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曾国藩是以注重品行、为人圆融通达而著称于世的。但是曾国藩在这方面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难。这封家书写于曾国藩去世前两年,所以此家信是他晚年对一生宦途沉浮、为人处世、人生经历的总结与提炼。这也是曾国藩家书中最有影响的一封,广为人知。在著名的曾国藩遗嘱中,即提到了这修身养性的四大法则。其中“慎独”是根,其他三条是枝。抓住了根干,才能理顺枝叶。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曾国藩封侯拜相,官至极品,满族荣华,但死时并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田地财产金银珍宝,只有一楼丰厚藏书,一道著名遗嘱。他临终前留给子孙后代的遗嘱绝对是金玉良言,堪称字字珠玑。不仅值得曾家子孙后裔恪以为守,也值得后代世人共遵共鉴。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从时间角度来说,人的一生独自一人面对世界、面对自我的时间比与其他人共度的时间更加漫长。人终其一生,可以纵情体验无限精彩广阔的外部天地,在地图上愈行愈远,也许亦在心路上愈行愈远,可惜,行走一生,却根本从未走出自己内心的世界,或者说人只是自己内心的囚徒;从某种神秘虚无的观念来谈,真正与人相依相伴一生,形影不离的就是自己的思维与精神,人和人之间是无法从根本上相互沟通的,人终将形单影只走过自己的一生。由此可见,想度过处世圆融、为人通达、内心平静的一生,唯一的办法只有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身心,塑造一个博大的内心世界,锤炼内在心怀的承受能力与对外在世界的豁达态度,逐渐走向与社会和平共处、安之若素的生活。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易经·系辞下》说:“知几,其神乎!”何谓几者?“几者动之微”意思就是内心深处每一个念头的活动都自己察知,叫做“知几”。这与“慎独”是一个意思,使人能够做到不欺骗自己,不放纵自己,连最微小的方面也不放过。时时刻刻都如此。内省而无愧,所以心理坦然自得。初始未必见端倪,如果长此以往,将会领略到于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恬淡宁静。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按照儒家观点,人是禀天命而生的,生下来之前,与整个宇宙自然是一个整体,生下来以后,就禀赋了宇宙自然的所有信息,只是因为受人性所产生的各种欲望遮掩,这些智慧隐而不显了。人如果能够向自身不断地找寻,慢慢地就会把后天的屏障剥除,还智慧以本来面目。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的灵魂来自于一个美丽无忧愁的地方,自被困入人的肉身之后,被人性本身的欲望、痴迷所困,找不到回去的路途,据说苏格兰的风笛就是为了引领灵魂重返家园而产生,所以曲调悠长,蕴藉深远,耐人寻味,仿佛拨开重重迷雾,置身世外桃源。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人是被抛到世上来的。人的由来,注定是一场“赎罪”游戏。这些时空相隔甚远的人类哲学思想竟然如此类似,都是针对人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人为的探索,可以还原人心本真。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日益喧嚣的都市,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被欲望和野心驱使的人群膨胀得已经容纳不下任何空旷幽静。人在人前可以伪装,带上假面具,给别人一副假面孔。可每逢夜深人静、归家一人独坐时,满怀心事只有自己知道了。所以,真实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欺骗自己,也不再与自己过不去,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上有人与无人时

都保持一致,一刻也不肯放松,逐渐就会心境清明,越来越有智慧了。所以,只有修德敬业的人才能全面地了解天道与地道,为众望所归。

曾国藩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除非你自己甘于平凡,认命你就输了

《易经》中讲,天道与人道是贯通的,人体是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小宇宙。万物之中,唯人最灵,人能求仁,则万物同春。《易经》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亦如此,使人生,则己生;使人亡,则己亡。人是群居动物,在周围人郁怒不快的时候,自己也不会长久保持愉悦的心情;周围人都很快乐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感染。

生活中常常有怨天尤人的人存在,抱怨上天不公,抱怨他人不义,抱怨时运不济,抱怨运气不佳。这时的他是否曾想过:每天自己所吃的东西,所享用的物品是否与所出之力、所做之事相适应。如果所有享用的一切都来自于他人的供给(即便是父母),或者享用的一切远远超出所创造的东西,这时谁能不红着脸还继续要求呢?来自于他人的创造统统归于自己享用,自己创造的一切却不能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供给,这样如何是人生活的长久之计?莫说他人,连鬼神恐怕都不会应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