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寫在前面:

大家都知道《紐約時報》評選出的童書繪本,非常有含金量。

2018年最新出爐的十佳童書繪本,還是由紐約時報和紐約公共圖書館共同頒發的,繪本本身的價值更是不言而喻。

而且,這些繪本插圖顏值超級高,每一幅畫面,都像藝術品一樣精緻。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來看看2018年,《紐約時報》評選出的最佳童書繪本都有哪些吧~

ps,這些新書目前國內還很少有賣,為了讓大家近距離感受這些繪本的美,毛媽團隊吭哧吭哧寫了好幾千字,圖片更是配了將近50張,喜歡繪本的媽媽們,一定不要錯過這期文章哦。

☞ The Forest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Riccardo Bozzi;插畫:Violeta Lopiz and Valerio Vidali

適合年齡:4歲以上

一部真正宏偉的視覺系藝術品。

在故事剛開始時,這裡只不過是一片小樹林。後來每翻開一頁,森林變得越來越深厚,也越來越迷人。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與此同時,森林中的探索者:那些白色頁面上的人物浮雕,屬於不同的性別和種族,這些嬰兒、少年、老年人,也在不斷成長。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哲學家馬丁·布伯認為,森林可以幫助我們看清一個人的內在。因為,森林不僅僅是一片樹木,同時還是一個完全由關係鏈構成的地方。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這種微妙又神秘的哲理,在這本繪本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來自西班牙的插畫家擅長畫精美的紋理、來自意大利的插畫家擅長畫植物,兩人通過模切、壓花浮雕、剪紙、大摺疊插頁等技術,從繪畫和紙質設計兩方面,把繪本以感官體驗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被《出版者週刊》評價為,有著不同尋常的美麗,是純粹設計的奇蹟。就像是漫步在一個童話般的森林中,每一次閱讀,都會帶著孩子進入未知的領域,喚醒新的情感的意義。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森林越深處,景色越迷人。

在這片古老的、尚未被髮掘的自然中,人類不再是征服者或國王,而是變成了謙虛的見證者和過客。

☞ Our Car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J.M. Brum;插畫:Jan Bajtlik

適合年齡:2-6歲

一個甜蜜又充滿活力的父子小故事。

波蘭插畫家Jan Bajtlik,用加粗的黑色字體、大膽明亮的圖畫,講述了男孩和爸爸一起,開車去兜風的故事。

沒什麼比和爸爸一起開車兜風更酷的了。

爸爸的腿很長,能直接跨進車裡。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下大雨的時候,爸爸會把車頂升起來。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車開動的時候會有風,就像在撓癢癢一樣。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男孩小時候很容易就會崇拜、仰望爸爸。不管是爸爸的大長腿,還是一起開車兜風的經歷,都讓孩子覺得:我爸爸是真的很厲害!

繪本中的畫面天真明亮,文字充滿童稚,很適合爸爸與低齡寶寶一起共讀,培養爸爸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感情。

☞ Run Wild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插畫:David Covell

適合年齡:3-5歲

《出版者週刊》評價說,這是一本關注自由、戶外活動的樂趣,以及提醒人們時刻關注當下、活在當下的繪本。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插畫家大衛·克維爾,用筆調渾厚的水彩畫,加上大膽的蠟筆畫輪廓,畫出的各種戶外運動畫面,鼓勵孩子關掉電視、走進綠色自然。"OPEN that door and...Chase the wind...Can you grab it?"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在遊樂園、森林、公園,甚至是自家後院中,開始屬於自己的戶外冒險時光:在陽光下奔跑,在海水中游泳,在森林中探索。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繪本中還有另外一層隱喻:

雖然會遇到下雨天、會跌倒受傷、會看到腐朽的樹樁,但是,太陽總會回來,冒險生活還可以繼續。

克維爾暗示,生活和戶外活動一樣,也許我們會遭遇挫折,但最終會等來雨過天晴、找回重新出發的勇氣。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如果想讓孩子放下手中的電子設備,關注當下的美好生活,推薦一定要給孩子看看這本繪本。

☞ The Visitor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插畫:Antje Damm

適合年齡:2-7歲

一個關於友誼和害羞的故事。

愛麗絲膽小害羞。她害怕蜘蛛、陌生人,甚至害怕外面的大樹!所以,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愛麗絲從沒有走出過家門。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直到有一天,一個小男孩的紙飛機,不小心飛進了愛麗絲的房間,為了找回紙飛機,男孩敲響了愛麗絲的房門。

在男孩出現之前,畫面一直是黑白的;男孩出現之後,開始出現天藍色、黃色、紅色、櫻桃色,畫面變得充滿活力。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這是因為,男孩的友誼,給孤獨生活著的愛麗絲,帶來了光和顏色,也徹底改變了愛麗絲的生活。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插畫家Antje Damm,用硬紙和紙板製作了一個小房子,然後把畫好的人物剪下來,放進小房子裡,製作出一個玩偶小劇場的感覺,最後再把它們拍下來,作為插畫放進繪本中。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這種別出心裁的設計,更是增加了繪本的深度,讓人深切感受到:友誼不僅可以緩解一個人的孤獨,還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

☞ A House that Once Was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Julie Fogliano; 插畫:Lane Smith

適合年齡:3-5歲

《紐約時報》評價說,這本繪本把童年的場景,改編成了一首關於奧秘陌生人,以及美好家園的燦爛詩歌。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男孩和女孩發現了一所廢棄的房子:

