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关于传统武艺和现代搏击是否对立我个人有以下的一些话想和大家一同探讨。我认为,武术应该是包容的,互相吸收促进增长的。那么单独练一门武艺,钻研一门功夫会成为大师吗?虽然有很多大师是钻研一门功夫而成名,但我所知道的更多是博采众家所长而成就的自己。 李小龙因为咏春拳而出名,最后也是融合众家所长自创截拳道。

从传统武术的发展历史上,很多拳术都是交流融合的产物。 就以心意拳来说,心意拳口传是岳飞学自周侗,用以教军中作战的大枪、刀棍和拳脚武艺的总和。心意拳可考证的祖师爷是明末组织兵马反清复明的山西姬际可,据拳谱记载,姬际可精通武艺和大枪,被称为神枪姬龙峰,后在终南山与一异人学心意拳、下山后又组织兵马抗清,失败后隐居少林寺十年。所以姬际可不止是习练了心意拳的。姬际可将心意拳留在少林寺,少林寺僧人如获至宝,经过高僧钻研,又与少林拳结合,成为了少林心意把。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少林武僧对待心意把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少林易筋经一般。因为反清复明的缘故,少林武僧不敢外传心意拳的由来,心意拳又以鹰捉把闻名,鹰捉把酷似锄地,故而号称由武僧种地所创。姬际可后将心意拳传给河南马学礼等人,马学礼是回民,得艺后将心意拳传给清真寺,成为教门护教卫寺之术,故而河南清真寺中历来出高手。

心意拳又自河南李政传给晋中戴龙邦(一说由安徽曹继武传,曹继武是康熙年间的武状元,任陕西靖远总镇兵马都督,又想反清复明,所以返乡致仕,收戴龙邦为徒。)戴龙邦家中开镖局为生,自幼学武艺,得心意拳后将戴家拳与心意拳融会贯通,成戴家心意拳,开宗立派名噪一时,戴家镖局成为晋商乔致庸专用的镖局,戴家最有名的一趟镖就是戴文雄喊镖过沧,自古沧州民风剽悍,民众皆好习武,往来镖师过沧州往往偃旗息鼓,镖不喊沧,喊镖者无一不被夺镖摘旗无可奈何。戴文雄以戴家心意拳独战沧州众武师,人皆服气,传为佳话。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戴龙邦后来收徒李洛能,李洛能是形意拳鼻祖,得心意拳十大真形后,又创二形,为形意十二形。形意拳又叫形意六合拳、行义拳等。形意拳门人大师辈出,其门人又多将形意拳与八卦掌、披挂拳、通背拳、太极拳等诸多武艺结合,故而形意拳分支繁多,每一分支皆有一代大师所立。形意拳弟子王芗斋又将形意拳与南北诸多拳家分享共同研讨、独创意拳、众人感叹其拳艺大成,尊其拳术为“大成拳”。

日本空手道家泽井健一慕名与王比武,三战三负,又三拜而入门,学得意拳后与自身空手道结合创日本太气拳、回日本后与拳家比试,被称日本拳圣,这也是将拳术相互结合的典例。 在河南心意拳发展历史上,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大师,比如回民张志诚、回民镖师李政、回民张聚、回民买状图、回民袁凤仪等。他们也有不少是将心意拳与其他拳术融合吸收。其中袁凤仪也是带艺投师,将自身武艺熔炼与心意拳中、故而洛阳心意拳又与周口心意拳略有不同。袁凤仪在周口收过的徒弟中最出名的是“周口四杰”。分别为铁面月牙尚学礼、飞天狮子杨殿卿、赛哪吒卢嵩高、宋国宾。 尚学礼自幼酷爱武术、拜过诸多名师,最终带艺投师于袁凤仪门下,得尽真传,他的诸多武艺与心意拳融会贯通,并成为一代大师。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现今河南心意拳多为其门下传承。如今的河南心意拳也有很多人将查拳和心意拳一起练习。 杨殿卿一生专门钻研心意拳,为人低调,拳艺保守,收徒甚少,主要是家传。现有杨海明老师等弟子存世,杨海明老师不仅精通心意拳还是杨家枪传人,在动乱时期藏在医院太平间和荒野坟地夜间苦练不辍,历尽辛酸。他又曾经免费授拳,致力于弘扬心意拳。

卢嵩高是袁师爱徒,恪守心意拳门规“忠义”二字。他将汉人宋国宾引荐给其师袁凤仪。卢嵩高艺成出师后与一位心意拳六代大师学艺,虽未拜师,却也得其真传。后来卢师在上海开镖局打码头,打遍上海高手,又因身材瘦小被称为赛哪吒。黄金荣设鸿门宴邀请卢嵩高,让上海旧警察局长开枪打他,被他从三步以外近身,劈手夺枪。后来黄金荣邀他入青洪帮,卢未答应。卢在上海开宗立派后,卢式心意弟子也有很多是带艺投师,

