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1、手套市场概况

1.1 手套分类

手套的主要作用是防护,如防化学、防切割、电绝缘、防水、防寒、防热辐射、防菌、防放射等作用。在一些手套更换频率较高的行业,通常使用一次性手套,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更可以大大节约更换成本,比如医疗行业、实验室、食品加工行业等对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一次性手套主要包括乳胶手套(Latex glove)、聚氯乙稀手套(又称PVC手套或Vinyl glove)、丁腈手套(Nitrile glove)和聚乙烯手套(又称PE手套或PE glove)等类型。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1 各种手套的比较

整体上看,随着现代石油化工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配套的逐步完善,以及新型助剂产品的不断开发应用, PVC手套的规模化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并借助其原材料供应充足等优势,已经成为一次性手套的主导品种。PVC手套相对于丁腈手套成本优势更加突出,并且穿戴舒适、防护效果好,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本文重点分析PVC手套行业。

1.2 手套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PVC手套上游主要原材料为PVC糊树脂、增塑剂、钙-锌稳定剂等,其中PVC糊树脂和增塑剂是其最主要的原材料。PVC手套下游主要用于医疗检查、医疗护理、食品加工、实验室、电子加工等对卫生要求比较高的领域,见图1。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图1 PVC手套行业上下游

2、 PVC手套的上游产品

2 .1聚氯乙稀糊树脂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VCM)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见图2聚合度可以通过反应温度和聚合分子量调节剂进行控制。通过使聚氯乙烯树脂中VCM会含量小于10ppm,达到卫生级树脂要求,扩大了聚氯乙烯的应用范围。甚至可使树脂中的VCM含量小于5ppm,加工后残留的VCM极少,对人体基本无害,可用作食品药包装和儿童玩具等。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1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图2 聚氯乙烯分子式

氯乙烯有主要有两种工艺路线,电石法和乙烯法。电石法: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CH CHCI]n—的化学反应方法。乙烯法:从石油中提取乙烯(C2H4),让氯气与乙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树脂。电石法比石油法成本低,但电石法生产的氯乙烯单体在质量上比石油法稍差(也就造成了石油法PVC稍优于电石法),且电石法造成的污染较大。在我国西部,资源(电石多由西部企业生产、煤矿也较丰富)、能耗(水电成本较低)、人力(人工成本低)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电石法占我国大部分PVC产能。少数如上海氯碱等氯化工企业因为有氯气产品,采用乙烯法,约占20%左右的产能。电石法与乙烯法的成本价有一定差距。国外因为环保、石油资源等因素,基本采用乙烯法。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图3 电石法与乙烯法

PVC糊树脂是未加工状态下的聚氯乙烯塑料的一种独特液体形式。聚氯乙烯糊树脂因粒度微细,其质地像滑石粉,具有不流动性。聚氯乙烯糊树脂同增塑剂混合后经搅拌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制成PVC糊料,或称作PVC增塑糊、PVC溶胶,而且人们正是以这种形式用来加工成最终制品。在制糊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制品需要,添加各种填料、稀释剂、热稳定剂、发泡剂及光稳定剂等。PVC糊树脂以其高分散性的粉料用于糊料加工而得名。由于其成糊性能优良,以及分散性能良好,主要应用于PVC树脂的软材料领域。可适用于涂布、浸渍、喷涂、发泡等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壁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和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领域。

2.2 PVC糊树脂的生产工艺

发达国家采取的聚合生产方法有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种子连续聚合法、乳液无种子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种子微悬浮法、混合法等。中国聚合生产方法主要有微悬浮聚合法、种子乳液聚合法和混合法。PVC糊树脂属于化工行业,价格和产能是最重要的分析指标。

2.2.1 中国的PVC糊树脂产能情况

过去几年,中国的PVC糊树脂生产超常规发展,发展成为世界上糊树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08-09年PVC糊树脂价格受到冲击,产能没有增长。但09年后,市场需求增长,产品价格走高,同时粉料市场出现产能过剩导致的同质化竞争,不少企业开始转型PVC糊树脂。到2014年,PVC糊树脂的产能已经提高134万t,比2009年增长了135%。15年因为供需格局关系,略微回落。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图4 我国PVC糊树脂产能、产量及开工率情况

