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私募資產配置類管理人上線 “跨類別”投資時代來臨

首批私募資產配置類管理人上線 “跨類別”投資時代來臨

“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產品可投資範圍(比私募FOF)更廣,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較大。”某私募行業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近日,首批3家資產配置類私募基金管理人正式上線。其實,自去年8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協會”)發佈對私募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及其產品的相關規定後,作為新生事物的第四類私募機構便引發市場較大關注。

而此次3家機構的誕生,意味著我國私募基金的類型更加多樣化,且更能滿足投資者跨資產配置的需求。業內人士稱,該類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設立,或能平滑產品的風險收益曲線,促進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進一步增長。

首吃螃蟹的3家機構是何來歷?

此次第一批誕生的三傢俬募資產配置類管理人,分別是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銀河投資")、浙江玉皇山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玉皇山南投資")、珠海橫琴金晟碩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金晟碩業投資"),其中,前兩家為原管理人類型變更,第三家為新申請管理人。

證券時報記者查詢協會官網信息獲悉,銀河投資是一家老牌私募,成立於2000年8月22日,2014年4月1日在協會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記,註冊資本金達到45億元,員工數量為56人,法定代表人是宋衛剛。據銀河投資官網介紹,其前身為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法人獨資投資機構,股東是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範圍為投資業務和資產管理。

玉皇山南投資成立於2014年10月22日,備案於2015年1月7日,註冊資本達到1億元,其法定代表人是施建軍,曾任永安期貨總經理,隨後"奔私"任敦和資產董事長,2017年6月開始擔任浙江玉皇山南投資董事長。公司股東方為敦和控股、浙江天堂硅谷長睿股權投資、浙江永安資本。據其官網介紹,公司專注於對沖基金領域的孵化投資及戰略合作。

金晟碩業投資成立於2018年1月12日,在今年2月1日完成私募資產配置管理人登記,註冊資本1000萬。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曄,曾經在美國道富銀行、Vision Investment等機構任職。其股東方深圳金晟碩業資產成立於2011年,為國內管理規模較大的私募股權F0F和直投管理機構。

私募FOF進入規範發展時代

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是在跨資產類別配置的需求下應運而生,而跨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做組合投資,有分散風險、促進風險收益平衡等優勢。

在具體操作上,根據相關規定,資產配置類基金採用“基金中基金”的投資方式,80%以上投資於已備案的私募、公募基金或者其他依法設立的資產管理產品。

但資產配置類基金與私募FOF基金有所區別。根據公開資料,此前由私募機構發行的FOF產品必須符合專業化經營原則,即底層標的必須與管理人的機構類型相對應,證券類私募FOF產品的底層標的是證券,股權類私募FOF產品的底層標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權。而私募資產配置基金打破了專營的藩籬,可進行“跨類別”投資,即可投資於底層標的為各類有價證券、權益類資產、收益權、實物資產等各類型資產。

市場上也有說法稱,增設此類基金管理人在一定程度上將私募FOF納入了監管範圍,使其更加規範化。

另外,此類私募機構的設立或推動渠道機構轉型。郭一鳴分析稱,此前多元配置的這種模式,大多是由第三方來做,比如財富公司,他們通過FOF的形式來選擇私募產品,但這種通過機構渠道銷售的私募很不規範,有的根本不能稱之為資產配置。因此,將私募FOF納入監管,也有利於推動財富公司這些渠道機構向管理人角色轉變,會讓他們有更強的意識和責任,以推動私募FOF更好地發展。

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但門檻較高

那麼,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是否會迎來一波該類型私募的備案潮呢?

一方面,預計未來發展速度較快。恆豐泰石董事總經理韓瑋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協會增設此類管理人會對保護投資者利益、控制FOF風險、加強行業自律和提升行業專業化水平起到推動作用。鑑於私募資產配置管理人的股東往往有較強的銷售能力,預計此類管理人發展速度較快。”

但另一方面,總量有限。“因為私募資產配置管理人門檻較高,而且業務相對單一,不是專業做資產配置的機構也不會輕易轉換,所以此類管理人備案總量不會很多。”韓瑋表示。

確實,單從有“兄弟私募基金管理人”這一項要求上看,就已經將大多數私募機構拒之門外。具體來看,要求同一實控人所控機構至少有一家已經成為協會普通會員,或登記三年以上、最近三年管理規模年均不低於5億元的觀察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