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来自彼得·林奇的忠告——在市盈率高时买、市盈率低时卖

周期股:来自彼得·林奇的忠告——在市盈率高时买、市盈率低时卖

这里摘录一段彼得·林奇关于周期股与市盈率关系的论述:

对大多数价值投资者而言,低市盈率是好事,但周期型公司股票可能并非如此。对周期型公司来说,如果市盈率开始变得很低,这很可能是一个不好的标志,预示着它们已经接近高潮的尾声。这时一些粗心大意的投资者可能仍浑然不觉地继续持有,因为公司经营似乎仍然良好,收入依然不菲,但是这种情况马上就会改变。

相反,对于大多数股票来说,高市盈率可能是坏事,但对周期行业的公司反而再好不过。它意味着公司可能正在走出最难熬的困境,不久业务就会改善,收入也会超出分析师们的预期,基金经理估计也要马上开始坚决地建仓。这样,股价在后市必将稳步走高。

实际上,彼得·林奇关于周期股的论述,远不至于上述摘录,从个股到行业,他都有阐述,所以这里单就市盈率和行业来判断买卖,多少有些割裂主义,而且有陷于静态判断之嫌。不过

就整体性和大的趋势而言,我还是愿意相信他的这个论述,因为即使在我们特别的A股市场,在已经过去的交易时光里,实践似乎验证了这些。

周期股:来自彼得·林奇的忠告——在市盈率高时买、市盈率低时卖

以我们最熟悉的煤炭为例吧,尽管2012年的煤炭价格上涨出现偏软的趋向,但是价格在高位保持震荡,却是事实,煤炭企业在一种忧心仲仲的氛围内仍大赚不已,主流煤炭,市盈率大约在10-15倍之间。到了2013年,多年一直在说煤价要调整而一直被打脸的情况,终于在这一年开始成为现实,而且这个现实更为严峻——因为不是简单的回调,而是一直跌,跌倒2015年还看不见止跌的希望。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如果去看煤炭股的的市盈率,在全行业亏损的境地下,有盈利、市盈率为正已是算不错的企业了。

然而,这一切到了2016年开始发生改变。先有供给侧改革,后有环保施压,大量的中小煤炭企业退出,煤价从而从最低谷开始直线上涨且一直涨到2017年,在2018年的高位震荡。2016年煤炭的业绩复苏进入盈利水平,2017年煤炭盈利增幅在2016年基础上翻倍,在2017年的高基数上,2018年煤炭盈利估计仍有30-50%的涨幅。

2015年是个特别的时期,因为有杠杆牛的存在,股票买入的基础出入很大。如果在杠杆牛最高的5178时,对应的煤炭股指数为903点。如果在股灾后的新低2638时,煤炭股指数为414点。在上证指数反弹到3587时候。煤炭股指数 为836点。所以尽管2015年煤炭股市盈率最高,但由于杠杆牛的存在,对于A股不是买入时机。当杠杆牛破灭,市场估值体系回到正常,而煤炭在2016年初业绩开始复苏,此时的高市盈率才是最好的买入机会。

每个市场有自己特殊的情况,时机的把握还是不同的,如果一味市盈率高买,结局也是天壤之别。

讲了这么多历史,那么现在呢?笔者以为,虽然煤炭股市盈率很低,但同样并非简单的清空式卖出。

周期股:来自彼得·林奇的忠告——在市盈率高时买、市盈率低时卖

目前而言,煤炭股的市盈率比2012年都要好,主流煤炭股在10倍左右。除此之外,我们再看看别的:政策上的红利释放已到尾声,该关的煤矿都关了,现在没有关的大概率不会再强制关掉;就长远来看,煤炭股在能源里的结构是要逐步降低的,但是这过程有些长,因为煤炭在我国占了能源的70%;2018年煤炭价格在高位震荡,未来这个趋势大概率保持下去,能否创新高和新低取决于我们能源结构的改善情况;既然中小煤炭企业退出了,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已经结束,大鱼吃大鱼——大企业之间的重组成为驱动煤炭股能够爆发的核心因素。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煤炭行业由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掌控,价格至少短期内不会再现2012年之后那种直奔成本价的情况,业绩也将是缓慢走低,这个和2012年是不同的,那个时候煤炭业绩较理想,是建立在包括中小煤炭企业在内的基础上,价格缺乏调控力。由于业绩缓慢走低,因而在一定时间和阶段内,煤炭的估值就相对超低,市场就会对煤炭股进行估值修复,然他回复到合理水平,但随着时间推移又将走低。

周期股:来自彼得·林奇的忠告——在市盈率高时买、市盈率低时卖

上述总结成:总体而言,正如彼得·林奇所说,在市盈率高时卖出。但由于我们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我们股市的情况,煤炭股存在估值修复和重组估值这二个机会。通俗的说,我们对煤炭做震荡行情,业绩变化不明显,跌多了就买入,修复了估值就卖出,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过于修复估值,一定要坚决卖掉煤炭股。

煤炭股如此,其他周期股大同小异。更简单办法:当周期股市盈率高,经具体和动态分析,周期行业业绩提升的潜能挖掘殆尽,学习我们的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索性远离周期股,直到下一个时机地到来。在这里,很重要一点,还是要讲实践与彼得·林奇地论述结合起来,那就是很深入地去分析在市盈率低时,周期股业绩是否还有大幅度改善地空间,就一般规律不会,但一般总有例外地国家,这个就是我们的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