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缘是“说”出来的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中国人都喜欢听吉利、吉祥的话,特别是老人,在各种佳节,不会说好听的话是不受人待见的。而会说的好听吉利的,人家就会说这人讲礼貌好,懂事理。

这和中国的传统分不开,中国是非常重传统的国家,长幼有序,礼数周全。如果想获得人家的好感,说话,说好话,是特别重要的环节。

小时候不懂这些,说话没有顾忌,不少挨骂了,还好有句“童言无忌”下了不少台阶。

好人缘是“说”出来的

祭祀或供奉香和蜡烛

比如年节,老人家最怕请烧香上供的时候小孩子乱说话,因为小孩子不经常见过这些,然后好奇心又重,免不了问东问西,不小心就说出大不恭的话,所以做这些事的时候就想办法把小孩哄开,只是到需要上香拜拜的时候才叫出来行个仪式。万一这孩子嘴巴欠,说出一些怪话,也许大人就会惶城惶恐,嘴巴会“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再比如逢年过节,杀鸡宰鸭什么的,把那只鸡杀了,不能说杀,要说把那只鸡“洗”了。比如一条鱼翘辫子了,只能说那条鱼“翻”了,或者说那条鱼“生”了。

但是,“翻”在沿海也是要注意的,比如以前渔民是会经常出海捕鱼的,捕鱼当然要开船出去,你说“翻”了,好玩吗?人家就不乐意听“翻”这个字。

好人缘是“说”出来的

海边的人对这个“翻”是很忌讳的,比如晚上聚餐,一条鱼出来,筷子把上面一层鱼肉吃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要是把鱼翻过来吃另一面就不对了,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拿筷子把鱼中间的鱼刺挑开,然后继续吃。

一个老人过世了,只能说“逝世”了,或者说“升天”了,也有地方说“去作客了”等,而不能说的太直白。

说话是这样,平常行为上的礼数也是很多,稍微不对,就会得罪人,比如说酒桌上碰杯,一定要从长辈敬起,这一点要注意的是,辈分是优先于年纪的,就算对方年纪不太大,但如果辈分高,依然也得他先来。

好人缘是“说”出来的

饭桌上的规矩也多了去了,比如说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筷子不能倒着拿等等。

说起来是有点虚伪,但很多地方风俗就是这样的,这也是最基本的礼仪。

恭维话也得会说,如果实在找不出什么可恭维的,也得找个拐弯抹角的理由,比如你上人家那拜访去,人正写春联呢,然后毛笔字实在写得不咋样,然后“灵机一动”说道:“哇,墨好黑啊!”

好人缘是“说”出来的

国人还喜欢一些吉利的谐音字,比如葫芦代表“福禄”,南方人有时候会在年节的时候在桌面摆上一碟桔子或柚子,柚子就是大的桔子,意味大吉(福州话吉和桔同音)大利,还有全国最常见的就是福字倒过来贴,叫做福倒(福到)。有时候不小心把碗啊瓢啊什么摔烂了,老人家就会念叨:碎碎(岁岁)平安,岁岁平安!

生意人的忌讳也挺多的,我们这就“忌市”。比如你买了个什么东西不合用,想拿去退,千万不能选一大早上,大早上被退货,老板肯定一脸的黑线,搞不好都不给你退,一般等下午中午之后,哪怕着急也尽量过十点钟的样子再去。

借出去的钱想要讨要回来,也尽量不要大早上登门或打电话跟人家要,影响感情不说,讨债都不会顺利的。

好人缘是“说”出来的

独家:穿汉服学礼仪 中式礼仪培训班受热捧

人们喜欢听和说吉祥话,其实是对于好的生活的一种憧憬,把不好的变成好的,把好的变得好上加好,会说吉利话有利于人们拉近关系,留下好的印象。

各乡各俗,朋友们也说说看你们当地的一些奇特的风俗习惯,让大家长长见识。

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请关注本号,有时间再继续交流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