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奇观,白天两军对阵开枪激战晚上两军联欢

红军长征到陕北后,老蒋继续"围剿",派东北军进攻红军.东北军是张学良丢了东北开往关內的,东北军丢了东北来打红军,心里是不情愿的.针对这种心理,红军指战员发动政治攻势,终于把敌对的两军化为友军.

开国上将李志民回忆录记载了此事:

战争奇观,白天两军对阵开枪激战晚上两军联欢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的一天,我正领导师直机关干部在学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形势”和“争取东北军一致抗日”的有关文件材料,听着干部们热烈讨论、争论的时候,突然接到指挥部的通报:东北军王以哲部第一二九师正从西往东向我李旺堡方向推进,要求我八+一师做好阻击,迟滞东北军前进的行动准备。

我师的领导干部开会研究,分析当前的形势,一致认为:十一月二十一日我红军主力发动山城堡战役,进攻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队时,东北军按兵不动;现在山城堡已被我攻克多日,东北军才栅栅来迟,目的可能不在争夺山城堡,而是蒋介石逼迫他们向我军进攻,夺回我军西征时赤化的豫旺堡、环县、庆阳这一带地区。

这一仗怎样打?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主要是打政治仗,在政治上争取东北军联合抗日,不打内战;同时,做好阻击的战斗准备,以防不测,并将战斗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

当时我师扼守在李旺堡东南十几公里的山地一带。这里一道道山梁都是南北走向,我红军从西往东边打边撤,山梁便自然地成为我军的一道道屏障,便于设防。所以,我们接到命令后,一方面文年生师长、李宗贵政委组织部队在山头上构筑防御工事,准备阻击,并派人动员群众把粮食坚壁起来,防备粮食被抢走,这样也给东北军的给养造成一些困难,以免他们弹足粮丰,长驱直进。另一方面,分工我重点抓政治攻势的准备工作,发动指战员写标语,抄抗日歌曲,刻印党中央 《 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 》 等传单。不论墙壁、木板、石崖、树干,凡是能写上字的地方,都写上标语或贴上传单、歌纸,使东北军所到之处,举目就可以看到标语,随处都可以拣到传单、歌纸,犹如沉浸在标语、传单的海洋之中,造成一种动员东北军团结抗日的浓烈气氛。

大约在十二月六日左右,东北军第一二九师的先头部队开始接近我师阵地。文师长立即部署四个连的兵力据守四个山头,两侧还派出小分队作侦察、警戒,其余连队为后备队,边待命边制作宣传品,防御正面比较宽。开始接触时,双方都很谨慎,东北军打了一阵枪后,才慢慢向我军阵地接近;而我军一般不打枪,待东北军靠近阵地时,才对空鸣几枪,并大声喊话:

“东北军弟兄们,不要替蒋介石打内战! "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

“枪口对外,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 "

不一会,东北军便退走了。我们清点一下人数,发现东北军虽然枪打得不少,但大都是朝天放或往地下打,我方无一伤亡。当天傍晚,我师奉命后撤七八公里。在撤离阵地前,我又布置各连在阵地上留下许多标语、传单。

当晚,我们便派出宣传队到东北军前沿开展政治攻势。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宣传队员们唱起了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 《 打回老家去 》 等抗日歌曲,悲壮、哀怨的歌声在东北军的阵地上空回荡 … …

当东北军官兵听到“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的歌声时,有的伤心落泪,有的还呜呜咽咽地痛哭起来。

第二天,东北军打的枪少了。他们“冲”到我阵地前,我军战士又喊话:“东北军弟兄们!蒋介石出卖了东北,现在又要出卖华北,有良心的中国人能答应吗? "

“东北军弟兄们!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现在在哪里?打回老家去,拯救你们的父母兄弟和妻儿老小吧! "

“东北三千万同胞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拯救。东北军和红军联合起来,打回老家去! "

东北军不打枪了,都葡甸在阵地前听我们用纸话筒喊话。我们趁这个短暂静寂的时机对他们说:“我们还有许多话要当面谈一谈,今晚请到我们这边来做客,喝杯酒,‘打打牙祭’好不好? "

“好,今晚见!”