相对15年消费87.3万t的消费量,其实国内的PVC糊树脂产能远远过剩,因此如果下游的需求无法保持同样增速,PVC糊树脂的价格将长期承压。开工率数据来也反映出行业供过于求的状况,开工率从10年的近90%回落到15年的57%。

2.2.2 PVC糊树脂的价格走势

我们选取华东地区PVC糊树脂手套料作为参考,此前PVC糊树脂的价格曾经超过1万元每吨,但12-15年不断下行,最低到6500元附近,16年随着周期行业整体涨价回暖,PVC糊树脂价格走高,但并未超过前期高点。鉴于存在大量闲置产能,过了盈利平衡点后有闲置产能投产,因此价格难以持续上涨。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图5 PVC糊树脂价格走势

2.2.3 PVC糊树脂需求

国内PVC糊树脂主要用在手套、人造革、输送带、壁纸、玩具、地板、汽车等领域,具体的情况见表。PVC糊树脂的需求属于相关行业的次级需求,15年国内对PVC糊树脂的表观消费量达到87.3万t,其中手套料已经成为第一大应用。而壁纸、输送带等领域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过去几年的PVC糊树脂消费量保持在10%左右的增速,慢于产能的扩张增速。表2是PVC糊树脂的应用情况。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2 PVC糊树脂及其下游应用

因为部分领域的特殊PVC糊树脂国产产品还很难达到质量要求,如此前的浸渍手套料,当前的汽车内饰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体现了国内PVC糊树脂供需的矛盾,即低端PVC糊树脂供应严重过剩,但是高端PVC糊树脂需求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具体数据见表3。主要的难点在聚合配方和聚合条件方面,这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但数据显示,PVC糊树脂的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在减少,显示对外依存度的降低。主要的进口厂商是:日本钟渊、东曹公司、韩国韩华化学、lg化学、台湾台塑等公司。这些在该领域有着较长的研发生产历史,我国PVC糊树脂的技术主要也是自上述公司引进。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3 国内PVC糊树脂供需对比

2.2.4 主要厂商分析

15年国内PVC糊树脂的产能约131万t,主要厂商约20家厂商,比较大型的有有渤天化工,中盐红四方,新疆天业,沈阳化工等,分布在华东、华北、西北等地。能生产手套料的有渤天化工、山东郎晖、上海氯碱、中盐红四方、内蒙古晨宏力、沈阳化工等。从下表可以看出,行业产能的扩张主要是在14年。PVC糊树脂特别是电石法制备VCm过程中污染较重,渤天化工因为处于京津冀因为环保问题15年开始往内蒙搬迁。但整体上看,15年虽然有部分企业因为环保问题搬迁至,但仍有中盐吉兰泰,阳煤昔阳氯碱等厂商扩产,因此产能仍在增加。因此PVC糊树脂的整体价格未来短期不会上涨。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4 国内主要PVC糊树脂厂商及重要产能年份

2.3 增塑剂及稳定剂

增塑剂是现代塑料工业最大的助剂品种,对促进塑料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凡能和树脂均匀混合,混合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但能降低物料的玻璃化温度和塑料成型加工时的熔体黏度,且本身保持不变,或虽起化学变化但能长期保留在塑料制品中并能改变树脂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这些性能的液体有机化合物或低熔点的固体,均称为增塑剂。增塑剂可以降低弹性模量和断裂拉伸强度、提高延伸性和断裂伸长率、改进柔软性、改进可逆弯曲强度、改进韧性和冲击强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扩张聚合物在较低温度下的可应用型、改进对各种基料的粘合、提高或降低薄膜的封口性、改进润滑性能和减少摩擦、减少静电充电能力、改进表面光泽和外观、塑剂是指增加塑料的可塑剂,改善在成型加工时树脂的流动性,并使制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常用的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IDP)。虽然分子式复杂,但是不难合成,不单独分析。其他还有ca-zn稳定剂等添加材料。

