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生之基 王健林领导下的万达成为稳就业生力军

当前,稳就业成为中国的头号任务,中央通过多项稳就业政策,筑牢民生之基。万达集团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在稳就业工作中成绩突出,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创造就业最多的企业之一。万达创造的就业岗位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在轻资产模式下,万达提供的就业岗位均是万达广场、万达影城等劳动密集型高端服务业。

王健林在万达集团2017年年度工作报告里就曾表示,“万达创造的都是有尊严的就业,在万达广场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收入还稳定。”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万达集团在全国新开业49个万达广场,全年新增就业人数高达20.2万人。这其中有近9.5万人的受益人群是大学生,约占2018年全国新增就业总数的1.5%。

尤其是在2018年光在贵阳观山湖新开业的万达广场一家就创造就业人数5099人。而上海嘉定中信泰富万达广场也创造就业岗位4711个,其中大学生有2122人。万达广场规模宏大,质量高的就业环境,吸纳了大批大学生和年轻人就业。

事实上,最近几年,万达广场的规模效益爆发之后,创造就业岗位数量一直都颇为惊人。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已经连续3年新增就业占全国当年新增就业总数1.5%,连续10年超过中国当年新增就业1%的成绩。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从万达广场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印证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失为缓解就业压力的良策;而万达拉动就业的样本,也是现代服务业企业值得探讨的典型。

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言,在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下,2018年,万达集团交出就业的靓丽成绩单,在发展实体经济,解决就业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万达已经成为中国创造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也可以认为,大连万达提供了一个在稳就业背景下的万达样本。

过去的一年,是大连万达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之年,降杠杆、售资产、减负债的任务很重,面临的就业空间缩小也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但是,仍然实现了就业人数新增20多万人的目标,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大连万达的转型是成功的、及时的、正确的,是在同类企业中率先的、积极的、主动的。单纯通过发展房地产业务,解决短期用工需要的建筑式就业,已经很难满足稳就业的需要,而必须通过转型,提升就业的吸纳能力,尤其是长期用工的吸纳能力,稳就业才更有保障。如果有更多像大连万达这样的高就业吸纳企业,稳就业就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三干 而立,今年是万达集团的而立之年,站在新起点之上的万达,在王健林的带领下,正昂首阔步坚定地走在轻资产道路上,从2018年起,王健林誓言要在10年内建成1000个万达广场,未来,万达将会以更多的优质就业岗位,为稳就为做出更大的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