Deep in the woods

is a house

just a house

that once was

but now isn’t

a home.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曾經住在這所房子裡的是誰?沿著走廊散步的是誰?他們為什麼要離開?他們又去了哪裡?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為了找到答案,兩個孩子從窗戶爬進房子,根據留下的書、被遺忘的照片,還有丟棄的玩具、一面鏡子、裝滿畫筆的罐子,來拼湊線索,想象生活在這裡的是什麼樣的人,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但文字間卻流淌著沉思、節奏和韻律,再加上神秘又色彩繽紛的畫面,有著喚醒孩子內心夢幻般希望的力量。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正如科克斯書評所說:繪本中的文字和畫面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想象力、活力和創造力。

☞ She Made a Monster: How Mary Shelley Created Frankenstein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Lynn Fulton; 插畫:Felicita Sala

適合年齡:4-8歲

弗蘭肯斯坦,是瑪麗·雪萊小說《弗蘭肯斯坦》中的角色,也是西方文學中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

在200年前,瑪麗·雪萊創造了這個世界上最可怕、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怪物。

在《弗蘭肯斯坦》200週年之際,這本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們瞭解世界上最經典小說背後的故事: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唐璜》的作者拜倫勳爵,拜託瑪麗·雪萊創作一個最好的鬼故事。

但是瑪麗·雪萊一直沒有靈感,在研究了很多科學資料,甚至是一些神秘怪談後,瑪麗·雪萊睡著了,她夢見了一個怪物。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這個怪物,就是經典角色弗蘭肯斯坦。

這本繪本,是瑪麗·雪萊和《弗蘭肯斯坦》的圖畫傳記,講述了瑪麗·雪萊的創作歷程。雖然對低齡寶寶來說,畫面有點可怕,但是,這本繪本仍然非常值得一讀。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因為孩子的生活中,需要一些恐怖、黑暗的色彩,這也是羅爾德·達爾等著名作家一直以來的主張。這種類型的圖畫書,反而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 The Funeral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插畫:Matt James

適合年齡:4-7歲

諾瑪要去參加叔祖父弗蘭克的葬禮了,但諾瑪並不難過,因為葬禮那天她可以不上學,還能和表弟雷一起玩。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但當諾瑪真的到了葬禮現場時,她才意識到、並開始反思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問題:

"Why do people die?"

"Is Uncle Frank still a person?"

馬特·詹姆斯,通過孩子的眼睛,來看死亡的儀式,反思葬禮的意義,這種獨特的視角,反而捕捉到了孩子在面對葬禮時的各種情緒。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用木質框架和撕碎的紙片來構建畫面,而且畫面中用到的顏色也是精心挑選的:封面上黃色字體的“Fun”、粉紅色的樹木、教堂外大片的綠色草坪……

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死亡本身並不可怕。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評價說,這本繪本,會幫助孩子為人生中的第一次葬禮做好準備和反思,讓孩子認識到死亡這個微妙又敏感的話題。

☞ Ayobami and the Names of the Animals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Pilar Lopez Avila; 插畫:Mar Azabal

適合年齡:5-6歲

一個非洲女孩的上學夢。

戰爭結束後,Ayobami終於可以回到學校上學。為了儘快去到學校,她要穿過危險的叢林,經過許多危險的動物身邊。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而那些一直漂浮在女孩身邊的字母表,就像保護神一樣,保護著女孩追尋教育的夢想。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幸運的是,Ayobami最終到了學校,實現了學習、讀書和寫作的夢想。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西班牙插畫家Mar Azabal獨特的拼貼畫風格,和色彩明亮的水彩、彩鉛插畫,讓繪本中的異域色彩更加濃厚。

☞ Dreamers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插畫:Yuyi Morales

適合年齡:4-8歲

1994年,墨西哥兒童作家和插畫家 Yuyi Morales,帶著兩個月大的兒子移民到了美國舊金山。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新的生活對她和兒子來說並不容易,直到發現了公共圖書館,通過這裡的書,他們開始瞭解這片陌生的土地,學會說英語,也終於在這裡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Yuyi Morales 把自己的移民故事寫進了這本繪本里,鼓勵人們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永遠對未來抱有希望。

☞ Florette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作者/插畫:Anna Walker

適合年齡:4-7歲

梅搬了新家,她希望能把花園一起帶走。

因為她會想念舊花園裡的蘋果樹、水仙花、還有追逐蝴蝶的波浪草。但在寸土寸金的巴黎,沒有留給綠色花園的地方。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幸運的是,梅在巴黎市中心發現了一個叢林一樣的綠植商店,她把這裡改造成了巴黎的綠色天堂,還在這裡認識了新的好朋友。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這個繪本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澳大利亞藝術家安娜·沃克,一次去巴黎的親身經歷:在繁忙的巴黎街道中,看到街邊的一家商店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擺滿了綠植,安娜被這一幕迷住了。

紐約時報十佳童書:用美的繪本,培養孩子審美與想象力


從那以後,安娜開始思考自然的魔力和友誼。而這本繪本,確實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友誼的重要性,和綠色世界的神奇力量。

結語:

這系列《紐約時報》年度十佳童書繪本,你最喜歡那一本呢?期待你在留言區分享出來。

另外,想要入手的媽媽們,推薦去美亞搜索看看,因為很多本國內暫時還沒引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