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角獸”到關門大吉 互聯網房產中介愛屋吉屋只用了4年

從“獨角獸”到關門大吉 互聯網房產中介愛屋吉屋只用了4年

▲愛屋吉屋融資及估值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月18日獲悉,互聯網房產中介平臺愛屋吉屋已於2019年1月底正式停止對外正常業務,進入善後清算程序。

記者登陸愛屋吉屋官網(www. iwjw.com)瀏覽發現,其主頁僅顯示“一樓租房”的單純頁面,已無功能服務。

記者第一時間從愛屋吉屋前高管處證實了這一消息。其向記者表示,公司關張並不是賬上沒錢,只是幾個主要投資人意興闌珊。

據瞭解,2016~2018年,愛屋吉屋一直有關於裁員的消息流出,並陸續關閉門店。而與愛屋吉屋處於同行業的Q房網、好屋中國也在進行股權融資。

從2014年成立到被譽為“業內最快成長起來的獨角獸”,再到關門大吉,互聯網房產中介“明星”愛屋吉屋僅用了短短4年時間。

有觀點認為,互聯網房產中介行業將步入“寒冬”,那些號稱依靠流量打敗線下門店的互聯網房產中介或將曇花一現。

公司飽受3年負面風暴

2014年,以“幹掉中介,讓門店滾粗”口號脫穎而出的愛屋吉屋,自我定位為“第一家線上線下整合的專業房地產中介公司”,最早提出用O2O方式殺入傳統中介行業,並試圖顛覆行業“玩法”。

彼時的愛屋吉屋也頗受資本市場青睞。截至2015年11月,愛屋吉屋僅在創立後的一年零三個月中就完成了5輪融資,整體融資額達3.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淡馬錫、高榕資本、順為基金等。

成立18個月,愛屋吉屋的估值便升至10億美元。彼時有觀點盛讚其為“業內最快成長起來的獨角獸”。

憑藉融資帶來的資金優勢,在整個2015年,愛屋吉屋鋪天蓋地做廣告,其市場份額一時間也迅速擴大,最高峰時在上海的市場份額一度躍居第三,僅次於中原和鏈家。

當時,愛屋吉屋更提出“經紀人6000元底薪”,並憑藉這一做法瘋狂攪動著地產中介行業的池水。

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上海頒佈了諸多金融條例,對首付貸、贖樓貸、尾款貸等房貸業務進行嚴格監管。當年10月起,全國近20個熱點城市發佈限購限貸政策,加強個人房貸的審查和批准。

接連出現的政策施壓,讓房產交易流程變得不可預測,互聯網房產中介行業也變數陡生。

也是在這一波“史上最嚴的調控”中,經歷了資本狂歡“蜜月期”後,愛屋吉屋好景漸失。

2016年開年,愛屋吉屋便身陷“欠薪”“裁員”“降傭”“關店”等系列負面消息中。

據上述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2016年底至2017年初,愛屋吉屋由於業務迅速萎縮,開始大規模裁員,市場部100人裁員後只剩10餘人。最終,整個公司的規模從最初的5000~6000人裁到只剩400人。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僅2016年伊始,愛屋吉屋後臺職能部門便裁員近400人,佔到職能部門總人數的20%,相當於公司全體員工數的6%。

一直宣揚“不做門店”的愛屋吉屋,在2016年初打破自己定下的“新舊中介”分界線,開始佈局線下。

然而,愛屋吉屋在市場佔有率上卻節節敗退。雲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16年北京房產中介二手房成交套數榜中,愛屋吉屋排第五,市佔率為1.91%;2017年跌至第七,市佔率為0.48%。在上海市場上,2016年、2017年愛屋吉屋均排名第八,市佔率卻從1.88%降至0.69%。

雖然愛屋吉屋在此過程中進行了諸多轉型嘗試,如試水長租公寓業務,並在2018年推出了“一樓租房”,用一種“把租房資源電子化”的方式,通過把電子門鎖免費提供給二房東,再由用戶使用門鎖來幫房東把房子便捷地租出去。這一過程中,愛屋吉屋還開展裝修、租金融資等嘗試。但長租公寓運營門檻高、資金佔用量偏大,盈利難度不小。

互聯網中介或曇花一現

進入2016年,愛屋吉屋的處境開始雪上加霜。

今年初,愛屋吉屋將薪酬體系改成了“4000元底薪和2000元成單提成以外的固定績效獎金”;本來的“佣金減免或減半”改為了“根據不同城市和不同租金金額收取不同比例的佣金”。

兼容傳統中介的經營模式、佣金收取標準向傳統中介靠攏,系列“迴歸正統”之舉,也似乎無法緩解愛屋吉屋的頹勢,更難言挽回投資人的信心。

到了2019年1月,愛屋吉屋平臺網站和APP客戶端正式停更停運,對外正常業務已停止,公司仍處於存續期,目前僅留有一小部分人員進行善後處理。

對此,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互聯網中介的倒閉,首先源於其過度信賴互聯網在其他領域成功的“補貼”模式,但沒有認識到房地產交易低頻、非標的特性;其次,所謂互聯網創新,實質高薪高提成挖經紀人、低佣金的套路,沒有對行業形成實質性變革影響;而經濟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則加速了其消亡的進度。

從一家明星創業公司到關門大吉,愛屋吉屋僅僅用了4年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發現,同為互聯網中介行業的Q房網,在去年11月11日與湖北國創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創高新)進行了重組,國創高新收購了深圳市雲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雲房)100%的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

2019年1月,好屋中國創始人黃俊已也將其持有的3%的股權質押給了明牌珠寶,用於保證公司2017年度業績承諾補償款及2018年度業績承諾補償款支付。

以愛屋吉屋掀起的互聯網地產中介平臺浪潮,如今不僅備受關注,更已飽受質疑。

“互聯網中介是從2014年‘異軍突起’的,宣稱不設門店、革傳統中介的命,但如今看來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地產行業交易的是大宗商品,骨子裡屬於傳統行業,有一些模式是不易輕易顛覆的。”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曾經的資本市場寵兒,隨著行情變化、熱度退去,互聯網房產中介或許終將“曇花一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