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攻堅 · 企業篇」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依靠好風景,打造好“錢景”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旅遊扶貧作為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推動力量。

讓貧困地區的好風景變成貧困群眾的好風景,這是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的不懈追求。十八大以來,中國旅遊集團認真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積極承擔在貴州黎平,雲南香格里拉、德欽、西盟、孟連兩省五縣的定點扶貧工作,其中香格里拉、德欽屬於“三州三區”深度貧困地區。集團發揮公司優勢,以旅遊扶貧破解“美麗貧困”,紮實在定點幫扶地區開展特色景區項目支撐、扶貧產業同步發展、旅遊營銷先行三大旅遊扶貧戰略,著力推動貧困地區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切實將旅遊扶貧打造成貧困群眾能增收、可脫貧的富民產業。

1

抓“好風景”——讓旅遊扶貧有“內力”

“男生侗族大歌原生地”黃崗村地處黎平縣雙江鄉東南部,山青水秀,文化古樸,風情濃郁,保存和延續著上千年侗族群眾的傳統生產生活習俗。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長期以來,黃崗村的美景“藏在深山無人識”,而美景的價值也無人知。於是,雖然守著好風景,但村民的光景變得“有光無景”。

「助力攻坚 · 企业篇」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依靠好风景,打造好“钱景”

中國旅遊集團貴州黎平黃崗侗族”美麗鄉村“項目所在地

中國旅遊集團定點幫扶黎平縣以來,集團領導與幫扶幹部經過認真調研,並與地方政府充分談論、協商後,與中國扶貧基金會、黎平縣政府共同打造黃崗村“美麗鄉村”整村旅遊村改造項目,發力旅遊主業扶貧,讓這個古侗寨煥發生機。

中國旅遊集團在開發黃崗時意識到,必須保存黃崗原生態、活態的民族文化、生活習俗,不走大眾化、商業化旅遊,要面向追求文化差異高端遊客。於是,立足黃崗現有資源稟賦,集團經過大量考察和調研,請專業機構做出具體規劃,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遊。

經過規劃設計,項目建設週期約3年,中國旅遊集團配套資金預計為人民幣1000萬元,將旅遊扶貧作為一項群眾脫貧致富的“造血”工程來做。如今,黃崗村更美了,遊客多起來了,貧困群眾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黃崗村的“蝶變”只是中國旅遊集團喚醒貧困地區沉睡資源的一個縮影。作為我國最大的旅遊央企,集團開展旅遊扶貧工作具有先天優勢。據統計,中國旅遊集團擁有國旅總社、中旅總社兩大旅行社品牌,在海內外已佈局2285家分社,國內分社網點已覆蓋全國各省市。而集團定點扶貧地區大多集中在雲南、貴州兩個旅遊資源大省。集團結合地方旅遊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建成一批依託自然風光、美麗鄉村、傳統民居為特色的旅遊景區,興辦旅遊經濟實體,使旅遊業成為扶貧地區的支柱產業,從而實現貧困地區群眾和地方財政雙脫貧。

中國旅遊集團派駐西盟縣掛職幹部深有感觸,“我到西盟之前對這裡有過很多遐想,我以為西盟作為貧困地區應該是生產力極為落後的窮鄉僻壤,但當我踏上這片土地時,感覺西盟就像一個旅遊景區,生態環境非常好,自然資源稟賦也很豐富。”

針對被幫扶地區旅遊業發展起步晚、旅遊開發仍處於低水平,旅遊“有說頭、有聽頭,沒看頭、沒玩頭”,景區小弱散留不住人的實際,在實際幫扶工作中,中國旅遊集團為西盟縣旅遊發展送去了新眼光、新視覺。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集團充分發揮旅遊行業龍頭企業的作用,長短結合,多措並舉,結合集團景區、酒店擴張業務,做好制度性安排,解決旅遊文化產業的問題;支持西盟職業學校辦班,開辦酒店服務班、景區管理班、導遊服務班,學生畢業後可回到西盟服務,也可到集團景區服務,解決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職業教育的問題;推動西盟旅遊文化產業上臺階、出亮點,讓外界體會西盟少數民族特色,展示民族文化旅遊的魅力。

反觀西盟縣,通過中國旅遊集團的幫扶和自身努力,全縣旅遊文化產業發展逐年提升。2017年上半年,共接待遊客58.67萬人次,同比增長101%,實現總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139%,旅遊文化產業有力地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對於中國旅遊集團的幫扶,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縣委書記楊宇認為最大的成效之一還包括旅遊產業對貧困群眾思想觀念的改變。“貧困群眾以前過著農耕生活,交往範圍小,交往對象以親屬、鄰里為主,現在通過發展旅遊扶貧,每天一開門就要面對來自天南海北、國內國外的遊客。貧困群眾愈來愈渴望文化知識,更加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環保意識也顯著增強。”楊宇說。

