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了多年的雪鐵龍C3和C4面世了,是否能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除了所提及的C3 Aircross,還有C4 Cactus與C3這兩部小車。雖然三部車的動力系統皆為1.2L PureTech三缸汽油渦輪引擎配上六速手自排變速箱,但由於尺碼不盡相同,定位訴求也不一樣,因此駕駛起來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些差異。

溫柔仙人掌

雪鐵龍 C4 Cactus 先說C4 Cactus,它是三車中款式最舊的一款,2014年就已問世,2017年再推出小改款,推估這兩年就會發表更新車。雖然外觀上看起來中規中矩,但C4 Cactus其實是雪鐵龍第一款使用Airbump空氣泡泡概念的車。裝配在車身兩側的Airbump,能減少因開關車門或停車時所造成的碰撞損傷,目前已廣為旗下車款採用,儼然成為新款雪鐵龍的招牌印記。 而C4 Cactus的另一賣點就是舒適性。首先,是椅子相當寬敞舒適;其次,則是換上了品牌最新研發的PHC漸進式液壓懸吊技術。

醞釀了多年的雪鐵龍C3和C4面世了,是否能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所謂的PHC懸吊,就是將原本位於彈簧兩端的橡皮墊換成了液壓阻尼,讓車輛在平緩路面上呈現出類似魔毯般的乘坐感,而遇到顛簸路面時,也能大幅消弭彈跳晃動,提升乘適性。 實際駕駛,這套懸吊系統真的厲害,雖然比不上兩、三百萬豪華車的舒適度,但絕對是同級第一,更重要的是還能保有靈活的轉向手感和豐富的操駕樂趣,均衡性極為出色。雖說外型沒有C3 Aircross來得有型有款,但卻是這三部車當中最適合長途駕乘的。 精簡、溫暖又帶有時尚氛圍的內裝,讓駕乘者從一入座開始就是享受。

醞釀了多年的雪鐵龍C3和C4面世了,是否能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在外觀上,C3保有招牌的Airbump設計,也同樣採用分離式頭燈造型,並提供超過36種外觀配色選擇。當然,內裝色系也有4款風格,不論你喜歡的是運動風或家居風,在C3上都能找到。C3尺碼雖然是三部車中最小的,但同樣依循雪鐵龍的舒適至上理念,座椅設計和C3 Aircross相仿,都像是個小沙發,側面包覆性尚可但支撐性極佳,適合久坐而不腰痠背痛。

醞釀了多年的雪鐵龍C3和C4面世了,是否能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中控臺上的7寸多媒體系統和C4 Cactus與C3 Aircross完全相同,將大部份的車輛設定整合其中,也支援CarPlay及Android Auto,更特別的是該車還內建有HD高解析攝錄鏡頭(在車內後視鏡背面),平時駕駛人可將車外風景照片或影片上傳社群網站,而在遭遇碰撞事故時還能自動記錄重要檔案,符合現今各階層買家的用車需求。

醞釀了多年的雪鐵龍C3和C4面世了,是否能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資深一點的讀者可能對雪鐵龍 C3還有點印象。早期的C3車高都在1.5米上下,不過2016年推出的第三代車型已將高度降低至1.47米,正式讓C3擺脫以往高頂掀背車的稱號。畢竟,現行雪鐵龍旗下已有C3 Aircross與C4 Cactus這兩款小休旅可選,做出明確的產品差異,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上門。

醞釀了多年的雪鐵龍C3和C4面世了,是否能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C3車格雖不大,但細節、用料都很到位,實車質感和照片一模一樣!

醞釀了多年的雪鐵龍C3和C4面世了,是否能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三部雪鐵龍小車,由左至右依序為C3、C3 Aircross及C4 Cactus。

您認為呢?請把你的想法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