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圳一騎絕塵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7》顯示,深圳信息社會指數達0.88,連續4年位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一,成為國內率先進入信息社會發展中級階段的城市。同時,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稱,深圳智慧城市發展水平指數達76.3,位居全國第一。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圳一騎絕塵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圳一騎絕塵。目前,深圳正高標準打造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包括完善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啟動5G試點,建成城市大數據中心和運營管理中心;以及加快構建海陸空和地上地下的智慧化綜合交通服務體系,逐步建設全市統一的智能停車系統等重點工程。

作為全球最早實施智慧停車收費管理的城市,深圳不斷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先進經驗。今年,深圳斥資超200億,規劃到2020年推動10萬個以上泊位建設,並率先構建全國首個城市級智慧停車雲平臺。7月,深圳大鵬新區正式開展人工智能無感停車試點工作,這是深圳首個採用高位視頻停車技術模式的路內停車試點,真正實現了“無感出入、無感支付、無人值守”人工智能停車管理。

最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市場投資出現跨越式增長。人工智能是未來產業,全球主要國家都進入了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戰略時代,中國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正在對全球經濟、社會進步和人類生活產生深刻影響,將人工智能融入停車管理,實現車位資信息化管理,將切實提高行業管理效率,淨化停車收費管理環境,讓停車市場駛入高速發展軌道。

更值得期待的是,隨著智慧停車逐步推進,停車後市場價值也隨之顯現。除了傳統的車位銷售和停車管理收入,停車大數據增值服務以及汽車後市場包括汽車金融、美容養護、代駕、充電、生活服務等等,都能從中找到盈利拓展渠道,市場想象空間巨大。這其中,停車大數據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核心價值,不僅可以為政府交通規劃提供決策依據,緩解交通擁堵,還能為商業平臺精確繪製用戶圖像,以此提供個性化用戶服務,這正是“人工智能+停車”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

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無感停車領跑者,迪蒙通過高位視頻+掌停車APP+智慧停車管理雲平臺,打造“三位一體”停車管理新模式,解決了傳統停車管理效率低、依賴人工、操作程序繁瑣、用戶體驗感差等問題,真正實現了無感出入、無感支付、無人值守。並以路內停車為支點,將路內路外停車資源徹底打通,全面鏈接城市公交出行系統、交通指揮系統、公安監控系統、交警執法系統,實現了城市停車一體化、一張網、一盤棋和車位共享、數據共享、平臺共享,實現技術與資源完美結合,徹底顛覆了傳統停車管理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