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经济永不停歇,是给普通人最大的机遇。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全国亿级人口将陆续回流到工作岗位上。

在春运迁徙地图上,广东江苏是耀眼的两个点。

五六千万人在无意中,加入了一场广东、江苏的“追逐大战”中。

其实,广东、江苏之间的这场经济较量,已经持续了近40年。

不仅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也在悄悄地塑造着无数人的命运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影响还将持续很长很长时间。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春运迁徙地图


1. 富可敌国


说到中国发达地区,大部分人想到是两个区域:珠三角长三角

珠三角基本是广东一家的地盘。

长三角,上海、浙江表现放在全国也光彩夺目,但是大家习惯还是说“江浙沪”,江苏总是排在了前面。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8年,广东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而江苏紧随其后,全国第2。

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内,才更能发现广东、江苏经济总量之恐怖

2018年广东GDP高达9.73万亿元,换算成美元将近1.45万亿美元。按照2018年10月IMF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广东已经超过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直逼俄罗斯和“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韩国。

江苏的GDP也达到9.26万亿元,稍次于澳大利亚,比后面的墨西哥要高出15%以上。更简单的比较是,如果把单独看广东、江苏,他们将分别是目前世界的第13、16大经济体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广东、江苏一点都不为过。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在国内来看,广东、江苏是“两枝独秀”,两个省一起贡献了近19万亿GDP,占全国总量五分之一还多。

而且,对于后面兄弟省份优势十分明显,第三的山东7.65万亿、第四浙江5.62万亿、第五河南4.81万亿。

而且大家经济增速相差往往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可以预见,中国这种经济格局还要维持很久很久

2. 广东:笑傲江湖


不过,有意思的是,广东、江苏之间的暗暗较劲已经将近三四十年了。完全堪称一部“追逐大战”

1978年底,中国再度点燃经济增长引擎。当年,老大是上海,但也仅仅只有273亿元,江苏位居第二(249亿),广东才186亿,位居大陆各省市区的第5位。

第二年,江苏就成功登顶成为“一哥”。

到1982年,极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山东赶超江苏成为老大,广东从第5,一步一个脚印,爬升到了第3。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接下来五六年,是一场江苏、山东、广东的“混战”。

到1989年,对广东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一年,当年广东以1381亿元的经济总量,把江苏从“一哥”的宝座上拉下马,第一次站上了经济榜单的首位。

并且,开创了近30年的“王朝”:第一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

之后,对于广东来说,“对手”已经不在大陆了。在2003年,广东超越香港,4年之后又把台湾抛在了身后。

从此,在34个省级行政区里,广东已经无人能敌了。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和广东顺利笑傲江湖不同的是,江苏的“江湖”地位可谓来之不易。在广东牢牢占据了榜首的情况下,山东、江苏为了第二的位置,展开了苦苦的“缠斗”。

1990年代初期,山东还占有部分优势。但1990年代中期,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苏南县域经济为代表的江苏迅猛崛起,在1993年反超山东。

不过在2004、2006年开始,山东憋出一口气两次反超江苏。

可到了2009年,山东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老三地位,而且和江苏的差距越拉越大。

与江苏的总量差距也从一两个百分点,逐渐扩大到目前17.5个百分点,总量差距已经高达1.5万亿,而且山东经济增速还比江苏要低一些。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3. 江苏:追赶30年

战局已经明朗:尽管山东还是最具实力的选手,但榜首大战,已经等同于苏粤之争

在1989年,广东反超后,江苏就开始了艰辛的追赶。

1989年时,江苏GDP相当于广东的95.69%,总量相差不到60亿。

但之后,十五六年里广东经济势不可挡,江苏和广东的差距到2004年时已经高达3860多亿,不到广东八成。

之后,江苏开始逐渐发力,和广东的总量差距虽然还在拉大(2008年高达5814亿),但是占比已经开始回升。

在2014、2015年江苏将和广东的经济总量差距拉小到2700亿。

但之后,再次出现戏剧性一幕:广东顽强连扳三局,2016年超过江苏3466亿,2016年3835亿,到2018年已经把差距拉大到4700多亿。

江苏、广东的总量相对水平差不多又回到30年前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江苏、广东1989年来GDP比较


而深入一个层次看,广东能保持领先也不足为奇。

首先,广东基础经济条件要好于江苏。广东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超过1.1亿,江苏面积仅10.72万平方公里,人口刚超过8000万。

