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畲族的二次撿骨葬習俗 客家人也有

二次撿骨葬也稱“拾骨葬”、“金罌葬”、洗骨葬”

是中華民族的古老葬法。

考古發現,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有多人就是二次葬。

在古代文獻中,也多有記載,

戰國時期的《列子》及《隋書》等史籍,

都記載了古代荊楚地區的一些二次撿骨葬習俗。

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畲族的二次撿骨葬習俗 客家人也有

可見,拾骨葬在古代曾普遍流行,

待周禮興起之後,提倡“入土為安”,

將重新起葬視為大逆不道的行為,

這種葬法在漢族中逐漸消失。

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畲族的二次撿骨葬習俗 客家人也有

但在少數民族中多有保留,

廣東、廣西壯族、瑤族,雲南苗族以及福建、浙江畲族,

都有二次撿骨葬習俗。

目前在這幾個省份不分少數民族還是漢族,都保留著撿骨葬的習俗。

此外客家人也盛行此方式,

其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受少數民族影響,

另一種說法是長期遷徙的需要。

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畲族的二次撿骨葬習俗 客家人也有

客家人經常遷居。為了不拋棄祖先的遺骨,

因此在逃亡或移民時一定將遺骨帶走。

於是客家人就產生了洗骨改葬和信風水的遺俗。

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畲族的二次撿骨葬習俗 客家人也有

二次撿骨葬基本操作形式是:

先用棺木土葬死者,過了三年、五年或更長時間後,

挖墓開棺,要請檢骨師將先人骨骸取出,

古代是先將遺骨擦拭乾淨,暴曬之後

由下而上,依趾、足、腿、股、脊、胸、手、頭的順序

裝入名為「金罌」(也叫金壇)的陶罐中,

蓋上圓蓋,再修永久性葬。埋葬在風水好的地方。

對二次二次撿骨葬你還了解其他嗎?歡迎留下疑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