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那個高度,就不要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子

劉邦曾經和韓信討論問道:“像我自己,能帶多少士兵?”

韓信說:“陛下最多能帶十萬人。”

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

韓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

劉邦笑道:“你統帥士兵越多越好?那憑什麼我能管著你呀?”

韓信說:“陛下不善於帶兵,但善於統領將領。”

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無非就是管人,管事。但是處於不同位置的管理者所扮演的絕色不同,以其所應當盡的職能也不同。

沒到那個高度,就不要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子

再強調一遍,不同位置的管理者,職能也不同

很多職場人沒能意識到這一點,還沒到達一個高度就去追逐一些,在現階段根本用不上的知識。比如現在很多職場新人,基本技能都沒練熟,就喜歡看些“成功學”、“管理學”,一個剛升上小組組長的管理者,就擺出了一副指點江山,甄選人才的架子。

有一次,我在一個商場見到一個店長在給一個店員指派任務。那店長讓店員去換一下陳列區的服裝。那店員,一聽著急了,說,我不知道要換什麼衣服。那店長就說,不懂你問一下其他同事,你要學會承擔責任,這樣才會有進步。

然後他就這麼把任務交出去,走了,留下那新來的店員在那裡乾著急。

我在旁邊看著,就覺得這店長不稱職。

你可能會問,給下屬指派工作,給他機會鍛鍊難道有錯?為什麼我會認為店長不稱職?

沒到那個高度,就不要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子

對於一個基層的管理者來說,更多的職責是管事。很多事情需要親力親為,不能直接用結果要求的方式來給員工指派任務。為什麼?

第一:對於一個基層團隊來說,大部分都是沒有自主辦事能力的人。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我們得承認一個事實,人家能力有所不足,所以才是基層員工。就上面的例子來說,店長難道沒看出來那員工能力不足,在那著急嗎,還強派任務給他,這是想彰顯你的權威,還是想趕人家走?

第二:對於一個基層小團隊來說,他的工作職責範圍是很有限的,是可以做到精細化管理事情的。

基於這樣的現狀,對於基層管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辦事的能力,專業的知識,因為團隊需要這樣的能力的人能夠帶領隊伍做事。在一個企業中最基層的團隊中,組員通常都是那些剛進職場的人,或者在職場競賽中被淘汰下來的人。大部分, 經驗不足,或者能力差。面對這樣的一個事實,你還能要求大部分員工獨立承擔任務嗎?

如果主要的職能無法擺在做事上,而是管人,只管一味的要求員工要自主做好安排的事,並美其名曰。鍛鍊,這顯然與現實的情況是不相符的。

所以現在有很多基層的管理者在抱怨,說他手下員工能力不足,我會回答他說,這不是廢話嗎,他要是有能力,能獨立思考,獨立承擔任務,那他都可以替代你了。正是基於,基層員工大部分能力不足的情況,所以才需要管理者去精細化工作。培養那少數有潛質的員工,對於其他大部分基層員工,還需要管理者精去細分工作,去指導員工。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基層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應該更加接近於導師的角色。

沒到那個高度,就不要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子

高層管理者,則是反過來,應該是管人不管事。當一個人的下面有多個、多層的團隊,有不同專業方向的隊伍的時候,管理者必須面對另一個的現實。

第一:管理者不可能熟悉所有團隊的專業知識,就好比劉邦無法比韓信更懂帶兵,無法比蕭何更懂行政。

第二:管理者無法做到各項事情都親力親為,也不允許他去做精細化管理的工作。

第三:直屬下屬裡,大部分都是有能力,能夠承擔一項工作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管理者整天在關注甚至介入基層的管理工作中反而顯得不盡其責。說白了,就好比劉邦不比韓信懂得帶兵,如果在韓信帶兵打仗的時候,劉邦總是在旁邊說你這不對那不好,那純碎就是添亂。漢武帝管理軍隊,他只在軍事會議定好方略,之後對於在外的將領就只有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所以,對於高層管理者來說,管理就是八個字,識人善任,獎罰分明。而恰恰,這八個字對於很多基層管理者來說,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沒到那個高度,就不要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子

不同位置的管理者,職能也不同。

企業選拔人才的時候,也應該根據不同管理層,有不同的甄選指標。現在偶爾也會看到很多企業,選一個小組長,也弄一堆的花樣,考核什麼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總結能力。我就問一個,他現階段能不能把組員帶好。對於基層管理者,業務能力要優先於管理能力,或者可以這樣說,對於基層管理者而言,業務能力就是重要的管理能力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