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禦寒|建議

↑點擊上方“健康春旅”免費訂閱

首都醫科大學

醫學博士

新浪微博:

“新派中醫吳義春”

好大夫網站

吳義春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近日你感受到了冷空氣的“威力”了嗎?

1 月 21 日,遲到的北京初雪終於來了,雖然說雪落痕輕,卻也讓人體會到“下雪不冷化雪寒”的威力,因為在此之後,北京將迎來“冰凍周”:未來一週最高氣溫均處於冰點及以下,最低氣溫在 -10 ~ -8 ℃之間。對此,北京氣象臺還發布了今冬首個持續低溫藍色預警信號。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與此同時,全國多地氣溫迎來明顯轉折,中央氣象臺發佈寒潮藍色預警:23 日至 26 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累積下降 6 ~ 10 ℃,局地可達 10 ~ 12 ℃。多地面臨著冷溼氣流,大風降溫的洗禮。

不是氣候忽悠大家,大寒是真的來了。寒為冬季的主氣。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呼呼刮來的北風不僅讓人手腳冰涼,還容易引起感冒發燒、關節疼痛、胃涼體寒等症狀。所以大寒時節要格外關愛自己一下。

“冰凍周”不僅體感寒冷,還有許多健康隱患,這裡有 6 招幫您抵禦寒冷,守護健康。

暖身先暖腳

老人總說“腳暖全身暖”,因為腳部是全身最容易發冷的部位,足部保暖做的好,可以增強抗寒能力。

中醫認為,足部為陰陽匯聚之所,足三陰經之始、足三陽經之終,冬天出現手腳冰涼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氣溫降低會使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減弱,使得手腳——尤其指尖、腳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環不暢,末梢神經循環不好,因而

通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是暖腳的根本方法。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指南一 :足部保暖

基礎保暖。根據溫度選擇合適的鞋子,不能因為過分追求美觀穿得過薄,必要時墊上毛鞋墊或者在足部貼上取暖貼。

避免久坐。運動是促進血液循環的最好方式,天氣寒冷讓人不想活動,但這樣反而會阻塞氣血,加重寒冷的感受,腳部是人體第2個心臟,散步、慢跑等低強度的運動,可以將血液打回心臟,有助於打通阻塞部位。

熱水泡腳。每天用熱水泡腳,能夠促進周身血液循環,使全身都暖和起來,也可以根據體質加入合適的中藥。但需要注意對於糖尿病患者務必由家人兌好水溫,水溫 42 ℃左右最佳。

酌情戴口罩

在室外溫度特別低的時候,口罩不僅防寒,還能防病。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而口鼻是呼吸道的門戶,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抵抗細菌病毒的入侵,避免感冒、氣管炎、肺炎等疾病。但對於戴口罩,還有一些問題要注意。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指南二 :正確佩戴口罩

如果氣溫不是特別冷,身體健康者不要經常佩戴。有些口罩很厚,如果長時間戴的話,會影響呼吸順暢;而且,總是戴口罩的話,人體會對口罩產生依賴性,鼻黏膜也會變得相對脆弱一些。在空氣汙染、病毒高發的時間和地點,則需要佩戴,但時間不宜過長。

❖ 對於已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哮喘等體質弱的人群,外出時佩戴口罩可減少冷空氣對氣道的刺激或病菌的侵入,但

回到室內,應及時摘下。

❖ 一副口罩不能佩戴太久,一次性口罩應每天更換,不可重複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口罩應每天清洗,置於陽光下暴曬,而且必須專人專用,防止交叉感染。

定時通通風

天氣這麼冷,難道還要面對寒風嗎?沒錯,定時通風也是健康禦寒必要的。暖氣、空調、電熱毯、電暖爐等冬季保暖的必需品使用時間過長,反而會導致人的禦寒能力下降,到室外後覺得更冷,而且會讓空氣變幹,加重呼吸系統的負擔。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指南三 :合理通風

每天開窗通風 1 - 2 次,每次10 - 30分,根據室內外溫差調整通風時間,空氣淨化器不能替代自然通風。

❖ 開窗時間以上午 9:00 - 11:00 ,下午 2:00 - 4:00為佳。因為在這兩個時段,氣溫已經升高,集聚在大氣底層的有害氣體已經散去,開窗換氣效果較好。

