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28日正式落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陈金海 摄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将开展外科新技术等方面的短期培训,致力打造一个外科培训、技术研究和创新交流的国际化平台。 陈金海 摄

中新网上海1月28日电 (陈静 袁蕙芸)中法外科学院28日正式落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中法外科学院将借鉴法国对专科医师培养的标准和实施条例,依托仁济医院国家级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临床实训中心,融合中、法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目标与标准,培养有国际视野、懂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师资队伍和外科专业人才。

仁济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中法外科学院还将开展外科新技术等方面的短期培训,致力打造一个外科培训、技术研究和创新交流的国际化平台。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不仅对上海和全国开放,还对东南亚、非洲、欧洲讲法语地区和国家开放。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学院学生,在获得学位评估委员会和招生委员会认可后,可以进入学院参加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法方也将调动最优秀的法国教师、专家来沪开展教学和培训。

当日,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郭莲、院长李卫平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院长Jean SIBILIA 以及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集团主任Christophe GAUTIER 共同为中法外科学院揭牌。今年9月,首批学员将入学。据仁济医院方面介绍,首批学员不仅来自上海的医疗机构,也会向全球招募。

斯特拉斯堡大学副校长(国际交流) Irini TSAMADOU-JACOBERGER教授、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院长 Jean SIBILIA 教授、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主席Richard VILLET 教授等院校机构代表与仁济临床医学院院长、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共同签订合作协议。法方6家签约机构将把法国医师培养改革的成果对仁济医院开放。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原中法医学法语项目国家级协调员,名誉院长Guy VINCENDON当日对记者表示,中法医学交流已有数十年,如今中国高质量迅速发展,医疗领域改革带来诸多变化。他希望利用中法外科学院,把法国制定的规范推广到中国,将法国经验与中国医疗改革及学生培养结合起来。

中法外科学院秘书长Gilbert VICENTE表示,中方在医疗临床上具有较强优势,但在科研理论与方法上需要提升。他说,在法国,医生同时是科研人员、教师。这位秘书长透露,今年秋季,10余位中国医生将到法国学习科研的工作方法。(完)

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图为乌兰在内蒙古政协会议“委员通道”上答记者问。 乌娅娜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8日电 题: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记者 乌娅娜

“2018年,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不仅是蒙医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医疗教育界的一件喜事,这填补了内蒙古医疗教育界没有博士点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没有蒙医学博士点的空白。”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乌兰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

据公开资料显示,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是蒙古民族逐渐积累的独特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以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乌兰作为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知培养高端人才尤其是本土蒙医药学高精尖人才的重要性。“以前我们的学生攻读蒙医学博士学位需要去国外,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培养了,这有利于国家对蒙医学文化的保护。”

内蒙古医科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成功“申博”完成了几代蒙医学人的夙愿。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蒙医学的发源地在内蒙古,蒙医学既是蒙古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内蒙古把蒙医纳入高等教育系列,当时只招收蒙医学的本科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60年后的今天我们将招收博士生。”乌兰如是说道。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政府办公厅曾发布“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目标为发展壮大蒙医药医疗、预防、养生、保健、教育、科研、文化、养老、旅游及产业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蒙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传承创新,推进蒙医药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蒙医纳入了医保范围之内,对患者来说是一件好事,现在吃蒙药的人群越来越多,我们很认可蒙医治病的效果。”呼和浩特市民邢女士说道。

作为国内首届蒙医学博士研究生,松林从事蒙医学教育工作已近20年。如今能在内蒙古本土高校开展博士生教学,松林坦言:“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有压力。”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中法外科学院落户上海?本土高精人才培养让蒙医药迎来新活力?

松林告诉记者:“蒙医学的发展还需要高精尖的领头人队伍,蒙医学要与现代生命科学相结合,这就需要综合实力更强的人才去研究。这个博士点授予后,为蒙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明明说:“我的研究方向是蒙医文献学,我的专业在蒙医学领域是比较冷门的,研究的人也比较少,需要高精尖的人才去传承和发展这个学科,所以我会继续读博士。如今内蒙古本土大学‘申博’成功,同学们都特别高兴,我们对蒙医学领域有更深层次研究的渴望,我们希望自己能对民族医药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蒙古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张殿生表示:“内蒙古将持续深入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建设优势学科和专业。”

“不可忽视的是,3年后教育部还将对我们的博士授予单位进行评估,内蒙古医科大学至今没有直属三级甲等蒙医中医医院是我们的缺陷和不足。”乌兰说道。

在本次内蒙古“两会”上,乌兰仍在为蒙医学的发展积极建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