2

抓“好產業”——讓旅遊扶貧有“活力”

遊客,意味著市場,遊客多了,市場也就大了。但要想充分利用好這個市場,光有好風景遠遠不夠,除了讓遊客玩好外,還要讓遊客吃得好、買得好,這樣才能充分挖掘旅遊市場這塊大蛋糕。因此,貧困地區要想把握機遇、抓住市場,需要一系列與旅遊市場深度融合配套的產業產品。

貴州省黎平縣的茶有品質但缺名氣,有歷史但缺市場,有發展但缺規模。面對來來往往的遊客,黎平的茶卻始終沒能裝進他們的旅行箱。這些問題,也早已被中國旅遊集團幫扶幹部注意,為此,集團制定出“旅遊+特色產業”幫扶計劃,因地制宜,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能夠帶動貧困戶廣泛參與的旅遊扶貧產品。

「助力攻坚 · 企业篇」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依靠好风景,打造好“钱景”

貴州黎平茶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2015-2017年,中國旅遊集團分別捐資108萬元、110萬元與黎平當地企業合作建立茶葉等種植基地,以建設優質茶園為切入點,通過幫扶優秀企業樹立標杆,調動當地農戶種植茶葉積極性,助力黎平茶產業在旅遊市場“分一杯羹”,讓這片葉子真正富一方百姓。

截至目前,中國旅遊集團茶葉項目基地每年名優茶增加鮮葉2.3萬斤,帶動相關農戶增收32.6萬元;大綜茶鮮葉增加12萬斤,加工吞吐量增加702斤幹茶。覆蓋就業鄉、村從2016年12個村擴展到2017年14個村,就業人員由2350人次擴大到3120人次。項目基地出產的白茶和雀舌茶產品已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有機產品認證,其中白茶類產品獲得歐盟有機食品128項認證(國內相關標準僅80項),符合歐盟有機食品標準。如今的黎平茶成了遊客的必購商品,而在集團茶葉項目基地裡,遊客絡繹不絕。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頭戲”,也是中國旅遊集團定點幫扶的重點工作之一。2017年7月,經集團黨委會審定,《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十三五”脫貧攻堅工作規劃》正式發佈。《規劃》從旅遊、產業等五大方面詳細闡述了“十三五”期間中國旅遊集團脫貧攻堅的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和細化措施,為系統性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策略支撐。

中國旅遊集團主要領導和幫扶幹部經過深入被幫扶地區考察調研發現,部分地區有產業但苦於卻資金,產業不成規模,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很低;有些地區產業沒有與貧困群眾鏈接到一起,一些扶貧產業徒有其名;有些地區產品賣不出去,極大損害了貧困群眾的利益。比如在普洱調研時,集團發現該地區的農特產品非常豐富,除了眾所周知的普洱茶外,咖啡、甘蔗等經濟作物,品質也十分優良。特別是孟連縣的咖啡已經成為當地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全縣咖啡種植面積10.5萬畝。特別是孟連縣的小粒咖啡品質高、口感好,多次在國內咖啡生豆比賽中榮獲大獎。但由於孟連縣咖啡產業缺發展資金,沒有自主品牌,銷售仍以初級製品(咖啡原豆)為主,貧困群眾從中獲益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中國旅遊集團領導和幫扶幹部對症下藥,精準施策,“苦幹不蠻幹”:

組建產業基金,解決“資金”的問題。為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精神,集團積極參與組建“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工作,拓寬扶貧工作資金渠道,探索產業化、市場化扶貧路徑、承擔企業責任。目前集團已出資人民幣5000萬元,加入基金第二期組建工作。

組建利益聯結機制,解決“能力”的問題。集團在定點扶貧工作中,堅持精準幫扶,加大產業覆蓋力度,堅持扶貧項目資金受益到戶,持續做到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個以上產業覆蓋,探索無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採取村集體經濟入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

組建電商平臺,解決“市場”的問題。集團與中國扶貧基金會戰略合作,發力電子商務平臺項目建設,通過挖掘兩省五縣(市)特色農業產品資源,集結集團7大業務板塊力量,開展“1幫1公益中旅心”電商平臺上線結對幫扶工程,全面加強集團各板塊參與到集團脫貧攻堅戰役中來,善用電子商務銷售渠道優勢,擴大集團公益力量、傳播集團公益好聲音。