他们欣然答应。

这天下午,我们又后撤了十几公里。因为晚上东北军可能会来联欢,我便布置破坏科长袁林、宣传科长胡保顺做好准备工作。他们交代副官(管理员)买来猪肉、黄豆、白酒,把半山坳里一座破庙收拾干净,借了几张条凳,就作为联欢交谈的会场。黄昏以后,东北军四五个士兵果然践约而来。袁林、胡保顺带两个干事和几个做勤务工作的战士同东北军士兵交谈。他们用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蒋介石的卖国罪行;谈到东北三千万同胞沦落日寇铁蹄的悲惨生活;历数蒋介石一贯排斥异己,把东北军当炮灰,驱使东北军打内战,使东北军和红军互相残杀,两败俱伤,以便他坐山观虎斗,以收渔人之利的阴谋。劝说东北军弟兄千万不要上当,要联合红军一致抗日,打回老家去!

我们晓以大义,东北军士兵深表赞同。有的说:“我们谁也不愿意放着日本人不打而来打红军;只有‘忘八羔子’才愿意打内战! "

有人说:“我们不打了,你们也别打,谁打枪,背什么枪挨什么‘枪子’(即子弹)。”这是当时东北军中流行的一句咒语。

临走时,他们表示明天要邀几个长官也来参加联欢。当时已是农历十月下旬,“大雪”的节令已过,夜晚朔风凛冽,雪花飘飘。袁科长和副官因为经验不足,炒的猪肉之类的菜肴肥油太多,一冻都成了一块块猪油疙瘩,很不好吃,幸好还炒了点黄豆,勉强可以下酒。我听了袁科长的汇报,交代他们好好总结经验,把联欢座谈搞得更好一些。

第三天晚上来联欢的东北军增加到十几个人,其中还有两个连排长、一个副官。这晚上袁科长接受教训,多炒了一些黄豆,还炒了几盘鸡肉、瘦猪肉,卤了几盘牛羊肉,下酒的菜肴丰盛多了。东北军见红军招待他们这样好,也掏出几包“三炮台”好烟卷作为回敬,双方谈得很亲热。临别前,他们要求袁科长转告红军首长说:“红军弟兄写标语要求东北军要爱护老百姓,我们不敢随便拿老百姓的柴草烤火,小村庄又住不下多少人,露宿村外实在太冷。明天红军弟兄们转移时,最好能让出一两个大一点的村庄给我们宿营。”

袁科长也向他们建议说:“今天你们打的枪太少,枪声不很激烈,你们的上司向蒋介石交不了差。”

东北军官兵没料到红军替他们考虑得这样周到,感激地说:“对,对!我们每个团都设政训处,蒋介石派来的特务都是一些走狗,他们会向蒋介石告密,给我们的上司为难。”

果然,第四天开“仗”,东北军打枪打得特别激烈,连水机关枪(重机枪)也“嗵嗵嗵 … … ”地打得挺欢。可仔细观察,重机枪简直成了高射机枪了。从远处听来,枪声一阵紧过一阵,很象是一场激战。

这天下午,我们又撤出十几公里,留下两个大村庄让东北军宿营。当时,我考虑到联欢在村外破庙或破窑洞进行,天气太冷,所以,请袁科长约定东北军到红军驻地的村庄来联欢,还邀请他们多来一些人。

这一晚,东北军来了二十多个人,其中还有个别校级军官。袁科长把他们分散安排在几户老百姓的窑洞里座谈。在老百姓家有热炕坐,酒菜也不凉,边喝酒边谈话劲头更大。有的老乡在一旁也插插话,象拉家常似地问东北军官兵家里还有什么人?一谈到家,东北军官兵就伤心落泪,有的还诉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景,边诉说边呜咽地哭起来。

有的老乡还问东北军官兵说:“红军是咱老百姓的队伍,专打日本鬼子的,当官的咋叫你们来打红军? " 东北军官兵马上表白:“我们不愿意打红军,我们东北军大部分长官也不愿意打内战,是蒋介石这个老小子硬下命令逼着我们打的 … … ”

这样无拘无束地随便交谈,气氛更加融洽,教育作用更大,通过谈心把政治工作做到东北军官兵的心窝里了。这样,我们师同东北军一二九师白天“打仗”,夜晚联欢,“激战”五六天,双方无一伤亡,真是一场奇特的阻击战。

十二月十三日清晨,我军前沿阵地发现东北军第一二九师已经全部撤走,阵地上留下许多“红军弟兄们,再见! " “红军弟兄们,抗日前线再见! " 的字条。不久,我们师就接到指挥部来电,得悉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了内战祸首、卖国贼蒋介石以及四十多名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好消息。全师指战员个个精神振奋,营区内外欢声雷动,比打胜一场歼灭战更加令人欢欣鼓舞,心花怒放。

战争奇观,白天两军对阵开枪激战晚上两军联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