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冥节思故人

又是冥节思故人

王延海(左)来滕州帮助我写文章,我带他到微山湖微山岛去玩

延海,你给了我一个沉重,你给我出了一道课题,十几年来每每到了清明节我都想写一篇有关你的文章,名字早就起好了,叫做《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实,你并没有给我沉重,你也没有给我出难题,你是静悄悄的走的。相反我则是每每清明的时候就想起了你,和你们临沂人说话的时候就想起了你,岂止在这些时候,就是我现在一拿起笔来也想起了你。延海,你多幸运啊,你走了这么多年而你在一个认识没有几年,相知却很深的人心里竟然打上了那样重得烙印……

八十年代末,以一篇讴歌抗击外来侵犯打出国威军威的当代军人的《高山上的花环》报告文学,而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李荐宝,在九十年代初期又以他崭新描述临沂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震惊国人发展的恢宏力作《沂蒙第九章》报告文学,再一次使得该文章洛阳纸贵,人们纷纷争相阅读。正当人们从文章中学习了解鲁南重镇临沂市的发展正值兴头的时候,一篇详尽颂扬为临沂改革开放做出巨大贡献的临沂公安机关丰功伟绩的报告文学《沂蒙第十章》轰然问世。文章有理有据,脉络清晰,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用了一种如瀑布直下大地凸显千顷水,似江河东去拍尽长空万里云的手法和文风给人一种我就是雷霆我就是闪电,震的你两目都是公安工作在为沂蒙地区保驾护航鲜明事例和成功的经验,你只有全身心的佩服和接受而没有丝毫其他的遐想和质疑。一时间临沂公安警方的一系列为沂蒙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具体措施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们学习的圭臬……《沂蒙第十章》除却它的思想内容之外,读罢这篇的文风措辞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有排山倒海之气势文章让我酣畅淋漓击掌叫好,也牢牢记住了这篇文章的作者王延海的名字……

1993年春季,山东省公安厅举办的全省公安宣传会议在临沂市公安局召开,我作为枣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最大收获是认识了《大众日报》文学版《丰收》的编辑冯慧君。我喜欢读由冯慧君编辑的《丰收》版的文学味很浓郁文章,也想象着冯慧君应该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应该是与”五四”时期有着莫种关联的老态龙钟,文学造诣很高的一位老太太吧。不曾想这个冯慧君竟是一位高高胖胖三十左右岁的大小伙子……终于见到王延海了,瘦瘦的中等身个身穿一件黄呢子大衣。他很冷漠,沉着个脸,不大愿意说话。我想大凡一般大家有成就的人都是这个样子,人家肚子里的货厚着呢……1994年年夏季,省厅宣传处在省人民警察学院举办全省警察骨干作者培训,有幸和全省各地区公安写作创作人员在一起学习。作为临沂公安的写作高手王延海也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我俩和同志们都住在一个大房间里,一动他的旅行包,让我看见他包里边带了乒乓球拍和乒乓球运动鞋等。没有想到拉近我俩感情距离的是乒乓球活动。当他听说我也喜欢打乒乓球时可兴奋了,下了课他就拉着我到隔壁的乒乓球室去打乒乓球。当然那些不会打球的同志也都跟着去看热闹。来回对打了一会,我感觉他的球打的特别熟,但是从输赢的角度来看,我努努力还是有希望能打败他的。也就在这个时候心里又多了个想法,写文章我写不过他,那就在打乒乓球赢他吧。旁边的同志在一旁观战,我果然很费力的把王延海赢了。等过了一会观战的同志们都走了,我看王延海意犹未尽,跃跃欲试一定要比出个输赢结果的他,我也就输给他了……几乎每次都是这样,而对乒乓球运动执迷到一定程度的他。坚信我就不是他的对手,他完全能够打败我的。

我们熟悉了,话就多了,我两个同岁。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们弟兄三人都酷爱乒乓球运动,忘记不知是他哥哥还是弟弟还是省乒乓球队的呢。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爱逛书店,我发现他特别喜欢买书也喜欢看书,其实写作高手也是买书或者借书高手,最起码是读书高手。他涉猎书籍面很广也就决定了他掌握信息量特别的大,平时读多了积累多了到用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而具体的实际例子就是王延海,书痴或者书虫就是他这个样子。我们熟悉了,他对我侃侃而谈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说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埋葬了多少革命烈士,职务最高的领导是谁。他对我说:“王羲之的洗墨池旁边还住着王羲之的后代传人……”

