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媽脫貧記

郭大妈脱贫记

興農有大媽,姓郭,性堅韌。

郭大媽,幾度脫貧、幾次返貧,一生磕磕絆絆,一路跌跌撞撞,用她的擔當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人間自有真情在

年輕時,獨自一人將孩子撫養成人,箇中辛苦,旁人難以理會。孩子成家立業後,她又把老母親接到身邊盡孝,擔起自己的另一份責任。為人母、為人女,她都是好樣的!

初見郭大媽,納悶了一陣子,她領著的兩個孩子,做女兒太小,做孫女則太大,很怪異的一對組合。原來,兩個孩子是“小叔子”家的孩子。

“小叔子”從結婚到媳婦生孩子,都是老嫂子給操持的,雖然叫一聲嫂子,其實這老太太操的是老孃的心。這就是“長嫂如母”,這種事情,在他們那個年代,其實很常見。不常見的事是,這個“小叔子”太沒正事兒,一直在過窮日子,媳婦走了,兩個女兒一個13歲,一個11歲,居然都沒上學。

眼看著兩個孩子沒了前途,郭大媽怒了!把兩個侄女接回了自己家撫養。一個拄著柺杖的大媽,放著好日子不過,又挑起了一副擔子,仗義!

送孩子去上學時,她發現孩子沒有學籍,辦學籍時,又發現沒有戶籍,辦戶籍時,又發現沒有出生醫學證明。扣了嫂子給的住院錢,兩個孩子都是在家生的,這個爹得有多不負責任!大媽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兩個孩子落戶到自己家。

大媽的想法操作起來其實很複雜,按規定,需要向公安機關出具“DNA親子鑑定”,然而,做一次鑑定需要8000元,兩個孩子就是16000元。諮詢完,我都懵了,大媽再次返貧,哪裡拿這麼多錢?

幫扶人和派出所一起研究了多次,最後在檢察長和公安局長的共同推動下,郭大媽才如願以償。但是,雖然能夠享受一系列的教育補貼,兩個孩子的生活費還是一筆不少的費用。

郭大妈脱贫记
郭大妈脱贫记

宜將寸心幫大媽

郭大媽重新開始為生計綢繆,今年春天,她說想養雞,我說,養,沒事,我幫你。

一個多年不瞭解市場的老太太,一個膽大冒失的第一書記,註定了一段不同尋常的脫貧記!

幫大媽辦了2萬元的無息小額貸款,買了800只雞雛,春天放在山上,秋天趕回家。兩個小丫頭,格外懂事,格外珍惜現在的生活,幫著“媽媽”忙裡忙外,看的鄰居們都心疼。幫扶人,隔三差五也去幫著忙活。

到了冬天,還剩300只母雞,200只公雞。母雞留著下蛋,公雞全部賣掉的話,扣除本錢,還能賺一部分。經濟賬是這麼算的,但是,現實很骨感!

進入冬天,公雞每天要吃200斤玉米,差不多120塊,還不長稱。公雞銷售起來很慢,大媽每天到縣城蹲市場,平均每天能賣5只。公雞多留一天,郭大媽的損失就越大。

我開始四處求助,聯繫各種微信群、聯繫各個電商平臺,銷量還是上不去。那段時間,很內疚!終於,在一個星期天晚上,我鼓足勇氣,往單位工作群裡,發了一條消息“18塊錢一斤,你買不了吃虧;18塊錢一斤,你買不了上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果然,第二天,檢察長就找我了,“別當小販子了,問問還剩多少隻雞,我來聯繫買家”

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行,不想事事麻煩領導。事實證明,能力確實不行,真得事事麻煩領導。

郭大媽今年光銷售公雞一項就收入2萬多,還有300只下蛋母雞,笨雞蛋一直是供不應求。有了長久收入,她於2018年末光榮脫貧了。

●●●

郭大妈脱贫记

●●●

郭大妈脱贫记

●●●

郭大妈脱贫记

接連幾天,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扶貧思路,無論是一直在籌備的村集體經濟項目,還是貧困戶自己的產業項目,都要穩重,要有細緻、長遠的打算。作為第一書記,要負起責任,真得學會居家過日子,算經濟賬、做精明人。

郭大妈脱贫记

這幾天入戶,好幾家貧困戶都說明年要養雞!還要比郭大媽的規模大!嚇得我,一個勁兒做思想工作,你們再等等,等我琢磨個穩妥的路子再說吧。

(撰稿 靖宇縣檢察院派駐興農村第一書記 姜寶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