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

在整個產業界都在為半導體下行而倍感擔憂的時候,模擬芯片廠卻在2018年裡創下了歷史新紀錄。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德州儀器在上月發佈的Q4財報中披露,由於大多數市場對德州儀器產品需求持續放緩,導致該季度德州儀器營收同比下降1%,但從整體業績看,德州儀器還是非常看好。數據顯示,模擬龍頭2018年的營收為157.8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5%;淨利潤為55.80億美元,同比增長51.5%;運營利潤為67.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4%。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公司的毛利率已經去到了近十年新高的65.1%,淨利率也高達35%,雙雙創下過去十年的新高。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德州儀器過去十年的營收數據表

由此可見,模擬市場的確是一盤好生意。當然,這也是一盤沒那麼好做的生意。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模擬芯片是盤好生意,強者愈強

按照ICinsights預測,在電源管理、信號轉換和汽車電子三大應用的推動下,模擬芯片市場在2017到2022年間將會保持6.9的符合增長率,優於整個IC市場的5.1%。按照他們的統計,2017年,全球的模擬芯片市場為545億美元,其中前10位的IC供應商就佔了全球銷售額的59%。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領先的模擬芯片廠商

不同於邏輯IC需要經常升級工藝產線,模擬芯片因為對這方面的要求不高,使得他們的成本隨著產線折舊的完成,利潤率會逐年提升。

以德州儀器為例,從上面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到,德州儀器在過去十年內,其營收沒有太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利潤和利潤率卻保持上升態勢,並最終在2018年創造了新高。按照德州儀器的說法,能夠創造這些利潤率與他們用其旗下的12英寸晶圓廠生產模擬芯片,降低產品的成本有關。數據顯示,德州儀器模擬產品在2018年的運營利潤率高達46.7%,但嵌入式處理的運營利潤率僅為29.6%,由此可以看到模擬產品對德州儀器的貢獻,當然,這也與德州儀器過去這些年來將目光重點放在工業和汽車上有關。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德州儀器不同業務部門的營收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的模擬芯片大廠上。

排名第二的模擬廠商ADI財報顯示,他們在2018年的營收6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4%,毛利也達到42.3億美元,毛利率高達68.3%,超過了行業龍頭德州儀器,與去年的59.9%的毛利率相比,ADI在2018年的表現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收購了同行Linear以後,ADI的電源產品線得到了很充分的的補充。根據之前的介紹,在收購完成後,他們將電源方面的產品從默默無名,提升到全球排名第二的位置。這些電源產品和ADI之前在混合信號、微波和傳感等產品一起,成為ADI託蛞工業和通訊市場的基礎,其中工業和通信市場更是佔據了ADI的半壁江山,另外還有車用和消費的產品。隨著5G和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ADI勢必會在其中獲得更好的收益。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ADI不同業務的營收

擁有蜂窩網絡、WIFI、電源管理和GPS在內多種產品線組合的Skyworks在2018年也獲得了突破。財報顯示,他們在2018年的營收38.68億美元,毛利也有50.43%。剩下的英飛凌、ST、NXP、Maxim、On Semi、Microchip和瑞薩在模擬芯片方面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幾大模擬芯片廠過去幾年的毛利率數據

從這個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經過整合的德州儀器和ADI的模擬芯片產品線越來越豐富,營收佔比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德州儀器,從目前的市場環境看來,地位更是難以撼動。

從德州儀器毛利高達65.1%想到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國內廠商差距明顯,如何突破?

中國在包括模擬芯片在內的芯片遠遠落後於歐美,甚至日本等國家,這是公認的事實,且這些差距是全方位的。如果我們從國內的一些廠商的數據上對比,這種差距體現得更是明顯。因為筆者並沒有看到國內模擬芯片廠商的相關廠商排名,所以在這裡我們用韋爾股份、聖邦微和矽力傑等公司的財務數據,單純從營收角度看一下國產模擬芯片的現狀。

韋爾股份是一家提供TVS、MOSFET 等半導體分立器件以及電源管理IC 、射頻芯片、傳感、衛星接收芯片等元器件的模擬芯片公司,公司同時也提供分銷業務。單從設計方面看,2018年上半年,韋爾股份的設計業務實現收入 4.1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7.74%;矽力傑在2018年上半年累計收入也達1.56億美元,同比增長19.07%;聖邦微2018上半年的營收2.84億元,同比增長26.2%,公司歸母淨利潤為4100萬元,同比增長26.0%。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到,國內的模擬公司無論是在營收,還是利潤率,與國外的龍頭企業有不小的差距。

其實忽略產品的質量,但從產品的數量看,差距依然明顯。以聖邦股份為例,他們目前只有1000餘種產品,而模擬龍頭德州儀器的產品則是在萬種開外,這就意味著從這方面看,國產模擬芯片廠還需要擴大模擬芯片庫。

而回看國際模擬巨頭的發展歷程,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IDM也許是模擬芯片巨頭的最好選擇;

在ICinsighs的前十榜單中,每一家廠商都是擁有自己晶圓廠的IDM。正如前面所說,因為模擬芯片廠的技術更新慢,因此這種投入對模擬廠來說,具有很重要的價值。德州儀器的營收表現就證明了這一點。如果沒有早些年在晶圓廠上的佈局,應該就換不來今天的成績。加上很多模擬芯片廠在技術生產製造上面,都有其獨到之處,如果沒有自身的晶圓廠,那樣就沒辦法在產品的質量、性能,甚至產能上得到保證。

芯謀研究的顧文軍先生在其文章中也表示,從商業模式來看,優秀的模擬產品是需要設計和工藝緊密結合,雙方充分的交流才能開發出有特色、有競爭力的產品。具體到其產品特性來看,模擬產品定製化程度很高,國外廠商一般會根據應用需求定義開發新的產品——設計、工藝、應用構成了一個產品定義的穩定三角,這是為什麼模擬芯片的廠商幾乎都是IDM的模式;同時,這也是模擬芯片的技術也大都集中於國外廠商手裡的原因——國內缺少代工廠的支持,很難形成設計和工藝結合的機會。

這也證實了發展IDM是模擬芯片的必經之路。

其次,收購也許是發展模擬芯片的一個重要方式;

關於這一點,最現成的例子就是ADI,上文提到,ADI收購了Linear以後,電源產品線得到了快速的擴充,如果這些產品光靠ADI內部研發,效果和週期先別說,單是在上面的資金投入,就已經讓股東們吃不消。德州儀器也是通過對國家半導體等一系列企業和工廠的收購,成就了公司今天的地位。

其他無論是英飛凌、意法半導體、NXP、美信或者安森美,也都是通過併購夯實了自己的地位。我們早前報道的安森美就是通過買買買將自己推到了汽車CIS龍頭的位置。在這方面,國內的企業也開始逐步效仿。

以韋爾股份為例,他們在過去的一年裡推動去收購豪威股份、思比科和視信源,就是典型的代表。

至於其他如人才投入和研發投入方面等基本問題,我們就不再這裡一一綜述。

毫無疑問,未來終端對模擬芯片需求越來越多,但我國在這方面對歐美企業的依賴特別嚴重。2016年的數據顯示,德州儀器、恩智浦、英飛凌、思佳訊以及意法半導體分佈佔據我國模擬IC市場12.4%、6.3%、5.9%、5.3%以及5.2%的市場份額。

在中美貿易關係多變,本土全力支持集成電路的現狀下,國產模擬芯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