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下單,護士就能上門服務!“網約護士”來了,你會下單嗎?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今日天氣

南寧 陰

14℃~22℃

點擊手機下單,護士就能上門服務。此前在多個城市出現的“網約護士”,引發社會多方關注。2月12日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發佈《關於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及試點方案,確定今年2月到12月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等6地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標準、規範、收費

“網約護士”曾面臨的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4億,佔總人口的17.3%。我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1.5億,佔老年人總數的65%,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4000萬左右。失能、高齡、空巢老人的增多,使得很多帶病生存的老年人對上門護理服務需求激增。

基於這樣的背景,最近兩年,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通過手機預約護士上門的“網約護士”應運而生。通過提供“網約護士”服務的手機APP,患者在手機上進行註冊和身份認證後,選擇所需服務,即可等待護士接單。訂單通過審核後,護士就可與患者預約時間,開展上門服務。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網約護士,對消費者來說,省去了往返醫院不便和排隊候診的時間。

如果自己去醫院家屬陪著至少得半天時間,這個成本多高。而現在根本不出門,包括化驗,護士上門抽血,第二天發下來打到你手機上了。

然而,“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網約護士雖然方便,但也帶來不少問題和隱患。上海的張女士是一家民營醫院的護士,去年6月通過同行介紹,註冊了“網約護士”賬號,本想兼職增加收入,但是接到的第一份訂單就讓她打起“退堂鼓”:“因為這個藥是要在主治醫師的監護下進行的。我就跟平臺說,像這樣高風險的單子你們不能接的,他們反饋說你講你不能去就好了,你不能去我們派別人去。”

對於患者來說,則有另外一方面的擔憂。

“最擔憂的就是她的技術含量,第二是護士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問題。”

此外“網約護士”的服務價格怎麼定?也缺乏統一的定價標準。記者瞭解到,目前各大平臺收費標準主要包含護理服務費、交通費,從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某“網約護士”平臺負責人介紹: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我們根據護士的服務,包括從服務對象家到她自己的住所的交通加上來回上門的時間,差不多要兩三個小時左右。這樣的話,我們希望每一單可以拿到一百塊左右,這也是我們通過自己的大數據算出來,加上我們自己平臺的成本,然後定的價格。

國家衛健委發佈工作方案

規範四大問題

一方面是消費者的多樣化健康需求,一方面是新業態的“任性生長”。“網約護士”如何健康發展,安全“履職”?12月12日晚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確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6省市進行“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我們選取的這些試點省份主要是人口比較多,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在“互聯網+”的環境,包括一些管理和政策比較成熟的地方,我們先開展試點。試點最關鍵的環節是兩個安全的問題,一個是這些護士到老人家裡去提供醫療護理服務,她們本身的人身安全如何來保障;另外一個是醫療安全,她們到患者家裡去提供醫療護理,比如輸液,它是有危險。一旦發生了輸液反應,患者的醫療安全如何保障。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方案》加快完善相關政策,特別針對此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釋疑”。

一、“網約護士”需具備什麼條件?

派出的註冊護士應當至少具備五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能夠在全國護士電子註冊系統中查詢。

二、“網約護士”服務對象是誰?

“互聯網+護理服務”重點對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專項護理、健康教育、安寧療護等方面的護理服務。

三、“網約護士”怎麼收費?

試點地區應當結合實際供給需求,發揮市場議價機制,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探索建立價格和相關支付保障機制。

四、患者權利怎麼保障?

試點醫療機構可以自主開發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或者與具備資質的第三方信息技術平臺建立合作機制。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基本功能至少包括服務對象身份認證、病歷資料採集存儲、服務人員定位追蹤、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保護、服務行為全程留痕追溯、工作量統計分析等。不得買賣、洩露個人信息。

焦雅輝指出,解決特殊人群的醫療護理問題,“互聯網+護理服務”只是一種探索和補充,提供的是政策範圍內“有限”服務。

“我們在試點當中,護士不是以個人的身份提供服務,一定是要互聯網企業跟醫療機構來合作,這樣讓護士的人身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從醫療安全的角度,不是所有的服務到患者家裡都可以開展,我們要探索能夠開展的服務項目和範圍。從技術層面,它仍然不是一個主要解決問題的手段,真正解決這些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醫療護理需求,還是要擴大服務的供給,包括“醫養結合”的模式,還有專業機構以及專業人員,相應保障和籌資的政策,這是從根本上解決這些人的醫療護理需求的措施。”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巡視員馬偉杭表示,要讓“網約護士”服務健康發展,還需要在試點中,對標《方案》配套解決相關政策、法律和技術問題。

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网约护士”来了,你会下单吗?

“我們一些平臺是比較好的,但是網約護士有幾個東西要確認。

第一,要確認護士的資質。我們省已經全部實行了電子註冊,所以對護士資質可以通過跟中央數據庫的聯繫進行確認。

第二,我們要求組織專家研究怎麼確保醫療安全,這些服務項目要請護理專家,可能也請一些臨床專家來共同制定相關的服務目錄。

另外,現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當中,不包括醫療機構辦的互聯網醫院,或是IT公司跟醫療機構合作辦的互聯網醫院,怎麼建立一種機制能保障安全問題,這些都是我們試點中要解決的問題。”

除試點地區外,《方案》還要求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主動密切關注轄區內“互聯網+護理服務”新型業態發展情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防範和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

經過一年左右的試點,國家衛健委還將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背景下,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管理制度、服務模式、服務規範以及運行機制。

歡迎分享,健康樂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