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坐落于伦敦中心泰晤士河畔,建筑高贵典雅。该馆除丰富的艺术收藏和档案珍本外,还连续34年举办了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奖项“透纳奖”。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最早开放于1897年,最初名为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由向国家捐赠大量艺术藏品的造糖工业家亨利·泰特(Henry Tate,1819—1899)爵士创立,归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管理。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亨利·泰特(Henry Tate,1819—1899)爵士

随着藏品的不断扩充,1955年,泰特美术馆从中独立。之后泰特的影响力日益增大,逐渐成为一个类似于“古根海姆”的大型艺术基金与品牌,旗下也发展了好几家不同收藏侧重的美术馆。

资历最深的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更名为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另外三名后来的家族成员分别是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泰特利物浦美术馆(Tate Liverpool)和泰特圣艾夫斯画廊(Tate St Ives)。

创始人亨利·泰特爵士除了贡献藏品,19世纪下半叶他还为美术馆在泰晤士河畔米尔班克的场馆建造捐赠了8万元英镑。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图片来源自网络)

然谈及泰特不列颠的发展史,另一位传奇艺术品商人约瑟夫·亨利·杜维恩(Henry J. Duveen,1854—1919)也决不能被遗忘。杜维恩家族为美术馆增添了7间意义重大的展厅,威廉·透纳的作品就被收藏其中。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建筑内部

经历了7次主要扩建工程的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拥有全英格兰最早的、专为雕塑作品而设计的展示空间——杜维恩画廊(Duveen Galleries)。1987年开放的、由英国建筑师詹姆士· 史特灵(James Stirling,1926—1992)设计的克罗尔画廊(Clore Gallery),则获得了次年的英国皇家建筑学院奖。

一百多年来,在十位馆长的领导和探索下,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拥有了约7万件艺术品,收藏定位专注于1500年至今的大不列颠艺术。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

如果你热爱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的画作,那你就没有任何理由错过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透纳的大部分遗赠都收藏在这里,包括油画、水彩、素描及笔记。他是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浪漫派画家,以独树一帜的色彩表现和狂风暴雨的绘画题材而闻名。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英〕威廉·透纳 《蓝色里吉山》 纸本水彩 1842年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藏

天才常遇的“瑜亮之争”为透纳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不少压力。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一直是透纳的头号竞争对手。

康斯太勃尔常被人拿来与透纳作比较,不仅因为他们都擅长风景画,两人的人生履历也有相似之处。透纳出生于伦敦中产下游家庭,康斯太勃尔出生在英国乡村磨坊主家庭,并且只比透纳大一岁。两人都曾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性格喜静,不好社交。

另外,无论是对光线的把握、色彩的运用还是对风景的理念,两人都对印象派有一定的影响。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

按照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藏品时间线,透纳与康斯太勃尔等人之后则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的舞台了。

拉斐尔前派是1848年开始在英国兴起的以传统写实风格为主的艺术运动,对后来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追随者反对矫饰主义,认为真正的艺术存在于拉斐尔时代之前。

米莱斯的《奥菲利亚》(1851—1852)、沃特豪斯的《夏洛特小姐》(1888)这两幅大家提起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就会想到的作品,都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创始人亨利·泰特爵士的个人收藏。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英〕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奥菲利亚》布面油画 76.2cm×111.8cm 1851年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藏

画面故事延伸:

奥菲利亚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里复仇王子哈姆雷特的恋人,画家米莱斯描绘了这部剧作的第七场第四幕:奥菲利亚在父亲被哈姆雷特杀死后心碎沉入水底死亡前的场景。

拉斐尔前派几乎所有对艺术的追寻和信念都能从《奥菲利亚》中寻到端倪。例如:画面中的每一丛植物与配饰都带有象征意义,项链上的紫罗兰象征“年轻人的忠诚与贞洁”,三色堇是“徒劳的爱情”,而罂粟代表着“死亡”。

在水面上“向死而生”的除了奥菲利亚,还有夏洛特小姐。象征手法在这一画中同样无处不在,如船头三只燃灭的蜡烛象征着夏洛特小姐即将消逝的生命。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英〕沃特豪斯 《夏洛特小姐》 布面油画 153cm×200cm 1888年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藏

画面故事延伸:

沃特豪斯画笔下的夏洛特出自英国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场景叙事的基础是诗人丁尼生(Tennyson Baron,1809—1892)根据神话创作的诗歌《夏洛特小姐》。

除了架上绘画,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也有许多雕塑收藏,比如大量的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的雕塑,从小型泥塑到大尺寸的雕塑作品共六百余件,作品及档案资料之全仅次于利兹市的亨利·摩尔研究中心。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亨利·摩尔 1975年(Henry Moore,1898—1986)

亨利·摩尔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以充满空间感的巨型铜铸及大理石雕塑闻名,他创作于1957年的铜铸版作品《王与后》就展示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一条侧廊的尽头。作品的最初版(1952—1953)被摩尔指定置于苏格兰的旷野中。

作为世界上首位直接表示出对露天展示环境偏好的雕塑家,亨利·摩尔认为自己的作品只有被风景环绕时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示。因此,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里,原始主义的“王与后”端坐在昏暗的拱廊下,视线永远望向北方的旷野高地。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英〕亨利·摩尔 《王与后》 青铜雕塑 高165cm 1952—1953年

除此之外,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其他常设展品则按照年代划分区域。展厅内部的装潢风格也随着不同年代艺术风格的变化而改变。

对学者而言,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档案库可能比艺术品更有吸引力。其资料涵盖从书信、日记、账目记录、草稿、照片、历史展览图录到口述史音频等内容。访客只需邮件预约,便可免费进入阅览室。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与威廉·透纳

2016年透纳奖提名者安西娅·汉密尔顿的作品

此外,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举办的一年一度,以威廉透纳命名的“透纳奖”,也备受英国艺术界的瞩目。该年度被提名的四位艺术家会在这里展出作品,最终胜出者将得到丰厚的奖金与至高的话题度。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突出特点就在于静谧典雅的参观氛围。它与泰晤士河畔的主要景点处于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交通相对便利却不容易有“过路客”误入。

比起国家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的熙熙攘攘,这里能让你闲庭信步,不会有攒动的人影遮挡视线。中央大厅空灵开阔,伴着若有若无的乐章,运气好还能遇上舞蹈学院的学生表演。结束游览出门即面向泰晤士河,观展体验堪称美妙。

内容选自《油画》2018年第4期

《泰晤河畔的上层艺术藏品室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