我笑着问他,”你这样能说话那去年我们去临沂开会你怎么一声也不言语,我还以为你的架子大的很呢。”他说:“你不知道,去年开会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去到会场的时候,是拔了吊瓶后才去的,还发着高烧呢。”我想起来了那时他的脸远远望去黑红红的敢情在发烧啊……就这样我们俩在一起学习,打球,星期天我陪着他去书店买书去省图书馆借书。平时没有大课的时候,我俩就到省人民警察学院对面的省体工大队乒乓球训练馆去看运动员练球……记得女子世界冠军刘伟就是在这个地方练球的。我们见到了刘伟的教练孙教练,我们向他询问孙教练是怎么训练刘伟打球的,那位烟台籍胖胖的孙教练便一一向我们介绍。临走的时候孙教练还一人给我们一个乒乓球,他还用钢笔在乒乓球上面给我们签了字。走出体工队大门的时候,王延海安排我写一篇采访记。我答应了,但是答应完也就完了……

王延海是一个很仗义的人。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俩从他哥哥家吃完饭大概到了夜里十一二点钟了,走在济南市中心一条路面很宽的东西马路上。在明亮的街灯下,我俩突然发现有几个年轻人在马路上殴打一名扫街的环卫工人。我们冲到前面制止了年轻人们寻衅滋事,并将为首一名青年人扭送到了附近的一个派出所。我们敲了很长时间的门,里面的执值班民警才很不情愿的开了门。我们上前要介绍情况,这个值班民警揉着没有睡醒的两个眼睛,满脸不耐烦的对我俩说,“我问你俩是干什么的?”延海说:“我是省厅公安杂志社的记者。”那个民警接过来就说:“我是北京人民公安报社的记者。”

你看他和我们扛上了。我们走进值班室费了很大的气力,终于向他述说完了事情的经过。他说:”我要给他们两个人记材料(指打人者和那个被打的环卫工人),你们走吧,需要的时候我找你们。”我和延海都想等到有个处理结果再走。但在这位民警的再三哄赶下,只得把我俩的电话号码给他留下,离开了派出所。我们一直没有等来这位民警打来的电话。在以后无论在临沂、在滕州、还是在济南省公安厅,只要我和王延海见面说话的时候,我们总要谈起那个星期天晚上,几个痞子殴打一名环卫工人的事情。我们后悔过早的离开派出所,感觉还是应该等到有了处理结果我俩再离开派出所,哪怕就在派出所门外等着。我俩深信那位被我们报警耽搁了睡觉的值班民警对这个打人事件,不会有个好的处理结果的……

学习结束后的几年里,陆续在我们的专业报纸和杂志看到不少带有王延海特别风格、写的更加炉火纯青的文章。这个时期凡是省公安厅有重大采访活动,都要抽调他主笔去写这篇文章。这个时期我还是从事基层公安宣传工作。凡是我们局有重大的活动或有我驾驭不了的重大的题材的时候,我都是去临沂把延海请到我们这里帮助我写文章,他每次有请必到,即使他手下工作很忙,他也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尽量满足我的要求。

来到滕州工作完后,我总是带他到滕州市少年宫乒乓球馆去打乒乓球。我恶习不改,仍想法以不让他赢我而想尽办法。王延海虽然输了,但在表情上依然像是个胜者从容镇定大大方方。他说,如果带我的球拍球鞋来你肯定打不了我……你看他对他的乒乓球天生就有这样一种自信……

再后来他被调到省公安厅宣传处去了,这样又看到他很多很多的文风依然大气磅礴,笔法细腻剑锋冷俊犀利的文章。就连我平时最不愿意看的一些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样的文章,在王延海妙笔生花的笔下,都写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让人一气读完。他写的民警张长路勇斗犯罪分子被其捅了数刀,最后血染长路仍不放过犯罪分子……我被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强烈的责任感和无我的精神感动掉下了眼泪,同时让我想到王延海为了写这篇文章或把这篇文章写到这个成色不知要嚎啕大哭几场呢……

他几次打电话给我,说有什么稿件就寄给他。最后他总不忘记叮嘱我,去省厅的时候别忘了带上我自己的球鞋球拍,别到时候输了球,埋怨是球鞋球拍的事情了。他在济南还把他出版的《无墙之城》这本集锦了他许多篇文章的书寄给了我,至今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我是个粗人,我竟能够把自己从七十年代和以后发表在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上一二十家上百篇文章包括《内参》《民主与法制》《知音》《人民公安》等等文章,包括我写过的文学作品小说什么的丢得一篇也找不到了,但是王延海的这部《无墙之城》却被我作为珍品和朋友的信物保存下来了。我想他的时候,我就看看这本书。

