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開闢新的“絲綢之路”

本報記者呂霞

濟南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徵說:“古代絲綢之路就是一條開放之路、財富之路、和諧之路、創新之路、中國元素之路。”

在他看來,絲綢之路的發展與盛衰變遷,就是一部古代中國謀求發展、走向世界的歷史。漢代通西域、下南海,雖帶有極強的冒險性,卻也意外收穫了對外交流的自信,這是封建帝國上升時期展示出來的開拓精神。在中國封建帝國發展的後期,明代統治者對海外通商採取了消極的態度和嚴格的限制政策,使中國封建王朝經濟日漸衰落、國事日漸衰微。

王徵認為,一個國家在國際交往中,必須要有能拿出手的產品,這些產品有時甚至可以引起人類生活方式的劃時代革命。絲綢之路的形成及其在中外關係史上的特殊地位,就是得力於中國古代以絲綢、茶葉、瓷器等為主體的獨一無二的中國產品。古代中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在西方工業革命之前,中國傳統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外部世界的目光,甚至在17、18世紀歐洲進入工業時代之後,歐洲人仍嚮往著這個東方農業帝國。可以說,是中國元素吸引了世界,世界的需求叩開了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門。在這一進程中,中國創造的產品決定了東西貿易關係的達成,中國產品奠定了絲綢之路形成的根基。

自17世紀末開始,荷蘭、葡萄牙、英國、法國、瑞典等國商人競相爭購中國茶葉,中國茶葉以其健康的綠色飲品深受西方人喜愛。

“當我們研究並自豪於中國古人給世界物質文明帶來的巨大貢獻時,是否會聯想到今日新絲綢之路建設不僅僅是通道的開通問題,它更是一箇中國未來發展的大系統,包括我們打造了哪些能與絲綢、茶葉、瓷器影響力相媲美的中國產品,該輸出怎樣的中國創造、中國特色?”王徵說。

他認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些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他們擁有能源和原材料,缺的是技術和生產能力。今天快速發展的中國正面臨能源和資源的短缺,發展21世紀的絲綢之路,需將中國的觸鬚伸向世界一切可能伸展到的角落,以作為解決高速發展與生產過剩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學術界對於中國21世紀絲綢之路建設問題的研究,就不能一直陶醉在歷史時期的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的榮耀及財富上,不能總在絲綢之路線路的考證及描述與考古發現上打轉,而應將目光投向新絲綢之路的開闢與經營上。

王徵認為,新絲綢之路的建設,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需要保證新絲綢之路的安全。漢代陸上絲綢之路開通後在西域設置都護,在南海設置譯長,均為保證絲綢之路暢通的有力措施。當西域諸國政局和漢朝內部政局動盪,漢朝國勢衰微無力控制局面之時,絲綢之路便中斷。中國兩千多年的絲綢之路沉浮史揭示了一個事實,即外交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的良好與否,取決於強大國力,只有強大的國力才能為經濟的平穩運行、對外貿易聯通、人民生活的安定幸福保駕護航。

王徵最後說,21世紀絲綢之路建設,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對外貿易問題,而是涉及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的全方位國家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