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请点“青岛新闻网爱打折” 订阅哦!

2月15日,阿里巴巴正与德国零售巨头麦德龙就入股麦德龙中国业务事宜进行谈判。这意味着,阿里的零售业务将有进一步动作!

目前双方洽谈只是初步阶段,最终结果还无法确定,因此,双方均未做出评论。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1996年,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现购自运批发商场,迄今在中国市场上拥有95家连锁店,并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拥有不动产资产。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披露数据,麦德龙中国2017年销售额为213亿元。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数据来源:中国经营连锁协会(表/食品板整理)

麦德龙公布的财报显示,在2018年10月至12月季度,其亚洲门店的销售额增长7%至10.4亿欧元(约合11.7亿美元)。

知情人士上月对路透社表示,麦德龙出售中国业务,可能正值捷克投资者丹尼尔·克雷钦斯基(Daniel Kretinsky)准备竞购麦德龙之际。

知情人士补充称,预计克雷钦斯基和斯洛伐克投资商帕特里克(Patrik Tkac)共同掌控的投资机构Global Commerce (EPGC),最早可能在3月份宣布对麦德龙的收购要约。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01

退出中国,已成定局?

从去年(2018年)11月开始市场疯传,麦德龙正在寻求出售业务,退出中国。这两天阿里与麦德龙的交涉毫无疑问坐实了麦德龙要退出中国的事实。

据乐居财经消息人士称,麦德龙拟向内地投资者招标,出售内地业务大部分权益,最多为80%,只保留少数关键股权,竞购程序预计在农历新年后至3月期间展开,实际出售股权比例视乎报价,交易亦可能涉及麦德龙在内地持有的房地产。

除了阿里巴巴,麦德龙还与其他公司进行了初步谈判。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02

麦德龙为什么会退出中国?

对于麦德龙退出中国一事,有人说麦德龙干不下去是因为竞争激烈,也有人说是电商的挤压。

虽说电商对实体店有影响,但是你看其他你家大超市不还是干的好好的,麦德龙干不下去纯属于水土不服,并且还死撑着就是不改。

麦德龙是什么模式?

麦德龙的模式就是挑一个土地便宜的地方,很多甚至就是在郊区。盖个像大厂房一样的建筑,门口修上几百个停车场。想在我这买东西,必须办会员卡,否则结不了账。

这种超市模式是不是在哪见过?

欧美电影,电视剧,以及各种新闻里对不对。对,麦德龙就是纯欧美式的经营套路。尤其是美国。美国大超市基本都在郊区,超市大,停车场更大。周末一家老小开车一起来购物,塞满一车回家,够用一个星期,用完了下星期再来。

这种模式本没什么问题。

但是,麦德龙忽略了这可是在中国。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是什么?咱们得习惯是我到一个地方吃喝玩乐都可以全搞定。

下班了我可以去那个地方买东西看电影吃饭唱歌,星期天了我能带着老婆孩子在那待上一天。这才是我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麦德龙呢,往往在很偏僻的地方,甚至周围还有工厂厂房呢。除了超市,边上啥也没有,纯逛超市购物。有什么劲啊。你修再多的停车场都没用。车,我们国家不缺。我们缺的是有意思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是爱热闹的,而你超市的选址和你周围啥都没有的购物方式注定不可能热闹,因此被抛弃,不奇怪。

而且还特不接地气,据知乎网友殷 ASIA吐槽说

“我几年前逛过一次苏州吴中区运河边上那个麦德龙。我选了一堆东西,结账的时候问我要会员卡。我说我没有。没有就结不了账。真是邪了门了。有现金都用不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很多超市都能用支付宝付账了。而你别说支付宝了,现金都不能用。气的我直接不买了。”

所以,麦德龙退出中国,也就可以被理解了。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03

24年,黄金一代的谢幕

作为德国第一大超市,世界第三大零售批发超市,麦德龙早在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国政府批准的合资企业。然而,中国消费市场的风云突变,恐怕是外资零售商心里的第一大痛。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二十年,电子商务突飞猛进,从PC端电商到手机电商,到社交电商,再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新零售,作为最具消费实力的70-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

无论从消费方式和习惯上来说,都特别容易接受消费方式的转变,他们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年轻有实力的消费者对电商的全力拥抱,直接导致传统实体零售商被打得措手不及。