3

抓“好營銷”——讓旅遊扶貧有“動力”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行旅遊。為了迎合巨大的旅遊需求,抓住地方發展機遇, 各地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經濟,絞盡腦汁,舉辦了各式各樣的營銷推廣方式,如舉辦油菜花節、梨花節等。然而,去參加過的人都知道,這類旅遊節都很單調,去拍幾張照片,曬個朋友圈,便走了。如果需要門票,去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旅遊景區、項目、資源的隨意推廣營銷,對於政府和企業來說,往往效果甚微,甚至入不敷出。如何把貧困地區的好景區、好項目讓社會接受、讓市場認可、讓遊客喜愛,這也是中國旅遊集團的“拿手好戲”。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普洱,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普洱茶”的故鄉,茶馬古道的源頭。但中國旅遊集團更看重普洱的好風景:山川秀麗,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享有“綠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譽,普洱具有“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區位優勢。如何把普洱茶的名氣熱度“嫁接”到普洱的旅遊上來,中國旅遊集團下了一些功夫:

2017年底,中國旅遊集團下屬中旅總社、國旅總社赴雲南西盟、孟連兩縣調研旅遊資源線路並協助普洱市政府在北京成功舉辦普洱旅遊目的地專場推介會,針對普洱旅遊資源稟賦設計推出“天賜普洱、世界茶源”主題旅遊線路在兩社全球2285家分社同步上線銷售,助推普洱旅遊產業井噴式發展。

中國旅遊集團領導調研發現,普洱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極具魅力,全市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居住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1%。而如此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卻並沒有被當地認識到其寶貴的文化、經濟價值,長期隱秘在普洱的深山中。

「助力攻坚 · 企业篇」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依靠好风景,打造好“钱景”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劇照

推介神秘多彩的普洱民族文化,中國旅遊集團從“一首歌”開始。2017年,集團投入資金230萬元作為西盟縣《阿佤人民唱新歌》歌舞史詩節目出品單位,並協助節目的編排與宣傳推廣工作。此節目成為雲南省向十九大獻禮節目,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也成為提升西盟知名度、美譽度,推動西盟文化產業和民族文化旅遊業發展的優質機會,為集團探索文化旅遊扶貧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旅遊扶貧項目的營銷,也一直深受各級政府的關心和重視。2018年2月27日,在國家旅遊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旅遊扶貧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在推進重點工作中要舉辦專場營銷,充分利用報紙、網絡、電視、廣播等傳播平臺,大力宣傳貧困地區優質旅遊資源。積極組織旅遊扶貧重點村、旅遊企業參與大型旅遊展會、赴全國主要旅遊客源地開展專場營銷活動,集中推介特色旅遊產品等。

今年,來黎平縣的遊客突然多了香港同胞的面孔。原來,中國旅遊集團脫貧攻堅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聯合下屬香港中旅社就黎平旅遊產業幫扶先行先試策劃了一條“多彩貴州•精彩黎平”的主題線路,通過在香港的主流報紙媒體上刊登廣告,第一時間將黎平的旅遊線路介紹到香港,嘗試市場反應。同時,利用集團慈善基金會資源,藉助香港優質的跨文化傳播平臺,向海外市場推介特色民族旅遊文化。

如今,脫貧攻堅越往後,剩下的全是“硬骨頭”,其中深度貧困地區“三州三區”是這場攻堅戰的“堅中之堅”。作為中央企業、旅遊業的龍頭,中國旅遊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堅決扛起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主動對接深度貧困地區雷波縣和馬邊彝族自治縣。集團根據兩縣實際情況,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決定實施“五個一”旅遊扶貧工程,即為兩縣編制一組旅遊規劃,培養一支旅遊管理隊伍,培育一條特色旅遊線路,打造一個4A級景區,推廣和開發一批旅遊特色產品。集團將通過短、中、長期旅遊扶貧計劃,堅持“輸血”和“造血”結合,在當地留下智力資源、景區資源,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5月16日,中國旅遊集團在深圳主辦的“大小涼山·千年彝風”彝族文化風情周啟動儀式吸引了近60家來自香港、珠三角的企業代表。儀式上,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代表與雷波縣、馬邊彝族自治縣代表當場簽訂旅遊扶貧協議。同時,包含“大小涼山·千年彝風” ”彝族風情特色演出、旅遊特色商品及圖文展、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等系列活動,將走出大小涼山,給全國眾多地方送去一場彝族文化的盛宴。

“我們將繼續發揮集團旅遊文化主業優勢,精耕細作,突出特色,不斷推進對貧困縣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內涵的整合,打造一批能推動貧困縣旅遊上臺階、有特色的亮點項目,凸顯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在助推貧困縣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優勢作用,助力實現旅遊文化產業成為貧困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地位。” 讓貧困地區進入了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有著更高的追求!

「助力攻坚 · 企业篇」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依靠好风景,打造好“钱景”
「助力攻坚 · 企业篇」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依靠好风景,打造好“钱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