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奇觀,白天兩軍對陣開槍激戰晚上兩軍聯歡

紅軍長征到陝北後,老蔣繼續"圍剿",派東北軍進攻紅軍.東北軍是張學良丟了東北開往關內的,東北軍丟了東北來打紅軍,心裡是不情願的.針對這種心理,紅軍指戰員發動政治攻勢,終於把敵對的兩軍化為友軍.

開國上將李志民回憶錄記載了此事:

戰爭奇觀,白天兩軍對陣開槍激戰晚上兩軍聯歡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的一天,我正領導師直機關幹部在學習“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的形勢”和“爭取東北軍一致抗日”的有關文件材料,聽著幹部們熱烈討論、爭論的時候,突然接到指揮部的通報:東北軍王以哲部第一二九師正從西往東向我李旺堡方向推進,要求我八+一師做好阻擊,遲滯東北軍前進的行動準備。

我師的領導幹部開會研究,分析當前的形勢,一致認為:十一月二十一日我紅軍主力發動山城堡戰役,進攻蔣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隊時,東北軍按兵不動;現在山城堡已被我攻克多日,東北軍才柵柵來遲,目的可能不在爭奪山城堡,而是蔣介石逼迫他們向我軍進攻,奪回我軍西征時赤化的豫旺堡、環縣、慶陽這一帶地區。

這一仗怎樣打?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主要是打政治仗,在政治上爭取東北軍聯合抗日,不打內戰;同時,做好阻擊的戰鬥準備,以防不測,並將戰鬥情況及時報告指揮部。

當時我師扼守在李旺堡東南十幾公里的山地一帶。這裡一道道山樑都是南北走向,我紅軍從西往東邊打邊撤,山樑便自然地成為我軍的一道道屏障,便於設防。所以,我們接到命令後,一方面文年生師長、李宗貴政委組織部隊在山頭上構築防禦工事,準備阻擊,並派人動員群眾把糧食堅壁起來,防備糧食被搶走,這樣也給東北軍的給養造成一些困難,以免他們彈足糧豐,長驅直進。另一方面,分工我重點抓政治攻勢的準備工作,發動指戰員寫標語,抄抗日歌曲,刻印黨中央 《 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 》 等傳單。不論牆壁、木板、石崖、樹幹,凡是能寫上字的地方,都寫上標語或貼上傳單、歌紙,使東北軍所到之處,舉目就可以看到標語,隨處都可以揀到傳單、歌紙,猶如沉浸在標語、傳單的海洋之中,造成一種動員東北軍團結抗日的濃烈氣氛。

大約在十二月六日左右,東北軍第一二九師的先頭部隊開始接近我師陣地。文師長立即部署四個連的兵力據守四個山頭,兩側還派出小分隊作偵察、警戒,其餘連隊為後備隊,邊待命邊製作宣傳品,防禦正面比較寬。開始接觸時,雙方都很謹慎,東北軍打了一陣槍後,才慢慢向我軍陣地接近;而我軍一般不打槍,待東北軍靠近陣地時,才對空鳴幾槍,並大聲喊話:

“東北軍弟兄們,不要替蔣介石打內戰! "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

“槍口對外,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 "

不一會,東北軍便退走了。我們清點一下人數,發現東北軍雖然槍打得不少,但大都是朝天放或往地下打,我方無一傷亡。當天傍晚,我師奉命後撤七八公里。在撤離陣地前,我又佈置各連在陣地上留下許多標語、傳單。

當晚,我們便派出宣傳隊到東北軍前沿開展政治攻勢。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宣傳隊員們唱起了 《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 、 《 打回老家去 》 等抗日歌曲,悲壯、哀怨的歌聲在東北軍的陣地上空迴盪 … …

當東北軍官兵聽到“爹孃啊,爹孃啊!什麼時候,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家鄉?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的歌聲時,有的傷心落淚,有的還嗚嗚咽咽地痛哭起來。

第二天,東北軍打的槍少了。他們“衝”到我陣地前,我軍戰士又喊話:“東北軍弟兄們!蔣介石出賣了東北,現在又要出賣華北,有良心的中國人能答應嗎? "

“東北軍弟兄們!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現在在哪裡?打回老家去,拯救你們的父母兄弟和妻兒老小吧! "

“東北三千萬同胞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待我們去拯救。東北軍和紅軍聯合起來,打回老家去! "

東北軍不打槍了,都葡甸在陣地前聽我們用紙話筒喊話。我們趁這個短暫靜寂的時機對他們說:“我們還有許多話要當面談一談,今晚請到我們這邊來做客,喝杯酒,‘打打牙祭’好不好? "

“好,今晚見!”

