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围终评项目名单

(以时代早晚为序)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青塘遗址早期陶器出土现场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城河遗址M4出土器物组合

浙江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中初鸣遗址出土玉器(成品、半成品、残件)

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芦山峁遗址大营盘梁台地上的三座院落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西吴壁遗址与冶铜活动有关的灰坑

新疆温泉呼斯塔遗址

呼斯塔遗址出土异形器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吉仁台沟口遗址大型房址F6(东-西)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酒务头墓地M1椁室内器物分布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和遇村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石家墓地M218椁室南端青铜礼器

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陶寺北墓地M3011墓室俯拍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刘家洼遗址芮公铜鼎

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两周及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存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官庄遗址H2228中的熔炉残块堆积

内蒙古福路塔秦文化墓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福路塔墓地M27随葬品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城坝遗址西城门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黄泗浦遗址宋代河道底部的石构件

辽宁北镇医巫闾山辽代帝陵遗址群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医巫闾山辽代帝陵遗址群新立遗址四合院基址出土瓦件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太子城遗址北区1、2、3号院平面图

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办公区围墙、中轴线建筑群及附属建筑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明中都承天门遗址遗迹平面分布

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經”、“遠”字舰铭牌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山西入围项目详情: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二 级阶地上,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遗址东、南、西侧均被冲沟环绕,东、南冲沟内曾有泉水,向南流向涑水河。西吴壁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冈及周、汉、宋等时期的遗存,其中二里头、二里冈期遗存最为丰富。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中部发掘区鸟瞰图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带有壁龛的房址

出土遗物包括陶、铜、石、骨器,以及大量冶铜炼渣、炉壁(或坩埚壁)、铜矿石、木炭等。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石质工具、范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炉渣、矿石、炉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无论祀或是戎,都需依托铜这样的战略资源。张光直先生曾指出,夏商王朝都城变迁与追逐资源密切相关。西吴壁遗址的考古工作,为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铜这种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山西闻喜酒务头发现商代晚期贵族墓葬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约200米的台地上,距离闻喜县城约20公里。该墓地地处运城盆地东北边缘,中条山西麓,背靠沙渠河、南临小涧河,东南望中条山南端的最高峰汤王山,地势东高西低,坐标北纬35°19′53″,东经111°25′14″,海拔高度730米。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发掘区航拍图

M1位于墓地东北,是五座大墓中最靠东的一座墓,同时也是时代最晚的一座,该墓南北向,墓室开口东西长7.2米,宽5.2米,开口距二层台深4.7米。椁室东西向,长3.3米,宽1.6米,深1.2米,椁底正中有一圆角长方形腰坑,长1.1米,宽0.4米,深约0.3米,坑内有一处殉狗痕迹。墓道长11.4米,宽1.1-3.4米,制作粗糙,呈台阶状。人骨朽化严重,已基本无法辨识,在腰坑内东侧出土两枚人牙,当是墓主人牙齿,经过对腰坑的初步清理,人骨应当是塌陷在腰坑内,腰坑外西侧残留一点腿骨的痕迹,但十分模糊,头向东。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M1椁室内器物分布

M1出土器物主要有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青铜器有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五类,分别是鼎3件、簋1件、尊1件、觚5件、爵6件、盘1件、罍1件、斝1件、盉1件、提梁卣2件、铙3件、铃11件、钺1件、戈11件、矛10件、刀1件、镞55件、弓形器1件、锛、凿等各类青铜器共123件。陶器均为陶罐,共7件。骨器(骨管)共1件。玉器2件,玉鱼、玉蚕各1件。其中在觚、爵、铙、卣、斝、盉上发现有族徽铭文。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酒务头墓地出土青铜尊、罍、卣、斝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酒务头墓地出土青铜矛、钺、觚、爵

从酒务头墓地墓葬的形制、出土器物、埋葬习俗等方面看,墓地所属时代主要是殷墟四期,即商周之际,或是先周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晋南地区,尤其是运城盆地的小国(氏族)处在商周势力界标的过渡地带,因此,酒务头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商末走向西周这段历史进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

襄汾陶寺北墓地自2014年9月开始发掘以来,至2018年9月底,发掘两周之际、春秋时期墓葬共259座、祭祀坑87座、灰坑30余个。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其中贵族墓葬19座,9座被盗,共出土青铜器130余件套。

2018年延续2017年的发掘工作,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清理春秋时期竖穴土坑墓109座、祭祀坑31个,汉代灰坑6个。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Ⅲ区航拍图

春秋早期墓葬:

规模最大的两座墓葬M2009、M2010,相距约8米,东西并列,是一对夫妻墓。M2010靠近墓口北部有玉石器祭祀遗存,因距地表较近,多被破坏,以碎石圭为主,玉器很少,有玉人、碎玉片等。玉石器的外围有动物祭祀,由内向外依次为狗、马,狗坑有二十余个,很浅,无明显边界,更像是放在地上直接填埋;马坑较深,有十余个,可辨性别的个体均雄性。M2009近旁亦有少量的狗坑、马坑。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M2009、2010北部祭祀遗存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7XT马坑

春秋晚期墓葬M3011:

2018年继续清理上年未完成的M3011,位于墓地中部偏北(Ⅲ区)。M3011方向7°,为一座大型竖穴土坑积石墓葬,与2016XTM1东西并列,相距约10米,是一对夫妻异穴合葬墓。

葬具为一椁双棺,保存较差,内棺有髹漆痕迹。随葬器物遍布棺椁之间。在棺椁间西部、南部有大量青铜礼乐器,棺椁间东部发现较多车马器、兵器等,棺椁间北部有多层叠摞挤压变形的漆木器遗迹,棺内有少量随身玉器。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M3011青铜器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M3011棺椁之间北部的漆器

陶寺北墓地葬式明确的春秋时期贵族墓葬均仰身直肢,头北向,与姬姓贵族的葬制相符。春秋早期贵族墓葬均有残存的铜翣,《礼记.檀弓上》载:“周人置墙、翣。”陶寺北墓地中的贵族墓因袭着周人的传统,大中型墓葬的主人应是晋国分封到此地的贵族。陶寺北墓地从西周末期延续到战国时期,伴随了晋国的兴衰,无疑是晋国的一处“邦墓”。

春秋早期墓祭遗存、丧葬遗迹、卫国刻铭编钟等都是填补东周考古空白的重要发现。陶寺北墓地规模大,延续时间长,等级分明。其在晋国史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当时的社会层级结构、族群之间的等级差别、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附属关系、婚姻状况、家族形态等等问题相继提出,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考古发掘,势必会推动晋国史乃至两周史的研究。

订购杜钢建《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诸玄识《虚构的西方文明史》、董并生《虚构的古希腊文明》及《稻生一》、《稻可道》,请点击大同书城“阅读原文”。

支持大同思想网!请长按后打赏

关于大同思想网:大同思想网是由大陆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卢德之、陈明、秋风、林安梧、黄玉顺、伍继延、杜文忠、韩星、何真临、曾亦、韩秉欣、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潮中,大同思想网已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国学网站之一。

关注大同思想网

18670082891

[email protected]

大同思想网

http://www.dtsx.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