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回答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

《子夜》回答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

1986年,日本学者筱田一士先生评选出了20世纪世界十大文学巨著。它们分别是: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阿根廷博哈斯的《传奇集》 、奥地利卡夫卡的《城堡》 、美国道斯· 帕索斯的《U.S.A》 、美国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英国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奥地利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 、日本岛崎藤村的《黎明之前》 、中国茅盾的《子夜》 。

《子夜》描写的是1930年6月至7月间的中国现实。这一时期正如小说书名所暗示给读者的,中国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子夜。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小说涉及的时代背影,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大资产阶级转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革命营垒中,民族资产阶级也附和了大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代表蒋介石集团疯狂地镇压革命力量。在全国建立了白色恐怖地法西斯专政,革命暂时处于低潮。

《子夜》回答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

从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规模地经济危机,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转嫁危机,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商品倾销。他们扶植各派军阀进行激烈混战。因此,1930年爆发了蒋介石为一方、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一方的“南北大战”。由于军阀混战和外货的倾销、外资的入侵,中国民族工商业遭到了沉重打击,濒临破产。中国政治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给工农劳动大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激化。

1930年,中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共有三派观点:革命派认为:中国社会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反对国民党法西斯专政是当前革命的任务,工农是革命的主力。托派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资产阶级来担任。

《子夜》回答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

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对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也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夹缝中取得生存和发展,从而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长篇小说《子夜》就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作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参加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所作的形象化的“论文”。为此,《子夜》紧紧抓住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和前途这个中心问题,并据此组织了三组矛盾冲突: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最后,《子夜》通过吴荪甫的彻底失败,有力地说明了30年代初的“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软弱动摇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绝不能起到振兴民族工业的作用,也绝不能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这就是《子夜》所反映的深刻主题,一句话:《子夜》回答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回答了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

《子夜》回答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