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在京城西南郊明清时期赫赫有名的京西古道上,散落着很多百年古村落。冬日时光下,我们来到了有500年历史的爨底下村,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

到达后,蓝天白云和新鲜的空气迎接着我们,顿时神清气爽。一间间古朴的房屋映入眼帘,墙壁上还能依稀看到斑驳的印迹。屋檐上的狗尾巴草摇曳在风中,冬日下透着温暖的光,柔软又欢快。村子里的屋檐上已经炊烟袅袅升起,阳光洒满树枝,村里最多的要数喵星人了,一个6只猫的大部队从身边走过,正在寻觅着食物……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村落里的商品店,装扮的很漂亮。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大红灯笼高高挂,新年新气象!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残破的墙壁,高大粗犷的古树,还有外墙上多处刻有大大的“爨”字,都是这个古村落的标记和历史。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墙上的壁画依稀不那么清楚了。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还清晰可见文革时期的标语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青砖灰瓦,斑斑驳驳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顺着窄窄的村落青石板路,一路向上,到达了财主院(也叫大五间),处在全村扇面状民居的交汇点,也是全村规格最高、质量最好的民居建筑。室内三明两暗,两边是卧室,中间是堂屋,门外台阶上有猫洞,阶下有狗洞。西侧耳房下有个很大的储藏室(一个很高级的地窖),有通气孔和排水口。

大门的造型装饰、色彩、门钉的个数及门前台阶的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台阶多的便表明门第高,台阶少的自然就表示门第低。大五间有7个台阶,是门第最高的。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台阶上的猫洞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阶下的狗洞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只要是比较显眼的外墙上,都会看到白底黑字大大的“爨”字,这也是这个村落的一个文化符号。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这个村落都是姓韩,居民全部是明初时期,从山西梧桐大槐树下移民过来的“韩”姓后代,因韩与寒同音(寒者,乃贫穷之态),韩姓祖先为使本族能发迹、富足,看村后的大崖头似一大灶,便给这个村子起名叫“爨底下”。认识“爨”字有个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取其“大火烧二木,韩(寒)姓也兴旺”之意。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随便逛逛走走,走进院落看了看,几乎各家还有人住的多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京城上班了。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现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很多历史学家和研究者都来这里研究中国的“四合院建筑”。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还保留有以前的传统装饰,破旧的木质门窗,显然已有些时间,还有挂了好多年的对联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快到中午时间了,我们走进了提前订好午餐的福禄客栈韩阿姨家。这里的农家院也做的很成熟了,吃住全有,睡大炕,吃农家饭。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院外的炉子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冬日的阳光洒进温馨的小四合院,一道道光线印在斑驳的门窗上很是漂亮。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客栈窗台上摆放着韩阿姨家人和明星的合影,当年《手机》、《投名状》等很多影视剧在这里拍摄,韩阿姨说当时剧组占用他们的院子给明星化妆。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房屋上随风飘摇的狗尾巴草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村里有很多野猫,用餐时间闻着每家飘出的香味就来了。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韩阿姨特别会做饭,各种野菜、乱炖、野兔肉,炸焖小鱼、小虾,炸花椒芽等,10个人左右团体价一桌400元,不够还可以加,尤其是葱油饼,特别好吃,人少的话单点!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下午,顺着上山的路,往上走,远处山腰间的关帝庙。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田野里的百年树木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阳光下的狗尾巴草,柔软又欢快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山路一侧都有木栈栏,青石板路,修得很好走。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青瓦灰砖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一间间房屋错落有致的置身于大山中,冬暖夏凉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山腰的关帝庙,山脚下还有一处娘娘庙。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站在山顶俯瞰“元宝形”爨底下村,整个错落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

探访京西古道上500年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Tips:

门票:35元

自驾车:北京城区--109国道--军庄---雁翅--斋堂--109国道84.9公里处--爨底下村路标--前行5公里即到。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在苹果园下车,坐892到斋堂镇下车,打的到爨底下村,3个人拼车含门票约50元。

行摄美好,留住过往!

—————————

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关注新浪微博:@薇那verna 与您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