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巖內村整體拆遷 將為村民建設新村


廈門集美區巖內村整體拆遷 將為村民建設新村

以動車站廈門北站為中心的路網。

廈門集美區巖內村整體拆遷 將為村民建設新村

村幹部走村入戶做好宣傳工作。

後溪鎮巖內村有一個高鐵項目正在施工中。在這裡,不僅有瀋海高速和廈沙高速穿村而過,還有地鐵及動車線路,現在已建起了動車站和地鐵站。根據規劃,一個大約50萬平方米的巖內新村即將建成。

這些項目得以順利建設的背後,是村民們默默的支持和配合。11月6日,記者走進巖內村,探訪這個頗受關注的準新村。

整村徵拆用於路網建設

另為村民建設一個新村

巖內村的交通路網非常發達:瀋海高速和廈沙高速穿村而過,動車站“廈門北站”建在村裡;一條高鐵線正在建設,比動車站更大的高鐵站正在施工;地鐵1號線已建成通車,在巖內設有一個站;經過村裡的4號線正在建設中,地鐵的車輛基地也在巖內村。

從2005年起,因為交通路網建設,巖內村列入整村徵拆範圍,已有5000多畝土地用於建設。據悉,規劃將在拆除舊村莊的基礎上建設一個約50萬平方米的新村,讓所有村民們遷入新居,享受交通建設帶來的福利。

村民住出租房七八年,願為“大家”捨棄“小家”

交通路網密織在巖內村,村民們積極配合建設。巖內村黨委副書記吳志傑說,為了配合各項重點交通工程建設,村幹部提前為各項銜接工作服務。

建設中的高鐵項目施工通道和村主幹道“港巖路”交叉,施工車輛密集進出,同時這也是村民日常出入的交通要道。為了讓交通更順暢,村幹部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提高村民們配合項目建設的意識,同時進村入戶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讓大家認識到項目的重要性,並提醒村民們注意安全出行。

為配合交通路網建設,村裡一家木材加工廠搬遷了,將兩三萬平方米的廠房騰出來;村裡有50多戶徵遷戶還沒拿到安置房,依靠政府發放的拆遷補償過渡費,在外面租房子住,其中像村民連少陽那樣租房時間長的,已在外面住了七八年。村民們說,為了建設美麗的大廈門,他們無怨無悔。

為幫助失地村民再就業,黨員積極聯繫各種培訓

巖內村的交通路網建設順利,村黨委書記林翰為說,黨員起了模範作用。最近5年來,在學校或部隊入黨後回到村裡的就有40多人,佔了黨員中很大一部分,良好作風影響了更多人。

為了幫助在交通路網建設中失地的村民再就業,黨員幹部們積極為他們聯繫參加麵包烘焙師、家政服務員、月嫂、微信營銷員等培訓,或是到地鐵公司當保安、保潔員等。

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方面,林翰為舉了個例子。幾年前受颱風影響,後溪的一個移動通訊鐵塔被吹倒,手機沒了信號,而巖內村多處樹倒堵路急需救援。當時,身為黨員的林翰為第一時間趕到災後自救一線,正苦於無法通知其他黨員,卻發現連振輝等黨員都已投入抗災了。

林翰為說,巖內村是一個4500多人的村,交通路網佔用了村裡大部分土地,雖然巖內新村讓村民的生活有了保障,但是未來的生活、村集體發展經濟的後勁仍需長遠考慮。他希望在巖內新村建一條“巖內街”,開設店面,以店鋪租金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解決村民們的後顧之憂。(廈門晚報 文/圖 記者 廖勇飛 通訊員 杜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