手機產業的一次大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