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专业户”二月河,版税全国第二曾超韩寒

戊戌年太硬!

在今年告别的名人文豪名单里,又添加了一位,他就是“帝王专业户”二月河。

据媒体报道,12月15日凌晨,作家二月河因心脏病突发,遗憾抢救无效病逝,享年73岁。


“帝王专业户”二月河,版税全国第二曾超韩寒


提及二月河,相比他那历史小说家、作家协会会员、人大代表等头衔外,人们更熟悉他的作品。二月河一生著作尤其之多,其中三部长片大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影响了无数人,被海内外熟知,这一清宫帝王系列文字多达500万字,被称作“落霞三部曲”,成为中国史学领域经典之作。

可但凡冠以经典之作的光环,必然有争议存在。二月河也不例外,尽管以历史官场道出为官为帝当以苍生为上,但也在许多人眼里,这样的著作和思想逃不过“帝国话语”的狭隘。

这些争议,也成了二月河逝世后无法对其作品和思想盖棺定论的关键因素。相比文学与思想的争议,文学写作的变现和财富积累,却成了不争的事实,甚至这一事实改观了人们对文人穷酸的普遍认知。

生前,二月河居住在南阳市卧龙区政府内的一个红砖小院内,平时喜欢搬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面对来访人表现的差异,总会说一句“你以为我会住在哪里?住在别墅里啊?”

事实上,虽然没有住在别墅里,但二月河有着别墅里居住的能力和财富。

37岁才开始写的“落霞三部曲”,为二月河带来了更多收入。2006年我国首次设立中国作家富豪榜,在第一届榜单上,61岁的二月河就以1200万版税位列全国第二,超过韩寒、郑渊洁,以200万之差,仅次于余秋雨。


“帝王专业户”二月河,版税全国第二曾超韩寒


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二月河就已经通过写作,为自己砌起了一座千万元的大厦。

199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拿到《雍正皇帝》第一部时还犹犹豫豫,给二月河的稿费只有千字25元,没想到当年售出1万多本。后来,出版社付给二月河的稿费也涨到每千字45元。当时的版税比较低,二月河只能拿到1%。

到1995年,《雍正皇帝》行情看涨,每套定价58元,当年销售8万套,该社主动将二月河的版税从1%调高到6%。

到199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根据二月河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该社又把每套图书的定价涨到80元,当年售出多达25万套。仅此一部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共销售出50万套书,约2000万元,一共付给二月河150多万元。

除了版税之外,二月河的不少作品被拍成电视剧,并获得了一定的版权收入。二月河第一部作品《康熙大帝》在1988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又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台湾巴比伦出版社相继推出中文繁体字本。1993年,导演林鸿将《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并在央视播出。

导演林鸿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在1990年购买《康熙大帝》改编权时花了16万元,并称这本书的改编权后来以40万价格卖给另外的人。

1999年,由胡玫导演,唐国强等人主演的另一部改编自二月河小说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1年,由陈道明、斯琴高娃等主演、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首播。2003年,由二月河原著《乾隆皇帝》改变的电视剧《乾隆王朝》播出。

而这些电视剧的版权收入,随着身价的暴涨,收入不菲,同时电视剧的热播也带动了图书销量的大增。

而同一时期,即2000年左右,作家的收入并不比其他白领低。贾平凹当时为广东《家庭》杂志写专栏,不论字数,每篇三千元,这引起过一阵议论和羡慕。顽主王朔曾自暴身价,某媒体向王朔约稿,王朔的口气很牛:你们报社能给我多少钱?我写一个字5元钱,两千字就是1万元。

那时才2001年左右。


“帝王专业户”二月河,版税全国第二曾超韩寒


而到了现在,恐怕不少中国作家已经足够“富豪”了,他们的财大气粗使得过去“作家都是穷作家”的印象一扫而空。

2017年作家富豪榜的首富郑渊洁去年的总收入3000万人民币。

位列第二名、年收入达2550万的是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再如,其他几位作家富豪,如排在第3位的前首富江南(2400万),第4位的大冰(2050万),第6位的玄色(1800万),第7位的刘同(1650万),第9位的郭敬明(1500万)和第10位的张嘉佳(1400万)。

随着作家身价的暴涨,富豪作家越来越多,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很难再见经典之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