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話說的好:“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剛剛經歷2018年的老父老母們可謂是該理論的實踐典範啦,輕則情緒失控,重則送院急救,得道者甚至考上教師資格證,持證上崗。

這不,眼看孩子放寒假了,寒假作業、補習班作業,爸媽們準備好迎接孩子的那句“這道題我不會做”嗎?


說起輔導作業,近日,一個在輔導作業時和媽媽互懟的小萌娃倒是備受關注,網友們還親切的稱她們為“硬核母女”。

視頻中,小姑娘被媽媽罵了還要罰站。面對媽媽做完作業才能玩的要求,她“懟”得十分硬核:

你現在怎麼說我,我還怎麼學習,我也啥都不會了!你就這麼教我,你還嗷嗷喊!


接著,孩子雙手背在身後,一字一句、義正言辭地告訴媽媽:

從今以後,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


這還不算完,孩子繼續放大招,一邊委屈的抽泣,一邊回懟媽媽:

你這樣的媽媽,我還能要嗎?你還怎麼教我,我還怎麼會啊?


網友看完這段視頻後爆笑:

看把這孩子給急得,我都忍不住笑出了聲!孩子一看就是社會人啊!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但是,笑歸笑,看完這對硬核母女的互懟日常,小花也有點心疼這個小女孩了。

我們都知道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的夠嗆,卻不知孩子在被父母輔導寫作業時的心理狀態。

最近,一檔聚焦家庭教育的綜藝節目《考不好 沒關係?》則引導我們進行了換位思考,老爸們變成考生答題,孩子扮演家長在旁邊圍觀,通過父親與孩子互換身份的設定,給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節目彷彿一個大型“天道好輪迴”現場,在小學生真題面前,這些小學畢業十幾年的老爸們囧態百出,有的人設崩塌,看見題目竟然不會做,一臉無助。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還有爸爸在監考官的“死亡凝視”下,緊張得手發抖。圍觀的孩子們的反應也令人捧腹,看見自己老爸這麼簡單的題也不會做,恨鐵不成鋼,考試被淘汰了,揚言要“收拾”老爸。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面對小學真題,成年的爸爸們竟也手足無措,不僅錯字連篇,連“why not”的意思也搞不清楚,節目儼然成了孩子們的“吐槽大會”……

除了孩子們的瘋狂吐槽,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節目裡7號家長提出的”恐輔症“,引發眾家長的共鳴。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發病症狀:

臉紅髮熱,音量驟然變大,呼吸加快,瞳孔變大。甚至偶爾會出現打人等過激行為。

發病時間:

此病不定期發作。一到給孩子輔導作業就難忍。輔導完作業自動恢復。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父母對孩子有“恐輔症”,那孩子呢?

節目中的孩子雖然都在吐槽,但是,在父親被淘汰時,我們感受到的更多孩子們的寬容與鼓勵,他們在盡力讓家長們感到溫暖的情感支持。

一個女兒面對被淘汰的父親,雖然含淚並且委屈地喊了一聲爸爸,但卻給了爸爸最溫暖的擁抱,爸爸感慨得說:“來參加這個比賽已經收穫很多,能和女兒一起有美好的回憶,這是最重要的。”

互懟式輔導寫作業:你都這麼教我,我還能會嗎?(孩子的心聲!)

反思自己,如果我們能站在孩子立場上想一想,他只是做了幾道題目而已,莫名換來一頓罵,有時還會捱打,內心充滿了恐懼和委屈,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體驗到這些,還會忍心發脾氣嗎?

孩子們終究會成長得比我們更加強大,如果到那時不希望被他嘲笑衰老無力,此時的我們就更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體諒他們的年幼無知,用自己的包容和耐心教會孩子同樣對待其他人。

對於中國很多家庭來說,孩子的成績就是家裡的晴雨表。如果考試成績不好,很多孩子父母往往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怒氣相向。長此以往,孩子不但揹負沉重的壓力,更容易積攢負能量,影響其身心健康。

作為家長,如果我們能學會處理情緒,控制情緒,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足夠的安全感,也許這遠比一張考卷的分數更有意義。

或許,根本沒有什麼“恐輔症”,只是我們缺少共情心理,給孩子的溝通和陪伴不夠。

如果我們身份互換,我們希望孩子說:沒關係,爸爸媽媽學了一天辛苦了;沒關係,爸爸媽媽不會我就教會他;沒關係,爸爸媽媽是我心目中最棒的父母。

那麼,我們將是多麼幸福~

也許,以後我們還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但是,我們應該懂得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留給孩子多一點陪伴和溝通的時間。

這樣,當我們老了,孩子們也能學著如此的愛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