现在的上海心意拳弟子也有很多要求练习查拳和汤瓶七势拳、木兰拳后才能学习心意拳。卢的爱徒解兴邦早年是中共地下党、解放后在公安工作,他的弟子不多,其中张道福就是带艺投师,如今合肥心意拳卢式一支不少是其传人,我所见的卢式朋友也有不少喜欢将心意拳和搏击散打一起练,最典型的一位是上海李峰老师,他学过心意拳、八极拳、泰拳、散打、刀剑枪棒匕首等诸多武艺,他有一爱徒是如今的泰拳高手坦克邱建良。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宋国宾是河南周口人,自幼习武艺,一生曾练习过少林拳、十路谭腿、八卦掌、形意拳、刀枪棍棒等诸多武艺。后来在万胜镖局中结识武艺高强的卢嵩高、二人结为兄弟,投师于袁,三拜入门,精忠尽义,奉师如父,得袁师真传。出师后宋师曾在冯玉祥部队做过武术教官。倪世充投靠日本人后招揽卢宋,卢宋二师坚决不做汉奸。宋师和卢师钻研探讨武艺,宋师将二人之毕生所学之拳艺熔铸于心意拳中,成为了风格独特、变化多端、凶狠毒辣又精于养生的宋门心意拳,并在安徽蚌埠开宗立派。蚌埠码头工人历来受人欺压,宋师教工人习武,学者千百。宋门弟子众多,宋师艺高之徒不过几十。

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个人的经历。夏培然早年也是酷爱拳脚武艺、刀枪棍棒、举重摔跤。年轻时与蚌埠体工队运动员比举重,曾经单手举起一百三十斤杠铃,众人惊叹。后来遇到宋师爱徒吴庭亮,与之较技,吴师年迈却身手过人,寻常人搭手便能击飞几米。此人得见心意拳之精妙,夜不能寐,三拜而入门,奉师如父方得真传,一身武艺融会贯通后见者无不赞叹。故而告诉我,只要是好武艺,好技术、真东西都可以接受。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我师父自幼练心意拳、那时候国家创散打方兴未艾,他又练习散手摔跤、参军入伍后练习擒拿格斗,他交友众多,热衷于和朋友研究各类传统武艺、现代搏击、军警格斗,并常常与武师、运动员比试。后来在单位上班业余,常有人向其探寻心意拳与格斗搏击之术。 印证。 我自小不爱锻炼,体弱多病,常受人欺辱,初中与好友学习二节棍,后来遇到武术启蒙散打和少林拳,棍棒刀剑,九节鞭等武术,高中时市里开设跆拳道擂台,学校无人报名,我一人报名,既是学校领队又是参赛运动员,

开幕式时,左右皆三排五列,我孑然一身,仿佛鸡立鹤群,见者无不嗤笑。他们的体育老师看上去高且壮,被一群学生围着做指导,我的老师是快退休的物理老师,又不懂武艺。他们学生见我二人单薄,上前执我腰带牵我到检录处,把我围起来向我展示他们的人高马大、人多势众,又踢腿伸拳,坦衣暴露,让我看他们身手之敏捷、肌肉之发达。我不做声,默默离开,比赛信息展示后,我要连打三场。我不懂跆拳道,上场后我用直拳摆拳被判犯规一次,其领队得意之形,我至今难以忘怀。于是我用散打鞭腿、正蹬、转身后蹬腿,将其一一击败,独揽冠军。

后来读书,又学擒拿格斗、警棍盾牌、匕首、防暴叉、应急棍等警务技能,学得这些,我甚是满足。一次偶然见到我师爷和师兄练武,师兄身形矮瘦、身材单薄、师爷又是古稀老人,心中不以为然,上前聊天得知是心意拳,我又与一师兄比试身手,师兄难近我身。未曾料到师爷让我和他搭手,古稀老人身若猿猴,出手快如闪电,瞬间将我击倒于几米外,我心中惊叹,师爷慷慨授艺,心意拳一尽奥秘,愿意倾囊相授。学心意拳后,再学其他散打、搏击武艺,如鱼得水。学拳时,其他拳术武艺,长拳短打、格斗搏击我一谈论、我师爷也非常熟悉,虽不练习,却也能说出很多关窍,后来我知道,师爷和方便是同乡,方便也曾在蚌埠学习过宋门心意拳。方便的比赛,师爷也非常爱看,不像很多拳师对搏击散打不甚了解。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有一次,我得知我大师兄家传太极拳,遇师爷师父后学心意拳,一日与其父亲推手,屡战屡败,遂用心意拳虎扑,将其父亲推倒至几米外。 我师叔沈维萍曾向陈家沟王西安投贴拜师,后来来合肥后,其夫妻二人一同投我师爷门下学艺,常常练拳练到深夜凌晨,太极心意功力日进。 一日我遇见沧州一八极拳师,向其请教八极拳术,方才发觉心意拳和八极拳可以触类旁通。我又在网上看各类螳螂、披挂、八极、洪拳等拳术,也和各个心意拳明家请教,又看各种拳击、格斗教学,再与师门所教印证,感受到中国传统武艺和现代搏击的精妙,真正甘之如饴。

从我的个人经历、我周围人的经历和历史的记载来看,武艺应当是相互交融相互增长的,传统与现代更应当是如此。心意拳之所以古来在军中流传运用于实战,现在也有不少弟子从事军警工作将其运用于实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塑造弟子忠义的价值观,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包容——心意拳祖师爷姬际可传拳后,就规定,弟子可以改拳但不能改谱,是要是靠谱就可以传。故而心意拳可以真正博采众长,精于实战、养生,所以才能受到很多军警人员的切实喜爱,真正的可以运用于实战。我相信各家的优秀传统武艺和现代搏击都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我的文笔简陋、语焉不详、也许大家理解有所出入,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与我相互交流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可以融合吗?

免责说明: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贵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