而现代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经济。

而恰恰广东在这个方面拥有很大优势。不论现在炒出来的“新一线”等概念,但公认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其中,两座(广州、深圳)都在广东。

江苏目前排名前两位的城市苏州、南京,和深圳、广州比起来,体量要小不少。

初步数据,2018年GDP,深圳突破2.4万亿元,广州2.3万亿元(全国GDP第16的江西还不到2.2万亿)。

相比之下,苏州1.85万亿,南京1.28万亿。

目前,广东已经拥有了两座“2万亿城市”,而江苏还没有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深圳夜景


4. 谁是第一并不重要

但广东、江苏这场追逐战,还远未结束,也大有看头。广东、江苏放在全国都是佼佼者,但两者相比,却各有长短。

广东虽然拥有两座“2万亿城市”,但是经济发展均衡性上却要差于江苏

江苏十三个市中经济总量最小的宿迁2750亿,放在广东,在二十一个市里位居江门、汕头之间,排名11。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苏州夜景


再从人均来看,广东有15个市人均GDP要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江苏仅有宿迁、连云港两个略低于全国平均。

再者,以深圳为代表,广东在科技、互联网等新经济上表现十分亮眼,拥有腾讯、华为、比亚迪、平安等一批超级公司。

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大学,江苏拥有2所985高校,11所211高校,而广东有2所985,4所211。

早在2008年,广东有人士就指出:两院院士全广东才30几人,在高校的一共23人,而仅南京大学一所高校就有40多名院士

其实,至今广东还没有完全补齐这个短板。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但经济发展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广东能在1980年代末开始领先全国,并保持30年全国首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从香港引进大量外资,发展出口贸易。

斗转星移,今天国家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就是瞄准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希望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

湾区除了香港、澳门,其他核心是广东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

广东无疑是这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执行者和受益者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对江苏而言,一方面,在省级层面提出要提高省会南京的“首位度”,希望打造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超级城市。

在另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也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的三省一市(江浙沪皖),拥有35万平方公里土地,2亿人口,20万亿GDP。

未来,江苏发展同样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但放在更高层面来看,不论是广东继续领先,还是江苏后来居上,但能确定的是:竞争带来活力

仅仅深圳在40年里,就让800多万人在深圳扎根,成为“一线城市”的市民。

广东、江苏至今每年还为五六千万流动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有成千上万人在广东、江苏闯荡一番,把所学所见带回故乡,干出自己的事业。

你追我赶,经济永不停歇向前发展,是给普通人最大的机遇。

拓展阅读


2019刚开年,中国城市格局已更新!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GDP突破90万亿,增速6.6%,这是2018年中国经济交出的成绩单。迈上新台阶、完成预期目标,都在意料之内。

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城市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

1

GDP新台阶


在原本的计划中,31个省市的地方两会都会在1月份开完。但这两天的一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会议,让不少地方做出了时间调整。

截至1月20日,目前已有北京、河北、湖北等13个省市开完了地方两会,并对2018年的经济给出了初步预估。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迈上新台阶,是第一个关键词

江苏跃上9万亿,这也是地方经济首次跨越9万亿大关,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球排名13位的澳大利亚

而广东GDP突破9万亿已是板上钉钉,假如按照过往7.5%的增速计算,广东2018年经济总量能达到97000亿元,离10万亿俱乐部只有一步之遥

“4万亿俱乐部”新增了四川,与河南处在第三梯队。而河南在2018年并未能突破5万亿,稍有遗憾。

但郑州的崛起弥补了这份遗憾。

2018年的郑州,真正实现了大突破。其中,GDP突破了1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了1000万大关,在特大型城市的基础上再向前跨了一步。

这也是除了北京、天津、青岛之后,整个北方第四个GDP破万亿的城市

再加上国家中心城市的加持,郑州的未来潜力之大,不可小觑。

另外,宁波和佛山也必然能突破1万亿大关,这样一来,中国GDP超过万亿的城市就增加到了17个。

中游城市在奋进,头部城市也不能落后。

北京GDP突破3万亿,与上海一起,成为唯二破3万亿的城市。

深圳GDP突破2.4万亿,深圳市长的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圳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仅次于东京、上海、北京、新加坡。言下之意,2018年的深圳,已超越香港。