在华耕耘的二十多年里,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持续高涨,应该是外资零售商心里的第二大痛。当然这也是本土零售商面临的困难,其实也是整个实体经济体共同的问题。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近年来,阿里巴巴频频在线下零售领域重金押注,经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超过700亿元的投资,包括大润发、华联、新华都、银泰等都已进入其阵营。

而麦德龙和阿里巴巴也已是“老熟人”,2015年时双方达成合作,麦德龙入驻天猫国际,并在商品供应链,跨境电商和大数据方面进行合作,成为阿里巴巴欧洲战略的重要伙伴。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新零售图谱

虽然截至目前,麦德龙还未实锤于阿里,但小编认为阿里可能性更大一点。对阿里来说,麦德龙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尤其欧洲地盘,接手之后也能给阿里国际化做以补充。

延伸阅读:

阿里的线下零售布局:

耗资已逾700亿

银泰是阿里重金布局线下零售的开端。

2014 年3月,还在准备去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提出要以 53.7 亿港元对银泰进行战略投资,并尝试打通线上线下的商业资源,实现会员、支付和商品体系对接。

当时,双方还约定在未来三年内,阿里集团可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银泰商业的普通股股份,从而使得阿里集团最终在银泰商业的持股比例不低于25%。

到2016年7月,银泰商业又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之一沈国军转让约3.98亿股银泰股份予第三方,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持有银泰商业的32%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不仅如此,到2017年1月,阿里又启动对银泰商业的私有化。根据私有化协议,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银泰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预计增至约74%。完成建议交易所需的最大现金金额约为198亿港元(约合177亿元人民币)。

但177亿元人民币却只是阿里注资线下零售的一小部分,粗略统计,阿里的总投资额已超过700亿,涉及多家线下零售巨头:

1、280亿收购苏宁19.99%股权

2015年8月,阿里巴巴与苏宁云商(002024.SZ)宣布合作。阿里巴巴集团投资约280亿元,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

2、21.5 亿元收购三江购物 32% 股权

2016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泽泰拟通过协议受让、认购定向增发股票及可交换债等方式,以21.5亿元人民币收购三江购物(601116.SH)32%股份。

这是阿里首次入股线下商超,三江购物也是浙江的主要商超之一,但这一合作的结果却并不如意。

根据最新的2018年三季度,三江购物净利润仅0.8亿元,同比下降15.78%。除了在新零售改造上泛善可陈,其与阿里共同投资成立的盒马鲜生甚至被外界认为将取代其在阿里体系的位置。

3、收购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超市18%股权

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即与百联集团在上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全业态融合创新、新零售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会员系统互通、支付金融互联、物流体系协同等六领域全方位合作。但该合作并不涉及资本层面。

到当年5月26日,百联集团又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收购联华超市2.01亿股内资股,获得18% 股权成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联华超市拥有大型综合超市、超市及便利店三大主要零售业态,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其总门店数目已经达到3618家,覆盖19个省份及直辖市。

4、5.48亿元收购新华都5%股权

2017年9月26日,新华都(002264.SZ)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新华都集团与阿里巴巴(成都)软件技术公司、杭州瀚云新领股权投资基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

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阿里成都、杭州瀚云将分别持有新华都3422.8万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股权转让的单价为8元/股,转让总价为5.48亿元。根据新华都2017年半年报数据,阿里成都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新华都第二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新华都从福建起家,业务以百货、超市为主,并投资工程机械、房地产等行业。

5、28.8亿美元收购高鑫零售36.16%股份

201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欧尚零售、润泰集团宣布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阿里巴巴投入约224亿港元(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高鑫零售是大卖场欧尚、大润发的运营方,在中国内地开设有 446 家实体门店,是中国规模最大及发展最快的大卖场运营商。

统计以上五笔主要投资与对银泰的私有化,阿里在线下零售领域的注资就已超过700亿元人民币。而除了对传统零售厂商进行投资与收购,阿里还在2016年1月主导投资了盒马鲜生,曾在内部对其孵化2年多。截至今年1月中旬,盒马已在国内拥有119家店面。

对此#阿里与麦德龙的谈判#你怎么看?

突发!传阿里欲收购麦德龙!

青岛新闻网爱打折

有趣|好玩|优惠|打折|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