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關於南人與北人的區別,已經有很多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做過深入研究與有趣的論述。作家林語堂在形容南方人時說:“他們充滿種族的活力,人人都是男子漢,吃飯、工作都是男子漢的風格。他們有事業心,無憂無慮,揮霍浪費,好鬥,好冒險,圖進取,脾氣急躁,在表面的中國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傳統。這顯然是中國古代南方粵人血統的強烈混合物。”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我是嶺南人

社會學家潘光旦也認為:“中國人自己很早就看出南方和北方的不同。他們自己說,南方人喜歡遠遊,容易採取新的見解,求智識的慾望很深切,容易受人勸導,風俗習慣富有流動性,做事很有火氣,他們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手腕傾向急進的一方面。北方人的品格恰好相反……”他更詳細談到對廣州男女的觀察:“她們的言談舉止也很活躍,足以表示她們的生活並不十分愁苦”,“再看廣州的男子,有幾個有小辮子?……他們走路很快,比較別的地方在同等緯度內的居民大都快些;熱帶裡的居民大抵行動遲緩,廣州也在熱帶範圍以內,然而卻是例外……我們已經不能不佩服他們的奮發有為了。”潘光旦對南方人總體的印象是:“比較富裕,比較奢華,比較好逸惡勞,比較喜歡聲色貨利,比較慷慨,也比較不修邊幅。”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生活在水邊的廣府人

魯迅在廣州生活工作過幾年,對廣州人有近距離的觀察,他說:“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厚重之弊也愚,機靈之弊也狡。”他認為“缺點可以改正,優點可以相師”。不得不承認,這些觀察的結果,不乏切近的當之論,當然也有偏頗之處,但作為一個族群的集體性格、群體人格,要“改正”或“相師”,卻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這些差異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與族群的生活環境相關。

嶺南文化首先是一個地理的概念,然後血緣、民族、禮制、風俗、語言、藝術等人文概念,始有所依。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土是先於人存在的。我們要了解廣州人,先要了解他們生活的這片水土。

如果人們有機會在中國作一次穿越南北,橫貫東西的旅行,他們將會發現,在這四個方位之間,居然存在著如此巨大的不同。以地理環境而言,東南方平疇千里,水膩山春,河流如網,湖泊如星。天氣受東南方低緯度的太平洋氣候影響,溫暖潮溼,雨量充足,在沿海地區有大量的沖積土,土質肥沃,人口稠密。而中國的西北方則受高緯度的北亞氣候影響,即使在夏季,海洋性的夏季風也不易進入。因此,這裡的西風氣流非常強盛,空氣乾燥,冬天氣溫寒冷,春天則風沙彌漫。

東南方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縱橫交錯的內河。這對發展貿易十分有利。當歐美現代文明東漸之際,這裡無疑會得風氣之先。而西北方地處亞陸腹地,受層巒疊嶂之阻,交通不便,資訊貧乏,外部世界的影響,到達這裡已經微乎其微。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行過路過,唔好錯過

我係省城人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南北民俗和民風也各異。南方有五嶺之隔,背山面海,天高皇帝遠,一直是朝廷流放罪犯和謫臣的地方。歷史上,北方凡進入週期性的天下大亂之際,就有大批北方士民逃難到南方。經過千百年的沉積,形成了南方人倔強、堅忍、充滿生命力、具有叛逆精神、敢為天下先的性格,對命運有一種天然的反抗,不肯輕易屈服。他們的文化也是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屈大均曾說:“粵處炎荒,去古帝王都會最遠,固聲教不能先及者也。”似乎離帝王都會的遠近,成了文明的指標,離帝王都會近則文明程度高,離帝王都會遠則文明程度低。然而,歷史已經證明,帝王都的聲教,並不是文明的唯一代表。各地都有自己的文明,是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以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創造出來的。這才是最恆久的、最基本的文化之源。越是平凡庸眾的生活方式,越具有普遍意義。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廣府白切文昌雞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潮汕滷水拼盤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客家傳統釀豆腐

這種生活方式,包括了飲食。飲食是造成南北文化差異、南北人性格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北以長江為小麥區與水稻區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南方文化與北方文化的分界線,這不是偶然的。南人雜食,越往南走,雜食的特點越明顯。明代有一本《五雜俎》寫道:“南人口食,可謂不擇之甚。嶺南蟻卵、蚺蛇,皆為珍膳,水鴨、蝦蟆,其實一類……又有泥筍者,全類蚯蚓。擴而充之,天下殆無不可食之物。”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韭菜炒黃鱔

廣州人所鍾愛的粵菜,最大特點就是用料五花八門,無所不包,飛潛動植皆可口,蛇蟲鼠鱉任烹調。許多人對此看不慣,認為是一種不道德的飲食習慣,既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也不文明衛生。其實,廣州人之所以什麼都敢吃,不是因為貪吃,而是千百年來,嶺南就是一個山水交錯之地,良田有限,但野獸眾多,出沒傷人,人們要在這裡生存,就得以命相拼,與野獸爭奪地盤。弋獵捕魚,成為人們祖祖輩輩的生存之道。這是環境造成的。

要探討廣州人任何一種性格特點、風俗習慣、生產方式、宗教信仰、社會動機、價值取向,都必須與當時的生活環境相結合,才有可能理解它的產生根源和嬗變方式。否則,南北文化的差異,很容易造成相互間的歧視和排斥,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北方人也看不起南方人,造成地域歧視,則有違研究地域文化的初衷。

