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苏东坡,食螺——慢慢挑

复有诗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孙大仙。今天我们接着讲苏东坡和他的古典美食故事。

在这里,本仙格外强调,如果你已经准备要睡了,最好不要听本节目,因为——这是一档听完会饿的节目!

书接前文——上文说道,王朝云为苏东坡做了一道当红炸子鸡,算是一个小女子想凭自己的担当勉励夫君积极向上,不能就此颓废的小心思。

吃货苏东坡,食螺——慢慢挑

苏轼有一个好朋友叫章惇,两人是同榜进士,在科举年代,这样的关系算是相当铁的“同年”关系。

二人还年轻时,一次一起相伴游玩苏轼为官的凤翔府附近的南山,也就是今天陕西西安周至县秦岭山区,当走到一个叫仙游潭的景观时,只见这潭下是万仞绝壁,潭对面是一面如镜石墙,有一根横木直通过去。

章惇来了兴致,就问苏轼,“苏兄,咱们去那面墙上题个字吧。”

苏轼一看,要到对面去,就得走这根独木桥,心里害怕,就说,我可不敢过去。章惇笑了笑,稳稳当当地走过独木桥,在崖壁上题上“苏轼、章惇来游”,写完字又走回来,神情自若。

苏轼拍了拍章惇肩膀,“啧!章兄,他日必能杀人。”

章惇不明白,就问,苏史此话怎讲?

苏轼说,“连自己的命都不顾,更何况是别人的呢!”

这话真让苏轼说对了。之后,两个人在政治见解上开始分道扬镳。苏轼成为保守派,而章惇成为改革派。

吃货苏东坡,食螺——慢慢挑

就是这个同年老友,在哲宗亲政后,一路升为当朝宰相,并以强硬姿态对待元祐党人。他没有丝毫顾念当年的友情,派苏东坡的死敌程训才担任广南提刑,让苏轼没有好日子过。而且还将苏轼的弟弟苏辙贬到偏僻的筠州,将黄庭坚贬到更远的黔州,相当于今天的贵州东北部与湖南、湖北和重庆交界的地区。

他甚至还追夺了保守派领袖司马光的谥号,毁掉了他的墓碑,就差掘坟劈棺了。政见不合,仇恨之深能到如此地步可见一斑。

吃货苏东坡,食螺——慢慢挑

苏轼尽管能够在这偏僻的惠州温饱自存,但终究还是艰苦的。从他60岁这年开始,苏轼开始贬嫡远乡,也就在惠州的第二年七月,王朝云不耐苦热,生病死去,年仅三十四岁。

苏东坡痛心疾首,因为在苏东坡的心中,朝云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红粉佳人,而是同甘共苦的知己,晚年修身养性的诚挚道友。苏轼一生经历三个重要的女人,都比他早逝,心想到底自己要孑然独立,走完余生,不觉痛苦以极。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王朝云病亡半年后,白鹤峰的新居刚刚落成,苏轼一家终于有了安居之所。他把长子苏迈一家和幼子苏过的家眷叫来一起同住,看着家人再次团圆,苏东坡颇感欣慰,晚年能享受天伦之乐,也算幸运。

旦朝丁丁,谁款我庐。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从亲人去世的阴影中渐渐走出的苏轼恢复了乐观的本性,他的嘴巴是闲不住的。他想起在清远县见到的一个顾姓秀才,曾对他大谈惠州风物之美: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枝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湿润的空气中常常飘荡着桂花的清香,一场新雨过后,满树的荔枝鲜艳夺目,恍如燃烧的火焰,黄柑、朱橘更是惠州的特产,漫山遍野,根本不值钱!

吃货苏东坡,食螺——慢慢挑

除了水果,苏东坡还喜欢吃螺蛳。这种产于田间河道的贝类,是自古以来风靡自江南到岭南的著名小吃。

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是清明前,这个时候的螺肉十分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买不起肉的人家,下到河塘里摸上一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夹去螺壳底部,放点葱姜辣椒煮熟,就是一盆好菜。

吃货苏东坡,食螺——慢慢挑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煮熟了螺肉炒韭菜,河鲜配草鲜,也是当地所谓打嘴巴也舍不得丢的美味。

苏东坡初来此地,看到这么肥的螺蛳,哪里还顾得上做法,在河里捞上一盆煮熟就开吃,可是用尽内功,却无法吮出螺肉,原来啊!他没有将螺尾剪去,这螺肉光用嘴吸可费事儿了。最后不得不用竹签儿把肉挑出来吃,这样吃不光吃不爽,也非常慢,于是,岭南流传着一个谚语“东坡食螺——慢慢挑”。

吃货苏东坡,食螺——慢慢挑

故事到这,又到了《听菜谱》的环节,介绍一下螺蛳的简单做法。——我们用做一道菜的方式,回味本期节目——希望大家可以从一道简单料理中,去看一段不一样的历史,享受不一样的味道。

第一步,格外重要,就是吐沙。把买来的螺蛳放到清水里,放些盐进来,静置一天,至少也要养一晚上。把螺蛳的里外泥水渣滓透干净。

第二步,用钳子把螺壳头钳掉,大概钳掉两节螺纹就行,再接着洗几遍。

第三步,用辣椒、蒜片和葱爆锅,倒进螺蛳快速翻炒。然后倒入清水,水不宜多,微微没过食材即可。

倒入酱油,尤其要放些白糖进来,如果有料酒或者啤酒,也撒一些进来。

最后,等水差不多靠干时,放点盐和鸡精。稍微一搅拌。就可以出锅了。

叫勺了!爆炒螺蛳做完,大功告成。

这里注意下,吃这道菜时,非常需要伴着白酒,如果没有白酒,在吃完螺蛳后,记得吃几瓣大蒜。毕竟这货生长在田间泥里,卫生情况一般,爆炒加高温炖煮能够杀灭部分细菌。但是遇到顽固的寄生虫,就只能认倒霉了。

吃完或者吃的过程中,来点白酒、大蒜,增加主菜鲜味、情调的同时,也算是给自己个心理安慰。奉劝本节目的忠实吃货诸位,河鲜无限美,仍须管住嘴啊!

好!家里有口锅,吃掉苏东坡,我们这期节目就到这里,咱们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