❖ 遇到空氣汙染天氣也不能緊閉門窗,可適當減少開窗時間,並用加溼器等輔助。

重點護關節

關節是身體比較脆弱的部分,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就會乘虛而入,不僅容易引起關節病變,還會影響月經和胃腸。冬天也是關節疾病高發的時段,中醫將關節疼痛、關節肌肉疼痛等統稱為“痺症”,“痺”即不通,包括風溼、類風溼、肩周炎、網球肘等。

《黃帝內經·素問》中有關痺症的記載說道,“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意思是風、寒、溼三種邪氣合力侵襲人體就形成了痺症,因此關節疾病與氣候密切相關,在寒冷時段更需要重點保護。

指南四 :關節保暖

穿暖護好。年輕女性不要穿得過少,尤其是下半身,防止膝關節受涼。必要時可戴上護膝、護腕等,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騎車出行的人,更要戴好護具。

少接觸冷水,特別是關節炎患者。膝蓋冷痛時可以用大拇指撥揉伏兔穴(在大腿外側,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 6 寸處。)使局部酸脹感明顯,有發熱下行最佳。還可施以艾灸加強療效。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 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避免扭傷和裸露在寒冷環境中。

多補充熱量

溫度驟降,冬季外界溫度較低時,我們的身體就需要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也就是要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最好選擇低脂、低糖、高熱量的食物。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指南五 :飲食選擇

❖ 天氣冷的時候,可吃點羊肉和牛肉,它們都是寒冬補益的佳品,能散寒暖胃。

羊肉大熱,能補虛勞、能開胃健力,可用於虛勞寒冷、可療產後大虛。但是,熱病及天行病、瘧疾後食用羊肉,會使病情加重(出自李時珍《本草綱目》論述)。

牛肉甘溫,能養脾胃。有人說:牛肉補氣,與黃芪同功。所以有人說:凡一切虛病,皆可服之。(出自李時珍《本草綱目》論述)。

❖ 消化功能好的人可以吃些糯米食,糯米消化慢,耐飢,還有一定的溫補脾胃作用。

❖ 可以喝些薑茶,姜能溫中暖胃,能解表散寒,能溫肺止咳;生薑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抗炎、解熱、抗菌、鎮痛、止吐作用;生薑有助於恢復和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動脈內脂肪沉積,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預防易患病

心血管疾病、胃病、呼吸系統疾病對寒冷是十分敏感的,尤其要注意預防。

指南六 :心血管、消化、呼吸系統疾病的注意事項

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須做好保暖,早上最好不要出門,平時備好急救藥品。氣溫驟降,晝夜溫差懸殊,低氣壓、高溼度,都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容易誘發中風、腦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胃腸道疾病患者受涼後易發“老胃病”,低溫的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這個季節要特別注意保暖,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受涼。在飲食上也要注意暖胃養胃,多喝些熱水,少吃冷食,按時吃飯。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感冒、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疾病患者容易病情反覆或加重,氣道受冷空氣刺激免疫力下降、反應性增高。寒冷天氣最好減少出門,出門時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視頭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著涼。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這 6 大指南,在“冰凍周”給您一些溫暖提示,天氣寒冷,提醒大家一定要格外關注健康,為新年做好健康儲值。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秋冬是進補的最佳時機,對於陽氣不足,體質虛寒之人也可及時用中藥調理,讓自己:補好一冬,健康一年!

關於冬季養生,我們還說過:

更多健康話題: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你有哪些健康困擾歡迎在下方寫留言提問,有機會被吳義春博士選中解答哦!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好的!如果我還有更多的問題想要和博士反映,怎麼辦?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歡迎您進入新浪微博 “新派中醫吳義春” 好大夫網站(吳義春)小鹿醫館等平臺進一步諮詢互動哦!

— 如何預約就診?—

吳博士工作室

為響應國家“三級醫院專家下基層”政策,及解決“搶救室不出門診”及“急三慢七、急診只讓開三副藥”難題,現在北京東城醫保定點普康中醫院(社區不用選擇定點,皆可就診)開設吳博士工作室,專門解決朋友尋醫問藥及各種疑難雜症。

► 形式:預約制就診

► 時間:每週六上午

☎ 預約電話:010-84128685(電話預約)

15001306323(微信預約,僅限工作時間)

“冰冻周”:6 大指南教你健康御寒|建议

↑長按投資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