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黑、追剧、吃鸡……顶级的产品经理就是这么把你废掉的

在这个网络科技繁荣昌盛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沉迷,沉迷什么呢?煲剧、抖音、王者荣耀、吃鸡游戏.........成为了各种制造成瘾体验的商业公司的“待宰羔羊”或者“现金奶牛”。

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悄悄地偷走,一去不复返,从未打过一声招呼。在这个特别容易沉迷的时代,我们总是“欲罢不能”,自制力越来越差。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里面存在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你已经上了商业公司一个个裹在诱饵中的钩子,掉入了这些科技产品、网络游戏的深渊且无法自拔。

任何人都会成为瘾君子,但是,就像毒品交易,卖你海洛因的人,绝不会让自己上瘾。可能你从不知道,乔布斯从不让自己的孩子用iPad、推特创始人从不给自己孩子买平板电脑、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

开黑、追剧、吃鸡……顶级的产品经理就是这么把你废掉的

你也是一个无法专注的“梦游人”

现在最再好不过的成瘾载体是移动互联网遍布,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随身带着,走到哪里,只要有网络,任何时候全世界的店铺都对你敞开大门,随时随地都可以买买买;当你刷完这一条短视频,下一条短视频便自动为你播放,就是这么炫酷,根本停不下。

就像瘾君子在吸毒的时候,分分钟都觉得自己身在天堂。这时候的你可能也是如此的,你可能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挺爽的。

为什么乔布斯不给孩子用iPad?因为他深知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远远在成年人之上,有研究表明,每天玩游戏超过3小时的孩子,会变得不太懂与他人交流和恰当处理自己的情绪。而青少年过多使用在线软件交流,则会影响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

我们的手机永远不离身,这使它在一点点的吞噬我们的时间,并且,在无形中杀死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同学聚会变成了各自玩手机?你又有多久没有在饭后陪爸妈坐在客厅聊聊天谈谈心了?

不管走到哪里,手机总是在分我们的心,总想着拿起它,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每天我们都恍恍惚惚的游走在网络世界里,就像无法专注的“梦游人”。

开黑、追剧、吃鸡……顶级的产品经理就是这么把你废掉的

到底那些让你成为瘾君子的产品,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

可能你在刷抖音,玩吃鸡游戏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屏幕的背后,有几百上千人在通宵达旦地拼搏,为的就是让你毁掉自律。这些让你欲罢不能的产品机关,其实在以下几点:

群众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

平日里朋友圈微博发个图,连字都不用打,就能获得几百上千的“赞”,这样的设计无疑是改变了用户的使用心理。集赞功能的出现,连发给圈都成了“赌博”,在修图、文案上挖空心思后的你,无法预计会手到多少赞,当这些得到验证之后,就更为之着迷了;还有很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反馈:“连连看”配对成功后,“唰”一声出现的炫目动画效果;老虎机播放的欢快音乐,每完成一次旋转,屏幕都会闪光,看着都爽.....

毫不费力的进步

简单易上手的游戏,无需操作手册,无需教学视频,大家都边做边学,边研究边探险,享受着发现游戏秘密的快感。都是入坑越容易,陷得越深,在坑里待的越久。

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交软件,可以在滤镜和修图的功能帮助下,拍出大师感觉的照片,这使得很多网友深深着迷,因为用户可以在拍照修图后上传,接受好友的评论和点赞。

还有各种网游,那些一起打怪升级的哥们,让人不忍“退出江湖”;

开黑、追剧、吃鸡……顶级的产品经理就是这么把你废掉的

除了上面三点,还有各种不断出现诱人目标、不断提升挑战的游戏,让人享受在解决难关、不断升级的刺激中;又或者是那些在结尾处制造悬念的网剧,总让人一种迫切想看到后面剧情的紧张。

可能你会说,这些套路我早都看穿了,只有自控力不强的、意志薄弱的人才会上瘾,可是这是你在试玩网游或试看网剧之前的想法,事实上,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但是沉迷的你,实在低估了人自身的弱点。

人人都在刷屏的时代,你怎么摆脱行为上瘾?

可是在如今的刷屏时代,已经沉迷了,甚至患上手机依赖症了,怎么办呢?怎么摆脱行为上瘾呢?

其实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要构建出一个远离诱惑的环境。

在抗战期间,有很多美军士兵染上了海洛因,然而在战争结束后,他们返回国内后,居然只有5%的人毒瘾发作。其实原因就在于,士兵回国后过上了与抗争时期完全不同的生活,再也没有丛林小径、越南潮湿的夏天、弹火硝烟的日子,他们也就摆脱了与吸毒行为相关的线索。

其实相比毒品或者电子产品本身,环境诱使人上瘾的作用被严重低估了。很多时候,往往我们身边的东西,都比离得远的东西对我们的精神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更大。

所以,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性那么高,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长期把手机放在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每天一醒来就看见的就是手机。所以我们尽可以试着把手机放在客厅,而不是带进卧室。

开黑、追剧、吃鸡……顶级的产品经理就是这么把你废掉的

除了让上瘾产品尽量远离身边,第二个建议就是,逆向拆解上瘾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追剧有一个习惯,喜欢把网剧攒起来在假期集中看掉,其实这样的结果,导致的就是我们从早到晚刷完一部剧之后,会莫名感到空虚,而且这样的一整天,可能你除了煲剧,什么都没干。

那怎么逆向拆解呢?就比如煲剧,电视剧之所以能一口气看着看完,往往就是每一集的最后5分钟,都会有一个紧张的悬念,让你迫不及待地想在下一集得到解答。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一整天耗费在追剧上面,当我们看完一集之后,可以选择下一集只看5-10分钟,这样一来,我们不会受悬念的折磨,而距离整集结束也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自由掌控。

第三个建议就是你可以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比如和朋友玩游戏,当一个人玩了超出规定的时间还不愿意收手,另一人就打他一下,这就是所谓的“厌恶疗法”,把你想改变的行为和令人不快的感觉搭配起来。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一开始时不给那些产品让你上瘾的机会。

我们都应该主动掌控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所掌控

如今的技术不断进步,VR虚拟世界越来越走进人的生活,未来几年,当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副VR眼睛的时候,我们还能把自己栓在现实世界吗?

今天我们能为邮件、智能手机、网络游戏等着迷上瘾,未来十年之后,我们可能又会对另外一批完全不同的东西神魂颠倒,或者更加的难以自拔。

开黑、追剧、吃鸡……顶级的产品经理就是这么把你废掉的

然而科技不会倒退,人们也不会放弃技术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的是掌控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掌控。

另一方面,设计产品的时候应该从产生有益价值出发,而不是只为制造上瘾。社会文化和技术伦理都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从眼下的趋势看,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快捷、懒。未来社会,生活得太过安逸,反倒使我们对世界没有关心的动力和改变的欲望。致使人们沉醉在虚拟世界里寻觅高难度的感官刺激。

希望沉迷的人都能拾起对世界的激情和关心,而不是把自己交给一块屏幕,任它决定和左右你的生活、喜怒哀乐。保持时刻的清醒,不沉沦在虚拟的世界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