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有曹魏的基礎,卻為何滅東吳小國等了十餘年?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司馬家族先滅蜀漢,再代曹魏,建立西晉,且兼併東吳,再一次完成了統一。曹魏作為三國中最強大的一方,歷時不到3個月,就把蜀漢滅掉了,可謂易如反掌。然而建立在曹魏基礎上的西晉,滅掉同樣是小國的東吳,卻等待了十餘年。按理說西晉兼有曹魏和蜀漢的地盤、人口,滅東吳應該很容易,可為何它等了這麼久呢?

西晉有曹魏的基礎,卻為何滅東吳小國等了十餘年?

一、政治問題

蜀漢滅亡之後,曹魏先有鄧艾被殺,鍾會謀反,之後又有司馬炎以晉代魏,這段時間內,肯定不可能爆發滅吳之戰。而西晉建立之後,也需要一些時間穩定局勢,畢竟欲攘外先安內是不變的真理。另外,東吳的最後一任皇帝是暴君孫皓,東吳在他的帶領下,不但不會繼續發展壯大,反而會走下坡路,甚至會出現君臣不和的現象。如果在東吳內部出現問題之前,西晉便發動了滅吳之戰,那麼只有讓東吳內部越來越團結,從而增加戰爭的難度。

西晉有曹魏的基礎,卻為何滅東吳小國等了十餘年?

二、水軍實力存在巨大的差距

東吳地處江東,有長江天險為屏障,而西晉的地盤中,曹魏佔據的是北方,多平原;蜀漢擁有的是巴蜀,多山地,這些地區的士兵都不習水戰,如果貿然出兵,很難取得勝利。畢竟東吳的水軍,不但曾在赤壁大敗曹操,還因"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嚇得曹操退兵。以曹魏為基礎建立的西晉,吸取了先人的教訓,所以想要伐吳,他們首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水軍作戰水平,否則便不是伐吳,而是給東吳送菜了。

西晉有曹魏的基礎,卻為何滅東吳小國等了十餘年?

三、做戰略準備

《晉書·文帝》中司馬昭所言:"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另外,發動大型戰爭,需要足夠的物資支持, 而此時中原地區連年經歷戰爭,老本已經快沒了,想要重新積累到足夠的物資,並非易事。

西晉有曹魏的基礎,卻為何滅東吳小國等了十餘年?

由此可見,同樣為小國,蜀漢滅亡後,東吳政權能夠延續十七年。即有它據有天險且水軍強大,讓西晉忌憚的原因;也有西晉境內連年戰爭,又經歷了權力更迭的緣故。可以說,此時的西晉是心有餘力而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