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在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市境中东部,她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市区以东20公里,被誉为拉萨东大门,2017年设区,是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达孜区(Dagzê District) 是拉萨市三个市辖区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河中游。西与拉萨市城关区相邻、北与林周县相连、东接墨竹工卡县,南接靠山南市的扎囊县。

下辖1个镇、5个乡:德庆镇,塔吉乡、章多乡、唐嘎乡、雪乡、帮堆乡,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人口3万,区人民政府驻德庆镇德庆中路。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达孜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藏语意为虎峰、虎顶;因境内有山,形似虎,左前爪伸向平坝玩耍,故名达孜(意为老虎玩耍);另一说为纪念古时战死的英雄,取百兽之王虎之英勇含义。据《西域同文志》载,山峰如虎也,城踞峰上,为头目所居,故名。曾译写打则、打孜、打者、达格泽;还写澎波达孜、第巴达克匝、巴达克泽。

元朝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辖区,在境内(明初)始置达孜宗,又称得巴达克孜宗,始建于眀初1354年,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区东北达孜。清统治西藏后,属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辖。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1959年民主改革后,原达孜宗、德庆宗合并为达孜县,县政府驻地德庆,隶拉萨市至今。另一说,1960年由达孜宗、德庆宗、那堆溪等并置达孜县。另一说,1960年达孜宗、德庆宗、邦堆谿、拉木谿合并为达孜县。2017年,设立拉萨市达孜区,以原达孜县为行政区域。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达孜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部河谷地带、拉萨河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河川、平地为主。北部和南部分别是东西走向的恰拉山、郭嘎拉日山,中间为拉萨河谷地,是典型的U型地貌,全区平均海拔4100米,河谷地区最低海拔3730米,主要山峰有果沙如泽、卡嘎日、雪拉等,最高峰果沙如泽峰海拔5574米。主要河流有拉萨河。

气候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空气稀薄缺氧,辐射强,气温低,年温差较小,昼夜温差大,无明显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7.5℃,年平均日照3065小时,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无霜期130天左右,80%—90%集中在夏季,多夜雨。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境内风能、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有铬、铜、金等矿产,达孜县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獐子、野羊、雪鸡、虫草、贝母等。达孜区以以农业为主,是西藏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春小麦、青稞、油菜、土豆等。牲畜有牦牛、犏牛、黄牛、绵羊、山羊、猪等。 生产氆氇、民族服装和民族工艺品以及制陶等, 有纳金水电站等大小水电站10座。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这里山水相宜、田园风光优美,有着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境内共有寺庙、日追拉康15座,其中格鲁派六大寺之首甘丹寺,在政治、宗教、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叶巴寺,是史上有名的寺庙之一,是各界人士观光、旅游、考古的胜地。

达孜区,拉萨市第三个市辖区,拉萨东大门

扎叶巴寺位于达孜区帮堆乡叶巴村叶巴沟,拉萨河东北面,距拉萨市36公里,是当年藏王松赞干布为赤尊公主建造的修行神庙之一,因坐落于叶巴沟而得名。全寺建筑紧嵌在崖峰壁间,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寺庙之一,是高僧大德修炼的地方,据西藏宗史记载,古印度佛学大师、藏传佛教后弘期第一传人阿底峡、藏王松赞干布以及莲花生大师等多位著名人物在此苦修,被称为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