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在中國與朝鮮的界河—鴨綠江中,有一座江心島,名為威化島。該島隸屬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義州郡新義州市,面積約為60平方公里,略小於我國香港島(78.40平方公里),與我國遼寧省丹東市隔鴨綠江相望。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筆者2019年2月攝於丹東

故事要從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說起。彼時的朝鮮半島正處於王氏高麗的統治之下。公元1368年7月,明軍連克元廷河北諸鎮,元順帝見大勢已去,由居庸關逃往上都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而徐達率明軍於8月攻取了元大都。至此,元廷對於自己昔日的附屬國-高麗的控制大打折扣。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明軍北伐示意圖

於是高麗趁勢侵佔了元朝雙城總管府屬下的鐵嶺衛(今朝鮮咸鏡南道與江原道交界處)。公元1388年,明軍擊敗了控制遼東地區的元太尉納哈出所部,並試圖收復鐵嶺衛,諮文高麗已通報此事,結果引發了高麗強烈不滿。當時在高麗的執政大臣是親元派的八道都統使崔瑩,他慫恿高麗國王王禑,任命曹敏修為左軍都統使、李成桂為右軍都統使,統軍5萬征討遼東。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鐵嶺衛大致位置

這李成桂乃是當時高麗國一大牛人。其祖籍本在朝鮮半島南部的全州,因其高祖父李安社與官員爭奪官妓而弄得無法在當地容身,不得已舉家遷徙至江原道三陟,後又遷至東北面宜州(今朝鮮元山)。高麗政府曾任命李安社為宜州兵馬使,但李安社後來又投靠了蒙古,才在今咸興一帶定居下來。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朝鮮太祖·李成桂宮廷畫像

李成桂的父親是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子春。公元1356年,高麗恭愍王趁元朝內亂髮兵北拓領土,李子春作為高麗的內應,協助高麗軍隊攻佔了元朝雙城總管府。此後李成桂與其父歸順高麗,成為高麗將領。

公元1361年9月,高麗禿魯江萬戶樸儀反叛,官軍平叛不力。李成桂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軍初戰告捷。這是李成桂出仕以來的首次戰功。

同年,中國境內的農民起義軍—紅巾軍北伐軍中路,十幾萬部隊第二次侵入高麗西北部,攻克安州,越過慈悲嶺後攻克高麗首都開京(今開城)。紅巾軍在開京四處搶掠、屠殺百姓、姦淫婦女,並放火焚燒高麗王室宮殿。翌年,高麗參知政事安佑與上將軍李芳實回師二十萬攻擊西京紅巾軍,李成桂領兵二千參戰,由東大門奮勇進擊,率先登城,從此威名日顯。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李成桂畫像,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攝於2019年1月

公元1362年,李成桂任東北面兵馬使,擊敗元朝遼東軍閥太尉納哈出。公元1364年擊敗依附元朝的高麗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寧(今咸鏡南道永興、金野郡)以北討伐女真部落。公元1370年,李成桂以騎兵五千步兵一萬自東北面渡鴨綠江攻打北元東寧府,戰後僅以身免的納哈出稱李成桂“年少而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將任大事於爾國矣。”憑藉戰功顯赫,李成桂得寵於高麗恭愍王,官至密直副使,進階奉翊大夫,賜端誠亮節翊戴功臣之號。

公元1377年,李成桂在智異山殲滅倭寇名聲大震,同年8月在西海道(今朝鮮黃海道)一帯又大破倭寇。公元1380年,倭寇乘船500艘侵入雲峰(今韓國全羅北道南原郡),佔領引月驛,李成桂擔任總指揮官擊敗了倭寇首領阿只拔都。 公元1382年,明朝命北元降將胡拔都深入到東女真地區,招撫當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進抵端州,女真首領金同不花降附,高麗令李成桂率兵出擊,雙方戰于吉州,女真不敵敗退。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朝鮮行政區劃

李成桂對外抵禦蒙古、女真、倭寇、漢人的入侵;對內鎮壓本國叛亂皆無往不勝,可謂一代傳奇人物。正是通過這一系列戰績而取得的威望,他開始與鄭道傳、趙浚、尹紹宗等新興士大夫勢力聯手,抵制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的舊勢力。


此次出兵遼東,儘管以李嗇、鄭夢周、鄭道傳為首的士大夫集團和李成桂集團都強烈反對,但迫於崔瑩和國王的命令,李成桂不得不於公元1388年4月18日,率軍從西京出發,5月7日到達鴨綠江的威化島。途中遭遇大雨,江水上漲導致行軍遲緩,糧餉不濟。又遇天氣轉暖,傳染病肆虐,士兵都不願遠征,多有逃亡。更加頭疼的是,本應配合高麗軍的北元朝廷也被藍玉所率的明軍消滅於捕魚兒海。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威化島所在位置示意圖

如此一來,“不敗戰神”李成桂唯恐晚節不保。不知他是否聽說過大約700多年前的中國隋朝,在山東有位自稱“知世郎”的農民:王薄,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號召大家不要參軍去遼東征討高句麗而白白送命,從而拉開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無向遼東浪死歌》歌詞及釋義

此刻的他恐怕也不打算去“遼東浪死”吧。一旦戰敗,就算不戰死沙場,能僥倖逃回都城也難免被問罪,落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下場。即便戰勝,作為新興勢力的李成桂與舊貴族崔瑩之間的矛盾也並沒有得到解決,到頭來還是要靠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分出勝負。

李成桂堅持認為不應徵討遼東,於是三番五次上表朝廷,請求允許撤軍回國。但崔瑩卻以國王王禑的命令加以拒絕,並要求大軍速速進軍。於是在公元1388年5月22日,李成桂說服了曹敏修,共同回軍西京,實行兵諫。這就是高麗版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史稱“威化島回軍”。

“威化島回軍”為韓國影視劇提供了大量的劇本素材,如2014年韓國電影《海賊》的故事就開始於威化島。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孫藝珍主演的韓國電影《海賊》


李成桂的突然回軍使禑王和崔瑩驚慌失措,兩人從西京逃回王城松都(開城),據城自守。同年6月,李成桂攻佔松都,崔瑩被捕,流放高峰縣。王禑亦被廢黜,流放江華島。李成桂在曹敏修的建議下,另立王昌為高麗國王。翌年李成桂又廢黜王昌,另立恭讓王。1392年,李成桂廢黜恭讓王自立,建立了朝鮮王朝。

因此,可以說鴨綠江上小小的威化島,成為了開創李氏朝鮮500年基業的起點。

十四世紀發生在鴨綠江中江心島的一件事,改變了朝鮮半島歷史進程

韓國首爾景福宮勤政殿,筆者攝於2019年1月


Tips:李成桂即位之後為免除後患,對高麗的王族宗親採取了大肆屠殺的政策。李成桂遣鄭南晉、鹹傅霖絞死了恭讓王及其二子。令尹邦慶、大將軍吳蒙乙趕去江華島,孫興宗、沈孝生趕去巨濟島,將囚禁在這兩座島上的高麗皇族血親全部誅殺。

高麗王氏一族為躲避李成桂的屠殺,只得將“王”氏增加了筆畫,改為玉、全、金、琴、申、田、車(車)、馬(馬)等姓氏。因此在李成桂之後的朝鮮半島,王姓之人非常稀少,成為了稀有姓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