他們欣然答應。

這天下午,我們又後撤了十幾公里。因為晚上東北軍可能會來聯歡,我便佈置破壞科長袁林、宣傳科長鬍保順做好準備工作。他們交代副官(管理員)買來豬肉、黃豆、白酒,把半山坳裡一座破廟收拾乾淨,借了幾張條凳,就作為聯歡交談的會場。黃昏以後,東北軍四五個士兵果然踐約而來。袁林、胡保順帶兩個幹事和幾個做勤務工作的戰士同東北軍士兵交談。他們用事實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和蔣介石的賣國罪行;談到東北三千萬同胞淪落日寇鐵蹄的悲慘生活;歷數蔣介石一貫排斥異己,把東北軍當炮灰,驅使東北軍打內戰,使東北軍和紅軍互相殘殺,兩敗俱傷,以便他坐山觀虎鬥,以收漁人之利的陰謀。勸說東北軍弟兄千萬不要上當,要聯合紅軍一致抗日,打回老家去!

我們曉以大義,東北軍士兵深表贊同。有的說:“我們誰也不願意放著日本人不打而來打紅軍;只有‘忘八羔子’才願意打內戰! "

有人說:“我們不打了,你們也別打,誰打槍,背什麼槍挨什麼‘槍子’(即子彈)。”這是當時東北軍中流行的一句咒語。

臨走時,他們表示明天要邀幾個長官也來參加聯歡。當時已是農曆十月下旬,“大雪”的節令已過,夜晚朔風凜冽,雪花飄飄。袁科長和副官因為經驗不足,炒的豬肉之類的菜餚肥油太多,一凍都成了一塊塊豬油疙瘩,很不好吃,幸好還炒了點黃豆,勉強可以下酒。我聽了袁科長的彙報,交代他們好好總結經驗,把聯歡座談搞得更好一些。

第三天晚上來聯歡的東北軍增加到十幾個人,其中還有兩個連排長、一個副官。這晚上袁科長接受教訓,多炒了一些黃豆,還炒了幾盤雞肉、瘦豬肉,滷了幾盤牛羊肉,下酒的菜餚豐盛多了。東北軍見紅軍招待他們這樣好,也掏出幾包“三炮臺”好菸捲作為回敬,雙方談得很親熱。臨別前,他們要求袁科長轉告紅軍首長說:“紅軍弟兄寫標語要求東北軍要愛護老百姓,我們不敢隨便拿老百姓的柴草烤火,小村莊又住不下多少人,露宿村外實在太冷。明天紅軍弟兄們轉移時,最好能讓出一兩個大一點的村莊給我們宿營。”

袁科長也向他們建議說:“今天你們打的槍太少,槍聲不很激烈,你們的上司向蔣介石交不了差。”

東北軍官兵沒料到紅軍替他們考慮得這樣周到,感激地說:“對,對!我們每個團都設政訓處,蔣介石派來的特務都是一些走狗,他們會向蔣介石告密,給我們的上司為難。”

果然,第四天開“仗”,東北軍打槍打得特別激烈,連水機關槍(重機槍)也“嗵嗵嗵 … … ”地打得挺歡。可仔細觀察,重機槍簡直成了高射機槍了。從遠處聽來,槍聲一陣緊過一陣,很象是一場激戰。

這天下午,我們又撤出十幾公里,留下兩個大村莊讓東北軍宿營。當時,我考慮到聯歡在村外破廟或破窯洞進行,天氣太冷,所以,請袁科長約定東北軍到紅軍駐地的村莊來聯歡,還邀請他們多來一些人。

這一晚,東北軍來了二十多個人,其中還有個別校級軍官。袁科長把他們分散安排在幾戶老百姓的窯洞裡座談。在老百姓家有熱炕坐,酒菜也不涼,邊喝酒邊談話勁頭更大。有的老鄉在一旁也插插話,象拉家常似地問東北軍官兵家裡還有什麼人?一談到家,東北軍官兵就傷心落淚,有的還訴說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慘景,邊訴說邊嗚咽地哭起來。

有的老鄉還問東北軍官兵說:“紅軍是咱老百姓的隊伍,專打日本鬼子的,當官的咋叫你們來打紅軍? " 東北軍官兵馬上表白:“我們不願意打紅軍,我們東北軍大部分長官也不願意打內戰,是蔣介石這個老小子硬下命令逼著我們打的 … … ”

這樣無拘無束地隨便交談,氣氛更加融洽,教育作用更大,通過談心把政治工作做到東北軍官兵的心窩裡了。這樣,我們師同東北軍一二九師白天“打仗”,夜晚聯歡,“激戰”五六天,雙方無一傷亡,真是一場奇特的阻擊戰。

十二月十三日清晨,我軍前沿陣地發現東北軍第一二九師已經全部撤走,陣地上留下許多“紅軍弟兄們,再見! " “紅軍弟兄們,抗日前線再見! " 的字條。不久,我們師就接到指揮部來電,得悉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發動了“西安事變”,扣留了內戰禍首、賣國賊蔣介石以及四十多名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好消息。全師指戰員個個精神振奮,營區內外歡聲雷動,比打勝一場殲滅戰更加令人歡欣鼓舞,心花怒放。

戰爭奇觀,白天兩軍對陣開槍激戰晚上兩軍聯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