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流浪地球》幾乎沒有懸念地領跑2019年春節檔了,這是一部,看一遍可能還覺得只是一部特效不錯情節差強人意的電影,但是再看一遍就會發現,太神了,很多一開始覺得是bug的問題,細看發現電影中早就有交代了,那些細節簡直越挖越可怕:主創人員怎麼能想到這麼細的?

可能很多人在電影裡看到雷佳音又看到李光潔後,反應都跟我一樣:郭京飛呢?就差他一個,tf老男孩組合就全了!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結果,還真有他……只是藏在大家都沒有注意的畫面裡……對,他跟原著作者劉慈欣一起,陪著吳京出現在一閃而過的新聞報道里……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迫於時長篇幅,電影中很多細節來不及一一交代,很多大家覺得有bug的地方,都通過新聞報道的小字體現了,也就是說,沒有一幀畫面是多餘的。

比如說,很多人覺得,當地表已經不適合生存的時候,讓大家通過抽籤的方式來決定是否能進入地下城,會不會太殘酷?電影裡怎麼就能直接用這種方式了呢?

其實新聞下面有交代:地下城進入資格的遴選方式還在激烈爭論中,不是每個國家都贊成這樣。但是,時間不等人,沒爭論出更好的方式之前,也只能先這樣了吧。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這裡還可以看出,當時是2057年6月,北京的溫度已經是零下35℃。

還有人提出:所有的發動機都在北半球和赤道附近,南半球的國家不僅陷入了長達2500年的永夜,而且沒有地下城避難,那裡的人要怎麼辦?

原著裡曾經提過,南半球的大陸板塊不如北半球的亞歐大陸和美洲大陸地殼穩定,無法承受發動機對地球的巨大推力,電影雖然沒有單獨解釋,但新聞中交代了:南半球的人北遷移民到北半球了。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韓朵朵在跟哥哥劉啟一起到地面上之前,曾經說出了新口味的蚯蚓幹,後來姥爺“行賄”的時候也拿出了蚯蚓幹,其實那個時候,蚯蚓幹已經成為人類的主食,電影中轉播的外國新聞裡也有寫:蚯蚓將成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為什麼卡車的方向盤是球形的?姥爺年紀都那麼大了還能駕駛那麼重型的卡車?

新聞也給出了答案:“方向球”減輕了駕駛重型車輛的身體負擔。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這種細節到處都是。

電影中的每一幀畫面,如果暫停,可能都會發現許許多多的海量信息,比如地下城隨處可見地貼著各種規章制度和提示。雖然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電影主創在製作過程中,心中已經建造了一座地下城,邊邊角角都有考慮到。

姥爺回憶時曾說過很久以前大家都追求一種叫做錢的東西,也就意味著到了此時,人類已經不用錢了,地下城畫面裡出現過“信用點兌換”,也就是說大家用的是信用點。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劉啟後來在地面用過好幾次的救人神器“逃生氣囊球”,最開始也曾在地下城裡劉啟的房間中以說明書的形式出現過。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電影中曾提到全球有35億人口,而杭州地下城被岩漿吞沒的時候,是35萬人口,再結合全球有1萬臺發動機的點,大概可以知道每臺發動機下的地下城住著35萬人口。

姥爺生前曾說過自己家在上海,很想念老婆做的陽春麵,而他去世的時候,坐在那裡,旁邊只有一尊少女雕塑陪伴著他,那尊雕塑的名字叫做“上海少女”,他們爬的那個大廈是上海中心。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關於聯合政府究竟是在地球上,還是在空間站的問題,電影其實也給了提示。當空間站所有人都進入休眠狀態時,中央主控室是沒有人的,所以他在空間站裡直接對話的一直只有moss。

Moss出示給劉培強看的聯合政府簽署同意的“火種計劃”可以看出實際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聯合簽署,也就是聯合政府是基於聯合國的形象創造的,政府工作人員想必不少,而空間站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大部分是科學家和飛行員,所以……其實聯合政府的人員也在地球上,他們做出放棄地球實行火種計劃的決定時,確實是基於保護人類文明傳承的考慮,並沒有考慮過自身的生死,很大公無私了。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電影中moss的中文配音來自曾給多部影視動漫配過音的劉琮,不管是那句莫名委屈的“moss從未叛逃”,還是最後那句又好笑又心酸的“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都十分到位了。

原以為moss的中文配音已經很厲害了,沒想到英文配音更厲害,因為是高考英語聽力主播配的!

雖然這部電影裡沒有愛情,但這難不倒喜歡搞cp的女孩們。為什麼劉培強一而再再而三地跟moss作對,moss對他還那麼耐心?只有真愛才能解釋了!所以《流浪地球》最火的cp是moss X 劉培強,名字叫做“莫強求”……真是一聽就令人落淚的註定悲劇結局啊!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最後當韓朵朵廣播救援時,原本開車回家打算在世界末日之前跟家人團聚的其他國家的救援隊成員紛紛掉頭,趕回現場幫忙。而他們到達的順序,正是2008年汶川地震時各國救援隊到達的順序。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當年汶川地震後,吳京曾經和救援官兵一起去扛包救援過,大概影片中的地震,也曾勾起他的回憶。當然,關於韓朵朵的廣播和救援隊到達的順序,網友還有這樣的調侃……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電影中的時間是2075年,吳孟達飾演的姥爺韓子昂,雖然已經是76歲的老年人,但實際上他是1999年出生的95後……所以在濟寧看守所裡的時候他才會看抖音,聽海草舞,雖然是廣告植入,但是這個植入很神啊,這不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愛看愛聽的嗎?

尤其是,新聞曾經報道,現在的年輕爸爸媽媽給95後00後10後的小朋友們起名字時最喜歡用的字就是zi(子、梓),韓子昂這個名字,十分符合目前的起名潮流了。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至於姥爺的姓,有網友指出,電影中幾個主要角色的姓,對應的都是國內著名科幻作家,即中國科幻領域四大天王,劉培強父子對應劉慈欣,韓子昂對應韓松,王磊對應王晉康,老何對應何夕。

關於角色名字的背後,還有網友總結過空間中的俄羅斯人老馬和救援隊中的李志、剛子等人名字的來歷,讀來都令人感動。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當然電影中也還隱藏著一些細思恐極的伏筆,製片人龔格爾就曾提醒過大家,雖然反叛軍沒有正式出現,但很多細節都已經能體現出來。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最後結尾的畫面中,還有人在抗議高喊“還我太陽”,舉出的抗議牌子上寫著“太陽不會氦閃”,這是對應了原著中接下來將會發生的叛亂情節,正是在為續集做鋪墊。

導演郭帆曾說過只要回本就會拍續集,按照目前的票房情況,回本是肯定能回的,有網友私信求證過續集的問題,真的有,可以期待起來了!

覺得《流浪地球》bug太多?可能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些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