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同心縣·羅山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同心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南部、吳忠市南部。東鄰鹽池縣、甘肅慶陽市環縣,南連固原市原州區,西接中衛市沙坡頭區、中寧縣、海原縣,北界吳忠市紅寺堡區交界,1938年豫旺縣改置同心縣,以同心城為名;因遷駐同心城而得名。

轄7個鎮、5個鄉:豫海鎮、河西鎮、丁塘鎮、韋州鎮、下馬關鎮、預旺鎮、王團鎮,田老莊鄉、馬高莊鄉、張家塬鄉、興隆鄉、窯山鄉,境內有石獅開發區。總面積4662平方公里,人口39萬,縣人民政府駐地豫海鎮。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同心城俗名半個城、半角城、同心堡城。即今寧夏同心縣(同心鎮)。清王定安《湘軍紀》卷18:回酋馬光明自固原東北竄同心城,桂錫楨卻之,即此;另一說,因當時駐地同心鎮得名,鎮名同心同德命名。相傳元末時,清水河河水一夜暴漲,將半個古城沖毀,剩下半段城牆,被百姓稱為半個城;後因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城,城內軍民同心抵抗,未被攻下,故稱同心城。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清水河

夏商周為雍州地,戰國屬義渠國,秦朝屬北地郡。西漢置三水縣,隋時境內分屬他樓縣及鳴沙縣,唐時在他樓縣置緣州,縣境西南屬緣州,韋州屬鳴沙縣。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韋州置安樂州,安置吐谷渾部族。唐大中三年(849年)改安樂州為威州。元時屬甘肅行省寧夏府路。明初隸陝西布政使司。清同治年間在豫王城(今豫旺堡)置平虜(平遠)守禦千戶所,隸固原衛;韋州、同心城屬寧夏府靈州;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平遠縣,駐下馬關,屬甘肅省固原直隸州。

1914年改名為鎮戎縣,劃歸甘肅省寧夏道(朔方道),1918年改名豫旺縣。1929年,建立寧夏省,屬之。1936年紅軍長征經過,並在此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1938年駐地由下馬關遷至同心城(亦稱半角城),改名同心縣;1940年,寧夏省將韋州、下馬關、紅城水劃歸鹽池縣。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1954年3月,屬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同年,撤省併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屬甘肅省管轄。1955年5月,河東回族自治區改稱吳忠回族自治州。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直屬自治區。1972年,組建銀南地區,同心縣屬之。2002年9月,石炭溝(揚黃灌溉)開發區(鄉級)劃歸紅寺堡開發區;2004年,喊叫水、下流水兩鄉鎮劃歸中衛市;2008年,海原縣興隆鄉歸同心縣;2010年3月,韋州鎮巴莊、塘坊梁兩村及甘溝村部分地域(韋州河東岸)劃歸紅寺堡區。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同心縣地處鄂爾多斯臺地與黃土高原北部交匯處,境內溝壑縱橫,呈南高北低之勢;地貌主要有山脈、黃土丘陵、河谷灘地、沙漠垣地,地形複雜,山川縱橫。境內有羅山、米缽山、馬大山、老爺山、窯山等,清水河、苦水河、長沙河貫穿境內。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核心區,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乾旱少雨,風大沙多,日照充足,蒸發強烈,乾旱缺水是最大的自然特徵。

境內資源豐富,有煤炭、石膏、白雲岩、冶鎂白雲岩、灰巖等18種礦產;其中煤炭、冶鎂白雲岩、石膏的資源儲量尤為豐富。煤炭資源主要分佈在韋州、窯山地區,韋州煤炭探明儲量32億噸,石膏主要分佈在興隆地區,探明儲量10億噸。農產以小麥、黍、蕎麥、穀子為主。特產灘羊裘皮、甘草、髮菜等,毛裘皮年產量在10萬張以上。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這裡既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經過之地,又是回漢各族人民交往、融匯的地方。境內交通方便,109國道、101省道、銀平、惠平、鹽興等公路線和福銀、京藏、中郝高速公路等線路過境,寶中電氣化鐵路貫通全境。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同心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唐、宋、元、明、清歷代都有建制,建縣達2200多年。歷來是一個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大家庭,秦漢有匈奴、鮮卑部族,唐代的吐蕃、吐谷渾、突厥族,宋代的党項族,元代的回族、蒙古族也先後定居預旺城、韋州城、同心城等地,清代滿族、漢族等民族也長期在境內居住。各民族長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響,創造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半個城,一個好地方,同心縣

同心清真大寺

這裡旅遊資源種類多,別具風格;始建於明代的同心清真大寺歷史悠久,明王陵墓規模宏大,康濟寺塔雄偉壯觀,古長城綿延數十里,古生物化石種類多樣,紅色革命遺址遍佈全縣,民俗風情獨特。境內有有始建於明代的同心清真大寺、明王陵墓、韋州古城、預旺古城、下馬關古城、康濟寺塔(韋州古塔、康濟蟬寺浮圖)、古長城,中國工農紅軍西征紀念園、紅城水娘娘廟、韋州喇嘛墓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