经济体量迈上新台阶,也让2019年的城市竞争呈现出新格局。

2

增速放缓新常态


总量规模的增长,不能掩盖增速的放缓。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2018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6.4%,与2009年一季度相同,十年来最低。

宏观经济环境如此,自己也不能再空喊,不少省份也纷纷下调了经济增速目标。


比如天津,2019年GDP增速目标为4.5%左右,去年则是5%;比如安徽,2019年GDP增长目标为7.5%-8%,去年则是8%;比如江苏,2019年GDP增速目标为6.5%以上,去年则是7%;


其中,下调幅度最大的是新疆,从2018年的7%下调至5.5%,黑龙江则是从6%下调至5%。而他们去年的实际增速是明显低于设定目标的,2019年只能继续下调。

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多个地方的增速目标改为“区间增速”,比如北京的“6%-6.5%”、湖北的“7.5%-8%”。

这个调整给地方留了很大弹性余地,显得更科学,也能化解目标完不成带来的尴尬。毕竟,不确定性,仍是2019年最大的关键词

当然,大规模下调增速目标也不是第一次。2018年就有天津、重庆、山东、河北等13个省市下调了增长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地方也开始淡化GDP增速的影响,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才是重中之重。

3

人口分化新格局

2018年中国新出生人口1523万,是过去十年最少的一年,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多的一年。


这两天,“人口危机”的呼喊声频现,上面这句话,也成为经典总结之一。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人口的减少,尤其是劳动力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将对各行各业带来极大影响。而在“人口危机”的背景之下,中国的城市的分化也在继续。

比如北京刚刚公布的数据,2018年常住人口2154.2万,比去年下降0.8%,已经是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历史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增加6.6万人,占比从2017年的16.5%攀升至16.9%。而15-59岁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23.3万,占比从73.1%下滑至72.6%。

也就是说,北京的老年人和儿童数量在增加,但作为劳动主力的中青年人口却在大幅减少,逃离北京或者远离北京,正成为一种趋势。

一方面是因为京沪的城市规模在控制,功能在疏解,带走了一部分人;另一方面,去年一众强势崛起的二线城市发起抢人大战,大部分年轻劳动力的第一选择,不再考虑压力巨大的京沪。

比如抢人最成功的的西安,自户籍新政实施以来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户人口已超过105万,2017年常住人口超1000万;

2018年底,西安户籍人口992.3万人,即将突破1000万

比如郑州,官方宣布2018年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2017年常住人口为988.1万,也就意味着2018年新增人口也在15万人左右;

比如杭州,2017年杭州常住人口为946.8万,比上一年增加了30万左右。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2018年底杭州常住人口将达到980万左右,接近1000万。


谁是中国“经济一哥”?


那些京沪流失的人口,正在被广深、以及成都、杭州等一批城市新贵花样吸收

花样抢人的另一点原因,是各地自身的出生率在下降。


比如宁波,预计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4.4万人左右,同比下降16.98%;比如青岛,预计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在9万人左右,同比下降22.2%;比如聊城,2018年1-11月二孩出生40782人,同比下降35.83%;


相反,抢人赢家的城市却呈现另一番光景。西安的出生率,2016-2018年分别达到11.54‰、12.62‰和近13‰,连续三年上升,吸引年轻人落户功不可没。

在人口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城市对人口的需求,尤其是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更高,新一轮的“抢人大战”蓄势待发。

4

大战略发力


在最重要的区域经济战略上,开年也有新动静。

1月10日晚,北京市政府正式摘牌搬迁通州,城市副中心功能正式启动。1月15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示,在获得国家批准后,粤港澳大湾区的详细发展计划将在1至2个月内公布。1月16日至18日,总书记深入京津冀考察,时隔两年再赴雄安,再次强调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九大类、35项重点任务。明确提出,支持设立雄安银行、筹建雄安股权交易所


2019刚开年,雄安新区的大动作不断。《意见》中对雄安的定位,包括“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雄安金融科技中心”、“层次更高、领域更广、辐射更强的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允许跨国公司总部在雄安新区开展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等,力图打造一个全新的开放经济高地。

2019年中,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一出台,相信更会引发一波建设热潮。

大规划大战略的落地,提供了中国经济向前的方向,而城市微观的变化,比如济南吞并莱芜这种城市并购新模式,或许在2019年也会频繁发生。

纵观城市经济、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变化,2019年的中国城市竞争格局,势必更加激烈,但也更让人期待!




风险提示: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