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王建款 / 水木年华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鹧鸪天·游泰顺


漠漠轻寒又旧游,云天峻峭碧溪流。

茫茫松海连山岫,叠叠峰青隐蜃楼。

山寂寂,径幽幽。层林溢彩暗香浮。

五光薄雾峦峰秀,浅唱低吟意未收。


2019年正月十五,随同平阳县瓯南诗社采风泰顺千年“唐宋遗风”古村——库村。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库村历史文化村落历史1200多年,是泰顺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传统建筑37000平方米,多数建筑墙体用泥土夯筑或鹅卵石堆砌成,与温州众多的古村落建筑风格迥然不同。


古建筑外高墙全部是黄泥土夯筑,底部的基座矮墙,则是清一色的鹅卵石砌成不规则图案,所有的民居是清一色的素木、蛮石、青瓦结构,行走在迂回悠长的鹅卵石铺成的古巷中,恍如隔世!走在这个占地面积9.7公顷,古建筑3.7万平方米的偌大古村落中,如果没有路牌指引,很容易迷失在纵横交错的村落中,它是泰顺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这是温州罕有并保存完好的一个“唐宋遗风”历史文化古村落,有文字记载历史1200多年,它的名字叫库村,位于泰顺县筱村镇锦库社区(原新浦乡),又因为街巷、山墙等皆用鹅卵石砌造,被称为“石头村”。


谒古库村石头城

蔡乃见


山城雨霁色清新,拂面轻风似有神。

日影溪流生紫气,峰游云海隔红尘。

寻幽石巷三千韵,谒古儒门八百春。

莫说隐居无大雅,历朝辈出圣贤人。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库村,背山面水,村落街巷主要结构为倒F布局。一进村口,进入眼帘的是小溪桥边一幢两面临水而建的三层楼木头大屋,其门楼通道与村间巷道相通,在整个古村落中独树一帜。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泰顺库村,江南千年古村落代表。

一块块鹅卵石铺就了历史文脉,绵绵不断。库村书院院长包登峰,一位北漂作家,用良心责任守护并续写库村新传奇。正如诗云:

“包吴归隐白云间,耕读文化传千年。

锦绣谷畔三友洞,库村无言自风雅。”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过了桥,就来到了世英门,它是库村吴宅和包宅的分界点,现存的世英门修建于明代,又称“石门楼”,用石柱、石梁、石楣、石瓦叠砌,门前还设有上马石、下马石、石条凳等,额间有浅浮雕,是浙南地区典型的石门楼建筑。


从世英门进入就是世英巷,鹅卵石铺设的小巷纵横交错,巷路上长满了青苔和杂草,狭长的小巷两侧,木制结构的建筑外高墙是黄泥土夯筑,底部基座矮墙则是清一色的鹅卵石砌成,满眼尽是清一色的素木、蛮石、青瓦结构的乡土民居。老宅很少有人家居住,大多是沧桑的老房和紧锁的大门,只能透过门缝可窥院落,整个村庄显得有些神秘。漫步其中,仿佛与历史同行,又如穿越在吴越文化的历史画卷中。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清阴井

蔡乃见


库村有井号清阴,宋韵残碑诉古今。

千载悠悠谁作伴?闲云孤月是知音。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沿着巷内设制的指引方向牌,来到了清阴井,清阴井相传开凿于唐代,外方内圆,上窄下宽,井壁用青砖精砌,井中鱼儿欢游, 挡土墙的下方阴刻三个字“清阴井”,虽然字有点模糊,但字迹沉稳有力。


村民说,这井是先祖——唐朝著名的谏议大夫吴畦亲手挖制的,字也是吴畦亲笔写的,此井越千年而不涸,滋养了库村吴宅族人世世代代。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在新井路11号,吴宅上厝,推开虚掩的大门,宅院由门楼、前庭、檐廊、厅堂、后院组成,房舍均为瓦盖坡顶,重檐屋脊造型,驳风墙外均是悬鱼、悬龙图案花纹,围墙用石子均匀叠砌,前坛均是石子铺成的图案花纹,内部结构风格各异、工艺精湛、室内广阔。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库村古民居群始建于晚唐,经五代、宋、元、明、清千余年发展,库村被专家称作“唐宋遗风古村落”。除了世英门、清阴井这些较代表性的建筑遗存,在库村建筑遗存中,还有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外翰第、百年老街、吴宅古戏台等,村内还有数棵参天古树,是泰顺古民居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村落,也是温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据泰顺县志记载,唐五代两宋时期本境考中文武进士共有82位,而单单库村的吴氏后裔,在两宋就占了19位。在如今确定的3.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面积内,光书院就有4个,是温州能寻吴越文化,可访“唐宋遗风”的历史文化古村落。


“唐宋遗风”古村落——泰顺库村


库村唐代古村落

萧玉亮


朝雨初晴岚弄色,古村两水奏琴声。

无章卵石光天浴,有证庭樟自贱庚。

官报模糊犹可读,残碑风化辩难清。

吴公白壁刻三让,褒贬总由身后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