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

眾所周知,當人們在談論廣東人時,通常是指生活在這個地區的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但由於他們來到嶺南的時間長短不一,在北方的原籍不同,生活環境不同,生活的時代不同,他們來到嶺南後,與本地文化的融入程度也深淺不一,所以他們之間也有千峰萬壑的差別,不能以“嶺南人”或“南方人”一概而論。

能看出各自的風韻嗎?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西關小姐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潮汕姑娘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梅縣新婚夫婦

越梅嶺,下湞水,循北江抵番禺,是漢軍南征時的入粵路線,他們與秦軍是最早大批進入嶺南的北方人,他們先佔據了西江流域至珠江三角洲最肥美的平原地帶。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時,中原百姓紛紛渡江南逃,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再沿海岸陸續遷徙至潮州各地。唐高宗平南僚後,漳泉二州移民湧入潮州;唐禧宗平定汀漳二州,官兵駐屯潮州沿海。這是漢人第二次進入潮州的高潮,佔據了潮汕平原地帶,過著耕三漁七的生活。南宋以後陸續逃入嶺南的難民,一方面為逃避元軍搜捕追殺,另一方面亦因沿海沃腴平原之地,已被廣府人、福佬人等先到者所佔,大多數只能在粵北、粵東山區,築圍而居。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廣府建築

廣府人形成得早,古越族血統較多,到潮汕人進入嶺南時,真正意義上的土著古越族已經不多了,到客家人來時更少。由於三大族群在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以及在嶺南地區定居地的地理條件、定居時間的長短,都會直接影響他們個性的形成。古人說:“山居者治耕織,業海者魚鹽。”廣州人、潮汕人濱海而居,他們的性格中,有更多的海洋屬性(激盪,流動,自由開放等),而客家人是大山的兒女,山嶽的特徵(沉穩,深邃,埋頭苦幹等)更為鮮明。

居住環境與職業取向有直接關係,職業取向又與價值取向有直接關係。人們對三大族群的歷史形象,會普遍有這樣的印象:潮汕人喜歡經商,一說起潮汕人就聯想起紅頭船、潮幫商人等;廣府人喜歡辦實業,洋務運動以來辦了很多機器廠、繅絲廠、紡織廠;而客家人會比較喜歡做學問,考功名,當學者。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潮汕建築

興辦實業與行船貿遷,都與海洋有關。近代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是從沿海地區起步的,而中國對世界的認識,也是從海貿開始的。因此,在廣州、潮汕這些地區,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地方文化的取向,是面朝大海的,海洋是其託命之所。而客家人的特點,則是讀書用功,渴望考取功名,文化取向有更強烈的中原情結。廣州人家的楹聯,極少出現“河南世澤,渭水家聲”,或“江夏舊家”、“穎川舊家”一類字眼,而這類用語,在客屬地區司空見慣,而潮汕地區亦多見,但不及客屬地區普遍。

據20世紀末一項針對三大族群的調查顯示,有51.43%的廣府人、41.82%的潮汕人和41.26%的客家人表示願意留在廣東居住。即對本族群所居住的地區,廣州人的認受度最高,客家人最低。廣州人有句俗話:“行船跑馬三分險。”而客家人則說:“情願在外討飯吃,不願在家撐灶爐。”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客家建築

但如果結合另一項調查數據來看,則可能反映出事實的另一個側面。據調查,在潮汕人中,願意移民國外的人佔32.73%;廣府人有30%;客家人最低,只有18.89%。[2]換言之,從前項數據看,廣州人是最戀土的,潮汕人其次;但綜合後一項數據,不少潮汕人在南北選項中選“南”,在國內國外選項中,則選“國外”,他們較廣府人更容易受到出國定居機會的吸引;而在兩項數據中,客家人留戀居住地與願意出國的比例都是最低的,既不喜歡留在廣東原地,也不願意出國,那他們希望去哪裡?只能是北方地區了。

在生活方式的選擇上,廣府人更傾向“安於現狀,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緊行無好步,慢行過萬山”一類格言,人人耳熟能詳。冒險精神、拼命精神,均遠不及潮汕人和客家人。但這並不等於廣州人不思進取,相反,廣州人往往走在時代的前面,因為他們更重視進取的方式。推崇四兩撥千斤,喜歡以巧取勝,看不起蠻牛。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睇生果檔、補鞋、照顧細佬

睇住細佬 幫助嫲嫲

當廣州人(廣府人)遇上了潮汕人、客家人

開開心心過日辰

如果要廣府人歸納出好性格的特點時,他們通常會把“講實際”擺在第一位,而乾淨整潔、思維活躍、性情活潑、待人處事有熱情,都是值得推崇的性格優點,而廣州人最討厭的缺點,則包括懶惰、冷漠、遲鈍、粗野、好鬥等。

廣州人雖然務實、低調,但並不缺乏遠大的追求;他們雖然熱愛世俗層面的享受與快樂,但也同時也創造出無數具有超越性價值的文化理念。他們希望踏踏實實過自己的日子,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沒什麼不對。廣州人不喜歡過於宏大、虛無的烏托邦理想,因為烏托邦雖然會令人著迷,產生狂熱,但狂熱的盡頭,往往就是一片灰燼。

廣州人的這種這是一種單純而自由的生活態度,獨立、創造性地經營生活和事業,無論是自己還是自己的財產,都處於增值的狀態,這就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了。它並不在於今天擁有多少,而在於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擁有更多,更好。

部分圖片由陳莉拍攝

《廣府文化》原創童謠,作詞:葉麗詩;作曲:陳建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