大概是在2004、5年过清明节了。我到临沂出差,在临沂的大街上行走的时候,半张旧报纸被风刮到我的脚面上了。我刚想踢开它,定睛一看原来是半张《沂蒙公安报》,自己曾做过《枣庄公安报》的编辑,和尚不亲帽子亲,我就弯身拾起来看了看。突然我发现了王延海的名字,给我第一个感觉,怎么我们写文章的人也要人家来写我们了?继续看文章,不对,延海怎么了?这是一位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名字但从没见过面的临沂公安局同志写的文章。他写延海去世了,这是一篇清明节悼念延海的文章,真如晴天霹雳,我走到马路边上仔细读完了报纸文章,泪水悄然流下了我的面颊……面朝临沂市公安局的方向,久久的低下了我的头……

记得报纸上是这样说的他突发心脏病……我太知道了。我现在不记得延海是不是抽烟,反正我写文章,都是在要不人家要得急或者文章明后天就要刊印了,才临时抱佛脚,加一夜班或者加两夜班,反正白天不动笔的。真的要写了,晚上过了九时,然后泡上一缸子茶水,(平时不喝茶水)保证一夜不困……而彻夜加班是最要命的事情,短短几年里我目睹了多少人就是因为加夜班而猝死。延海在省厅就是一位写匠,我敢肯定他就是天天夜里加夜班写文章就这样丢掉生命的……,他是累死的,他是在向全省全国全世界宣传山东公安工作深情的褒扬山东公安健儿的工作中活活累死的,同样他的死震撼世人,彪炳千秋……各个公安机关不都有自己的警史馆吗,王延海的事迹理应陈列在临沂公安局或山东省公安厅英烈陈列馆里,他的父母应该受到慰问,他的子女应该得到妥善安排,这样延海九泉之下才能闭上眼睛……如果有生之年我能踏进临沂或山东省公安厅的警史馆的英烈厅,看见王延海的遗像遗容和事迹介绍,我会向他三鞠躬。我会在留言薄上赞扬该公安机关做了一项善莫大焉的好事,后继者们在英雄的无言感召之下,当然会前赴后继趋之若鹜完成历史所赋予我们共产党人的的历史使命……这又比起装腔作势、信口雌黄的说教而言,岂不强上千万倍……我打电话给临沂市公安局李藴慧询问是否为王延海举行了悼念仪式?我打电话给仍在公安写作岗位上的张黎明,告诉她千万不要连续加夜班,不要养成夜里写文章的习惯……

也就是在那时候起,我突然感觉我做了一件很不是东西,绝对再也挽不回来的事情。在写文章上王延海是我的益师良友,他言传身教过我那么多的东西,在做人上他光明磊落从不躲躲闪闪。他对我有求必应,从不要我为他做些什么。他乒乓球是科班出身一招一式皆有出处,打起球来让人看着大气舒展而喜欢。我打球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是个野路子,有时能赢了人家,亦有小鬼伎俩。从一开始他就要在乒乓球上打败我,理属应该,否则天理不容。因为他感觉能够打败我,已经知道就是这个样子了,让他一局让他几局又怎么样呢……他把输给我球看成是一个遗憾,我更知道他迟早有一天会在乒乓球上要打败我的,让这一天早早来到不更好吗?延海已经走的很远了,我真想让他赢我一百局,最起码在我的身上、在打球这件事情上,让他心无遗憾高高兴的远去,从一开始我就在和王延海输赢球上耍了小心眼,而如今才知道是我给自己留下一个久久的遗憾和不安……

(以此文悼念我的朋友王延海,并将此文献给我的朋友李藴慧 张黎明)

又是冥节思故人

向战斗在一线的公安英烈们致敬

小记:王延海是我和李藴慧、张黎明共同的朋友。延海去世后,我很难过,再见到临沂公安局的李藴慧张黎明后,我们追思延海才华和品质的时候,我都检讨自己小心眼,每次和延海打球都争强斗勇想方设法不让他赢。要知道他这么快的离开我们,我一定会输给他一百次,让他开开心心的踏上远去的路程。而每说到这里的时候我都哽咽了。我对张黎明说等着我写一篇悼念王延海的文章你想法登载在你们临沂公安刊物上。张黎明答应了。这话一说出去十几年了,我也没有写出有关王延海的什么文章来,越到以后我都不好意思再和李藴慧张黎明联系了。有谁愿意和喜欢吹牛的人打交道?所以文章没有写出来,我的内心一直是沉甸甸的。昨晚熬了个夜,终于把这篇文章写完了,登不登载没有关系,心到神知。这时我在这个问题上,似肩上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也终于和我的朋友王延海有个交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