3、手套行业分析

一次性PVC手套最初起源于美国,后由台湾转移到我国大陆地区,大陆早期的和台湾合作的公司如石家庄鸿锐集团在1993年引进了生产线开始加工PVC手套。到2000后,我国已经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PVC手套生产地区,关键的的糊树脂技术,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图6 PVC手套行业发展历史

一次性PVC手套按照用途主要分为医疗级别和非医疗级别,医疗级别的质量要求更高,相对价格也较高,因此医疗级别产品占收入的比重是考察一次性PVC手套企业的重要指标。

3.1 PVC手套终端市场

目前,一次性手套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根据文献经验数据:在一次性手套的消费市场份额中,美国占53%,欧洲占21%,日本占12%,其他国家占14%。美国有系统的一次性手套贸易数据,选取美国市场作为观察样本。表5和表6是美国一次性手套的进口价格和数量。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5 美国进口乳胶手套、丁腈手套、 PVC手套离岸价格(单位:美元/千支)

从价格趋势看,PVC手套价格基本是下行趋势,从11年的18.29美元/千支降到了15年的13.38美元/千支,这与英科医疗披露的数据的基本吻合,英科的PVC手套价格从13年的100.39元/千支降到了16年的85.26元元/千支。乳胶手套价格11后也是下降趋势,但是价格比PVC手套贵一倍多。而丁腈手套的价格基本是上涨趋势,从09年的45美元/千支上涨到15年的64.17美元/千支。PVC手套价格具有明显的优势。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6 美国进口乳胶手套、丁腈手套、 PVC手套数量(单位:亿支)

表6数据显示: 2009年到2015年美国市场乳胶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消费量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整体消费量由09年的752亿只增长到15年的1144亿只,增幅为52.19%。其中PVC手套消费量从09年的378亿只上升到15年的551亿只,增幅近46%,占比由09年的50.2% 略微下降到15年的48.16%。乳胶手套消费量由09年的316亿只上升到15年的515亿只,增幅高达63%,占手套总消费量的比例由09年42.15%提高到15年近45%。丁腈手套由于价格较高,消费量占比较小,15年约7%左右。PVC手套由于其价格优势占据了手套的主要市场。乳胶手套因为近几年价格不断下行,在非必须领域的替代效应比较小,但是因为上游原料价格的关系,一旦上游价格上涨传导到下游,PVC手套的比例会增加。

3.2 需求预测

根据中国塑料协会的预测,2010年全球PVC手套的消费量达到800亿只,到2020年随着新兴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消费量将提高到1300万只,10年约有62.5%的增长空间。

我们分别按照行业分类来测算国内外的市场需求。

3.2.1 国际市场

1) 医疗行业

根据从世界卫生组织查询所得到的数据,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三个国家(地区)医疗体系的从业人员情况如表7所示。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7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医疗体系的从业人员情况(单位:人)

注:a: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b: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c: 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d: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e: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f: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其他医务人员包括:公共环境卫生人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以及卫生管理人员等。

由于 PVC 手套被广泛地应用于除手术以外的其他所有医院领域,因此对于除了医生以外的其他医护人员,如果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耗 6 支 PVC 手套来计算,美国、欧洲、日本三个国家(地区)医疗领域一年的PVC 手套消耗量将分别达到329.39亿支、175.93亿支和46.37亿支,总计551.69亿支。

2) 餐饮行业

根据美国餐饮协会的统计数据,2015 年春季时期美国餐厅总数达628,720家,约有1,400万从业人员。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使用6支PVC手套计算,美国餐饮业全年的PVC手套消费量将达到306.60亿支。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最近一次的统计数据,日本有各种餐馆419,663家,约有277.73万从业人员。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使用 6 支PVC手套计算,日本餐饮业全年的PVC手套消费量将达到60.82亿支。

