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王伦被杀,晁盖上位,宋江拉帮结伙上山背后的故事!

深度水浒:排座次的学问,梁山三任老大的谈判术和博弈术。

《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的政治哲学啊,那是从三个人就开始了,也因此才有三国争霸,三家分晋,这样的典故出现,几何学中三角也是最巩固的关系!

有三才有博弈论的产生,只有一,那是一家独大,有二就是生死之争,有三才有合作妥协和角逐。

有小小的数字,就可以看出大学问,那么具体到梁山问题就更复杂了,原因很简单啊,梁山不是一个人二个人的梁山而是108条好汉的梁山!

水浒中,王伦被杀,晁盖上位,宋江拉帮结伙上山背后的故事!

这个座次排名就更需要政治智慧去让各方面满意!

本人深深认为,这108条好汉,估计有很多也是拉来凑数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是数字吉利啊,36天罡星,72地煞星,如果缺几个那不是笑话,于是很多本来不达标的也被弄进去了。

比如最后一名的金毛犬段景住,就是一个偷马的?其他貌似啥都没做,为何还能成108好汉,还不是因为凑数!

那么说到好汉排序问题,这个还是要从根源找依据才能看明白!

梁山历史不长,一共有三个老大,第一任就是王伦,第二任是晁盖,第三任就是宋江。

王伦中国人,是梁山创投项目的领头人,创始人,靠着创始人的身份,当上了第一任老大,这个人水平不咋地,而且小肚鸡肠,心胸狭窄,也没啥政治手腕。在他治理下,梁山就染上了按资排辈的庸人做法。简单说,当时的排名制度很简单,谁先上上谁排名第几,因此当时头领都是顺序排位,因为人少,所以排名也不多。

可是人要是多了,这个问题就不能这么简单的办啊?

当晁盖这样的强龙上山之后,那就出问题了,当时晁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一群人一起上山的,如果还按照之前的玩法,那么晁盖估计名次非常低。

按照本事来看,晁盖无疑比王伦厉害多了。

这就是矛盾的根源啊,而且王伦死板的做法,也引起下面人的反抗,你一人堂按资论辈,本事大的如何出头?

于是在晁盖的各种操作之下,梁山发动第一次政变,那就是林冲火并王伦。

背后的故事,就是不满排名顺序,要按照能力大小排名呗,最后火并之后,王伦被杀,梁山权利格局重新改变。

晁盖自任老大,接下来依次是吴用、公孙胜和林冲。

就公司组织架构而言,晁盖的做法无疑是更先进的,可以激发所有人的潜力。

因为资历不等于能力,年限不代表功绩,新用人机制下,能者上、庸者下,梁山就此进入快速成长轨道。

如果没有宋江,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梁山估计也会发展的很好,怪就怪宋江最后上山了。

水浒中,王伦被杀,晁盖上位,宋江拉帮结伙上山背后的故事!

宋江这个人就是典型的国企人员,他最大的本事不是创业而是玩权术和权利制衡。

原本他其实不想上梁山,一直想混官场,但是最后被坑的那是没话说,又是吃屎,又是被杀。

无奈之下,被晁盖劫法场救出后,梁山就是唯一的退路。

既然是唯一的退路,宋江当然要做好准备,他被救吓之后,首先干的事情不是上山而是拉帮结派。

既然自己也要落草了,一个人去绝对不好搞啊。于是他在江湖上转了一圈。什么二龙山,三花山啊,四林山啊,只要有关系的他都招呼一声。然后就有了无数追随者跟他一起上山。

这一圈下来,就有了27人之多,其中还有鲁智深武松这样的牛逼人物。

上山之后,看到宋江带来的20多个小BOSS,晁盖估计也郁闷啊,你个狗的,我这里发展多年也才9个小BOSS,你这一来就是27个。

水浒中,王伦被杀,晁盖上位,宋江拉帮结伙上山背后的故事!

这就不是一个人上山的问题,而是二个派别的问题了,新派和老派!

那么这个游戏怎么玩,我们看宋江的手腕。

首先:大家其乐融融,对抗当然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大家都是BOSS谁大谁小貌似不好分。

最后:制度要改改呗。

于是宋江上山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山寨势力越来越大,这是好事情,既然如此就不分功劳高下,原来旧头领做左边上座,新头领到右边下座。

那么这样做的玄机何在。

第一:是将就有的次序打破,什么论资排辈都不搞了,直接打乱重新开始。

第二:示威,像晁盖示威,我这人多哦,27比9。

第三:给面子给晁盖,中国人座次讲究个左手为尊,你的人做左边当然还是更尊贵的。

那么做完这一切之后的宋江,达到了他需要的目的吗?

答案是达到了,他既让晁盖为首的梁山老人感受了尊重。也让他们看清了实力对比,最后还告诉他们,以后啊,梁山都是按照功绩排座次,不能不劳而获!

这就是权术,让新上山的人看到了奋斗可以更高排名的希望,也让老人们看到了梁山发展的前景,还给了他们足够的面子。

高,实在是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