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看完口碑炸裂的纪录片《四个春天》后,从影院出来,我第一时间将它推荐给哥哥。

影片中有无数曼妙动人的细节成功地唤起了我沉睡已久的记忆碎片。

比如,影片中可爱的母亲在年前和父亲商量用笔记录预购的菜品,那种对待日子的认真劲儿,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四个春天》是离乡多年的北漂导演记录的家庭日常,每年春节回乡,他都会拿起自己的单反相机,随着父母挪动的脚步行走在黔西南的小城里,记录下两个老人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急不缓的生命状态——兴之所至,他们还会唱上一曲,或舞上一段。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导演陆庆屹坦言,自己生长的贵州麻尾就像是《百年孤独》里描述的小镇马孔多,即使自己日渐年长,但对这片土地的记忆却依然鲜活,他觉得它特别美。

那种乡村景观与独特的地物风情所蕴含的诗意甚至无需文字的诗意来描述,一个没有音乐渲染的空镜中顽强向上的迎春花就已经足够表情达意了。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同样是贵州,毕赣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也将自己对其独特的个人体验以梦境的形式搬上银幕,在我看来两者同样是表达诗意,但后者的人为成分更多一些。

01


听完导演在《一席》上短短三十分钟的演讲后,再反观这105分钟的家庭影像记忆,似乎这样“百毒不侵“的家庭生长环境势必会养育出对功名利禄以及物欲极其淡泊的后代。

把你们三个养大,说辛苦也好玩。只要我看见别家小娃有什么穿的吃的,就要想办法给你们搞来。有钱就买,没钱买就自己做,不会就偷偷学。反正我们就不希望你们羡慕别人。我才不要你们在物质上低头做人。


导演说自己的父母喜欢一切所遭遇的东西。喜欢一切所遭遇的东西,这是一种何其强大的生存能力。

纪录片天然弱化的剧情特性需要导演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四个春天漫长又短暂的日常情节的起承转合下,平淡生活的样貌被映衬而出,朴素而动人。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影片中两个可爱的老人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

父亲喜爱音乐,会20多种乐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捣鼓自己的“玩意儿“,吹拉弹唱,自得其乐,在大火发生后悠然拉起自己的小提琴,他活在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对生命的礼遇时常发出真正的赞叹。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当鞋底脱落掉,他就随手摘来干草杆,捆绑住鞋底,怡然笑道“好玩”,会因燕子的归来而喜悦惆怅,他对新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做事悄无声息。而母亲强悍活泼,关键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大火发生后,会因记录家庭记忆的照片尚留而庆幸,会在做农活的忙碌间隙不忘细嗅金银花香,并感叹道”心旷神怡“,熏腊肠、缝纫、唱歌跳舞都是她的“特长",就如导演在日记中记述道,她没有拖延症,也总闲不下来。母亲喜欢唱歌,影片中出现大量的老歌,《风雨兼程》《心中的玫瑰》《红河谷》。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这些平平淡淡的生活在光影的展现中,就如影片的时间点一样——出门在外的游子只能在一年的开始与结束与家人团聚。春天是万物生长开始的节点,生气勃勃,与影片中日渐年迈但却依然蓬勃的老人的生命状态相似。

02


《四个春天》也被称为中国版的《人生果实》,那种精致淡然的生活能力也许在古代中国能找到,所以当这样审美上具有高度的作品出现,它获得赞誉也就不足为奇了。日本影片《人生果实》也是关于生活中琐事的平淡记录,人生的点滴积累就如在季节流转间慢慢生长的果实。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90岁的建筑师修一与87岁的英子相伴相知,在无数个普通的日子中将生活过得充实有趣。

从能做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孜孜不倦。”

和《四个春天》一样——在这里,生命没有终点,只有经历。那些世俗意义上的喧哗与成功丝毫引不起他们半点儿艳羡,同样表现生活的日本电影《小森林》也有类似的表达,只不过这里说的更多的是关于选择。年轻的普通女孩柿子难以融入喧嚣的大都市,选择回到自己生长的小森,在这里,时间的痕迹明显而确定——想要做成事,必得亲自尝试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锄头如何使用,蔬菜怎样栽种,烹饪食物的火候怎样把握,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能力就如影片《四个春天》中母亲对手持相机在镜头后默默记录的儿子所说得那样:不管有多少钱,也不要失去生活的能力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导演手持镜头所作的更多是对双亲生活的还原,这种已经失落很久的中国传统家庭的生活影像在众多奔赴影院的观者心里达到共鸣。人们向往、羡慕这样的生活,年轻人在这样的老人身上看到的是通达,他们不会过多地介入和干涉儿女们的选择。但他们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会在儿女离开的时候,恨不得给他们的包裹里装上所有携带家乡风味的食物,会在目送他们离开的门廊前久久驻足。

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流水账的简单记录,勾勒出了生命最本真的样貌,关于爱——父亲母亲40多年的相知相伴;关于该如何活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极强的动手能力。


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里面的生活哲学



影片中最具戏剧性的片段便是50多岁姐姐的离世带给一家人的悲恸,但在女儿的坟头,他们种上蔬菜、花草,并时常上来修枝剪叶,将一种难掩的思念化作音符飘荡在远山之间。生命的无常他们能坦然接受。

记得看完电影,我时常想起已经离世的爷爷,70多岁的他经常将自己青年时写的家书给我和哥哥看,还时常带我们众多孙儿一起在家乡的小院子里面唱歌。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记忆越发显得遥远而珍贵,写家信的传统也被遗忘得太久太久了。


  •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兰阇(qdlansh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