3) 实验室

美国联邦政府拥有720多家实验室,总共雇佣约10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使用 6 支PVC手套计算,这些实验室一年的PVC手套消费量将达到2.19亿支。

3. 2.2 国内市场

1) 医疗行业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近的统计数据,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其他机构)数达99.0万个,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023.4万人。如果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耗 6 支 PVC 手套来计算,那么国内医疗领域一年的PVC 手套消耗量将分别达到224.12亿支。

2) 医药生产企业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的数据,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5,065家。以平均从业人员500人/家,按平均每人每天使用6支PVC手套计算,那么医药生产企业PVC手套一年的需求量将达到55.46亿支。

3)食品生产行业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的数据,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31,750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3,288家。以平均从业人员100人/家,按平均每人每天使用6支PVC手套计算,那么食品生产企业PVC手套一年的需求量将达到295.73亿支。

4) 电子信息制造行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的工业,作业环境要求无尘、防静电,以保证产品不受污染,因此工人在生产作业时必须穿戴洁净的隔离服、防静电拖鞋和手套。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里的数据,国内现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1.99万家。以平均从业人员100人/家,按平均每人每天使用6支PVC手套计算,那么电子信息制造行业PVC手套一年的需求量将达到43.58亿支。

因此按照上述口径测算,保守估计PVC手套的需求量也在1300万以上。

3.3 需求的释放

美国、欧洲、日本是一次性手套的主要市场,作为成熟市场主要得益于相关行业的立法。立法硬性要求,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佩戴相关防护手套。如美国有以下规定:1991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制定法规,要求对接触通过血液类传播病菌的人员,最大限度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穿戴手套。此后,OSHA又要求接触污染和具有危害性物品的其他人员也采取穿戴手套等隔离措施,以更有效地防止污染和感染。

2003年4月,美国护士管理机构专门编写护士操作规程,特别针对穿戴手套的必要性、什么情况穿戴何种手套,以及手套的穿戴时间和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特别详细的规定。

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NSF)2004年公布的食品加工企业员工现场审核指南,特别把操作人员在接触食品时是否穿戴手套作为一个重要的审核指标。美国专门立法规定与食品接触的人员,在加工即食食品时必须穿戴手套。

我国也有相关立法: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第五条第一款和第三款对医护人员在做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戴手套做出了明确规定;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中也对医护人员工作行为做出了必须穿戴手套的规定;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十三节六十三条第二款也明确规定了医护人员在检验检查工作时必须穿戴手套。

国家药监局要求制药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没有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不得从事相应的生产制造工作。国家药监局《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中对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手套、隔离衣等产品做出了明确规定。就应用领域看,如果加上电子行业,食品行业,我国一次性手套有很大的市场,但除了医护其他行业的的要求没有得到严格遵守,市场还有待培育。不过,随着国民和社会对健康理念的持续升级,包括很多企业也开始出口,未来标准也会向西方靠拢,届时国内市场将释放。

3.4 国内PVC手套企业

全球约80%的PVC手套在中国生产,由于生产地区与消费地区相分离,因此中国也是PVC手套的出口大国。2014年中国PVC手套出口额达12.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5.44亿元人民币。近几年中国PVC手套出口量及金额见表8。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8 2010-2014年中国PVC手套出口量及金额

国内PVC手套生产企业的简要情况见表9。目前国内最大的VC手套生产企业是蓝帆医疗,拥有137条生产线,而且在上游糊树脂方面也有自己的布局。其他比较大型的公司是石家庄鸿锐,英科医疗,中红普林等企业。从区域分布看大部分产能分布在华北、华北区域,产业以淄博、上海、苏州、石家庄等城市为中心,其中按照蓝帆医疗的披露,华北区域可能是因为当地气候比较干燥,温度适中,另外有原料方面的便利。上海、苏州的产业兴起可能因为台资企业的带动。目前中国手套生产线共有一千两百多条,但实际开工的生产线已不足700条。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9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注:部分数据需要调研更新

