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中華扇子歷史悠久,在每個時代都有不一樣的特徵。在《古人的文化》中,第一章節《扇子史話》便是關於古扇的介紹。從考古資料推測,扇子的應用至少不晚於新石器時代陶器出現之後,如古籍中提到過“舜作五明扇”。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目前所見較早的扇子形象是東周、戰國銅器上刻畫的兩件長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觀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殘件。這是由奴隸僕從執掌,為主人障風蔽日,象徵權威的成分多於實際應用。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到了唐朝,“羽扇”演變為更為精緻的“紈扇”,“紈扇”亦即“團扇”,主要以竹木為骨架,並用薄質絲綢糊成。紈扇深得閨閣喜愛,一種情懷,唐代詩人劉禹錫《團扇歌》“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便吟唱出少女的情態。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摺疊扇”出現於宋元時期,多用山柿油塗於紙面做成“油紙扇”,不宜繪畫,只供一般市民使用。摺扇真正被文人雅士賞玩時是明清時期,騷人墨客等風雅之士,講究扇面書畫,使之更近於工藝品。摺扇發展到明代嘉靖年間,分為杭扇、蘇扇、寧扇等流派。當時的川蜀及蘇州都是摺扇的主要產地。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雅士之扇――摺扇出現後,扇子就成了藝術品,既是取涼用具,又是潑墨書畫、展現才華的道具。小小一柄摺扇,正反扇面,可寫詩作畫,扇骨又是展現“雕功”的好去處。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中國古代詩人畫扇不拘形式、內容,一般都是即興而作,內容多以鳥獸蟲魚、園林山水、花草樹木為主。到了明清時期,文人題扇畫扇成為一種時尚,由此也造就了唐寅、董其昌、鄭板橋等一大批大師級人物。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鴉扇、沈周的秋林獨步扇,都成為曠世之作。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盛唐的山水雲天,大宋的樓閣亭臺,明清的花鳥蟲魚,都曾在它的開合之間。而關於扇子的美,更是說也說不完,你聽過哪些呢?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文人至愛,古扇也能這麼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