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气场很强,单凭三大博物馆坐镇就已经底蕴十足。浙江省博物馆有新旧两个馆区,其中之一的武林新馆区便坐落于西湖文化广场。展馆分三层楼,一楼的“越地长歌”属于浙江通史展,据说省内最精粹的文物展品都汇聚于此展,其中5件更是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级展品。二楼的“钱江潮”,展出浙江现代革命的历史陈列。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传说中世界上最豪华的宁波花轿

三楼展厅则比较丰富,按主题分别展出古琴、民间工艺、十里红妆(宁波嫁妆),以及临时展馆的古代墨竹名画。由于时间不够充分,小编只能直奔最爱的三楼展区。古代江南嫁女那真是亮瞎双眼,红红火火一条街的嫁妆,不要让贫穷限制想象!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婚俗女红

(一)中国古琴

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音色空灵又深邃,将听者自然而然地带入古朴典雅、飘渺悠远的精神世界。数千年来成为文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乐器。它高雅、坦荡的气质超越了音乐本身,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代表。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四海传播,古琴已被当作东方文化的象征。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古琴

古琴历史

琴,又叫做七弦琴,周代已开始流行,至汉末基本定型为后世琴所通用的形制。琴在西周时期主要作为祭祀的伴奏乐器,从春秋战国开始逐渐发展成抒发感情、表达志向的独奏乐器。由于孔子的倡导,琴还被赋予陶冶情性、完善人格的功能。汉至南北朝时期是琴艺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大量器乐曲问世。至唐代,琴艺发展达到鼎盛,唐琴造型风格和音色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琴称作“古琴”,是为将它与别的琴以及西洋琴区别开来。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古代乐队

古琴形制

古琴属于平置弹拨弦类乐器,造型优美简洁,主要由琴面、琴底、琴首、琴轸、雁足等部位组成。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造型的区别形成了不同款式,其中流行最广泛的是仲尼式。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各种古琴

(二)浙江民间工艺艺术

民间艺术来源于劳动和生活,生动地体现了人民繁衍生息的脉络。多姿多彩的浙江民间造型艺术,既是浙江人灵动心智和精巧技艺的物证,也反映出浙江人在人多地少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适应性与创造能力。浙江大地上最杰出的民间艺术,在过去的岁月里;它们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辉煌的荣耀。然而,随着生活方式与文化生态的变迁,民间艺术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走向萎缩乃至消失。国家及世界组织都在竭力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是我国非常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因保留原本木色纹理,又称“白木雕”。东阳木雕在雕刻技法上以高浮雕、多层次、构图饱满、保留平面、富有立体感著称。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家具的装饰、建筑装饰及造像,并以形态丰富、神韵出挑、雕饰精美、技艺精湛和内容广泛而蜚声海内外。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是著名的“浙江三雕”之一。以青田县所产优质叶腊石为雕刻材料。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丰富、纹理奇特,是石雕艺术与篆刻艺术的理想用材。石雕艺人取石造型,根据石料的天然纹理、色彩、质地、形态进行精心设计,使物象与石料天然妙合。作品擅长镂雕见长,兼具圆雕和浮雕等,有构图饱满、层次丰富的特点,富有浓厚的江南色彩。青田石雕于六朝问世,元明时期产品主要有文房雅具、石章、小玩具等。清代中期之后,逐渐销往海外。主要有山水、动物、器皿、花卉等品种。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刻纸

先人的生活智慧和精巧手艺留下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但是未来能传承下去的恐怕凤毛麟角。因为不仅科学技术进步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曾经的生活必需品未来可能就只是艺术鉴赏品,再精湛的工艺都会因后继无人而消弭。竹雕、竹编、刻纸、剪纸、萧山花边、浙南夹缬、桐乡蓝印花等等,这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工艺艺术无不载着满满的乡土气息向我们缓缓告别。还好,今天我们有博物馆,可以暂时留存它们美丽的影子。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红妆十里长队

(三)十里红妆

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曾在江南大地绵延千年的水乡文化渐行渐远。其中就有曾经在宁绍平原广为流行的婚嫁风俗“十里红妆”。宁绍一带殷实人家嫁女都希望女儿在夫家具有一定的地位,更欲借婚嫁炫耀自己的财力,因此往往不惜重金置办丰富的嫁妆。女儿出嫁之日,种类繁多的红妆家具绵延数里,成为婚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激情似火的盛大排场,不仅反映了江南文化的富庶精致,更以这种最直白的方式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夙愿。可惜时过境迁,传统渐失风光不再。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红妆家具

(四)墨竹名画

古代文人咏物必寄之以性灵,托之以高志,发之以情采。自然之物终有凋零,而吟咏之物历久弥新。千百年来,竹都以君子的形象存寓在人们的心中,而人们对竹的赞颂从未止息。文同(1018-1079),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号笑笑居士,以善画竹而著称,是文人墨竹的先行者。此次临展的作品名家荟萃,非常有眼福。明代詹景凤的竹谱图卷令小编眼前一亮,它将不同类型的竹枝收编成图颇有意趣,让人印象深刻。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竹谱图卷

从前出嫁是十里红妆敲锣打鼓浩浩荡荡,现在出嫁是红毯铺地名车阵队一字排开。同样都是排场,一个喜庆热闹充满烟火气,一个庄重奢华尽显霸气。关于婚礼,中式和西式到底哪个更好呢?大家有兴趣不妨讨论下。

遗憾!无人传承的国宝级工艺,以及注定消失的最美传统!

最喜欢的一幅竹

门票:免费

地址: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E区

时间: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9:00-17: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