PVC手套行业整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充分。行业竞争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中低端产品领域,主要是非医疗级PVC手套的生产,厂家数量较多,生产能力充足,竞争激烈,价格是竞争的焦点,成本控制能力成了企业生存的关键;二是以医疗级PVC手套为代表的高端产品领域,我国目前能够持续稳定供应医疗级PVC手套的企业为数不多,且医用级PVC手套需求量巨大,使得本领域的竞争并不像中低端产品领域靠价格竞争那样激烈。但由于医疗级PVC手套生产控制变量多,技术要求复杂,市场竞争主要是龙头企业之间技术、成本和产能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满足较高品质标准下成本优势的竞争。先进的生产技术,良好的售后服务,完善的销售网络,快速反应的管理体系成为竞争的焦点,特别是对规模大、实力强的国际大型医疗机械销售商的培育和争夺成为竞争的核心,因此市场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

3.5 行业壁垒

PVC手套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较为成熟,但行业竞争激烈,只有技术开发能力强、管理体系完善、拥有规模成本优势和很高的国际市场开发维护能力的企业才会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行业壁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5. 1 技术壁垒

PVC手套是基于浸渍工艺生产的手套产品,厂家对先进的生产设施、不断优化的制造工艺以及精细化的管理的整合能力是保证产品具有较高合格率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这种整合涉及原料、设施、环境、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在配方、生产设备、工艺控制方面积累的各种技术诀窍。对于新进的手套生产企业,无法在短期内突破上述技术门槛。

3.5.2 原材料壁垒

PVC手套的主要原料是PVC糊树脂和增塑剂。国内生产PVC手套的PVC糊树脂部分依赖进口,增塑剂则通过石油冶炼制得,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影响产品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跟PVC糊树脂、增塑剂的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取得较低的价格,同时濒临港口或者原料供应商,那么手套生产商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5.3 资质壁垒

PVC手套大部分销售到国际市场,各进口国对PVC手套均有一定的准入标准,特别是医疗级手套的标准相对较高。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质、满足相关国家的准入标准、通过指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认证,如ISO13485认证、NSF认证、FDA认证等,才能获准进入目标国市场,见表10。因此,PVC手套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信誉,现在已成为决定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需要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品质保证体系,而新进入的企业在资金投入和经验积累方面,短期内无法与现有的企业进行竞争。

此外,国际上的行业质量标准、产品技术和新的认证项目的不断推出和更新,使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些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资质壁垒的高度。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表10 国际市场的相关产品认证

3.5.4 市场壁垒

国内医疗级PVC手套产品以出口为主,企业需要积极拓展国际营销渠道,建立稳固的营销网络。与国际大型销售商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企业扩大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大型销售商对供应商的资质审定比较严格,审定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在审定过程中,要对生产商的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环境及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严格审查,许多大型销售商甚至开始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以及健康安全体系上对生产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审核,整改合格后方能达成建立合作关系的意向,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小批量多批次供货测试合格后,才能成为其正式供应商。为了保持长期稳定的品质供货能力,国际大客户每年都要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生产商进行评估,确保产品质量和控制体系的一致性。培育和稳定核心客户的高难度,成为进入本行业的较大障碍。

3.6 PVC手套生产线的投资成本、投资回收期、价格

根据山东蓝帆的2010年《年产26亿支PVC手套装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总投资16928.69万元,用于生产线(共24条单线)的投资金额为13,186.47万元,平均每条生产线的价格为549.41万元,投资回收期(静态)为5.89年(含建设期)。英科医疗也在招股说明书里披露了相关数据。从投入看,单条生产线的投入已经在700-900万元左右,如果要形成一定规模,至少需要20条生产线以上,加上配套的流动资金和基建费用,至少需要2亿以上,有一定的资金门槛。而且投资回收期长,近年的价格低迷,毛利率低,加工业的属性明显。

荐读 ‖ 一次性PVC防护手套行业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