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這兩代皇帝都是幻想家,可惜靠想象辦事太不靠譜了

《南北史演義》之隋史,作者在敘事、寫景、抒情過程中,夾敘有朝代名、人名、樹名、地名等取名細節的精彩描寫,所取名字,其意念都與文字的蘊義有關。在用意上,有的為避諱不吉,有的為標榜聖位,有的為抵衝屬相,還有的為暗喻私情。楊堅、楊廣兩代君主奇思妙想的取名典故和處事案例,已經載入史冊,流傳至今。

隋朝的這兩代皇帝都是幻想家,可惜靠想象辦事太不靠譜了

煬帝楊廣為何將朝名由"隨"朝改為"隋"朝?公元581年2月,北周亡,楊堅廢靜帝自立,百官擁至臨光殿,升座受朝,國號隨,改元開皇。楊堅的父親楊忠,北周主宇文泰曾封楊忠為上柱國、"隨"國公。兒子楊堅即位後,本應襲父封,號為"隨"公。可是,他別出心裁地挑起了"隨"字中間"之"(走字底)的生毛病。他迷信地認為,"隨"字中箝一"辵"(之)旁,義訓為走,作為朝名,恐有不遑安處的預兆,所以去噦作隋,想望昇平。換句話說,"隨"字中的"之",有"走"之意,"走"意味著趨向死亡,時間不會長久,作為朝名,恐怕會有不祥之兆,所以去掉這個不吉利的"之"旁,改用無"之"的"隋"字。

文帝楊堅為何將次子先取名楊英,後取名楊廣?小名叫阿摩?楊廣名字的來歷,源自母親孤獨皇后的一個夢境:母親生下他時,夢見一條金龍入室,紅光繚繞,忽然墮落地上,跌斷龍尾,變成一隻老鼠模樣,形大如牛。母親猛然被驚醒,隨即生下了他。他長得豐頤廣額,頭角崢嶸,母親非常喜歡。到第三天給他取名時,母親就給隋主楊堅(楊廣之父)說起了之前的夢境,楊堅半喜半驚,仔細忖量覺得事出有因,似乎凶多吉少,但後事茫茫,畢竟難以預料,又見孩子眉開額闊,便取名為楊廣。小字阿摩。

隋朝的這兩代皇帝都是幻想家,可惜靠想象辦事太不靠譜了

《隋唐演義》描寫給楊廣取名的情節基本相似,也說,隋主楊堅聽說孤獨皇后產下兒子時夢見金龍摩天,便給兒子取小名叫阿摩,取大名叫楊英,意在為君者創業須英明。楊堅又覺得楊英之名蘊意並非全面,有一定侷限性,不如叫楊廣,意在創業雖須英明,守成還須寬廣,這樣,就把創業與守業結合起來,為君者就全面了。

隋煬帝為何聽信術士盅惑,將都城洛陽改為東京?楊堅即位,建立隋朝,定都大興城(今長安),楊廣弒父,即位隋煬帝,初仍居雍州(長安及附近地區)。他向外擴張勢力,公元604年楊廣得了幷州(今太原),自思悶居深宮,太無興味,想繼續出外巡遊玩樂,可巧有應招入朝的著名學者、善於佔侯算曆之術的章仇太翼,向楊廣進言道:"雍州地居酉,酉是屬金,與陛下木命相沖,不宜久居。

隋朝的這兩代皇帝都是幻想家,可惜靠想象辦事太不靠譜了

且讖文有云:修治洛陽還晉家,陛下何不營洛應讖。"意思是:從方位來看,長安位於洛陽的正西方(酉,為正西方位),酉又屬金,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金"克"木",陛下為五行之"木"命,正好相剋,因此長安不宜久居。而且,讖(讀趁音)書有"修治洛陽還晉家"的預言(暗喻你楊廣應該遷都經營洛陽,把長安歸為晉王經營),陛下為何不去經營洛陽而應驗之?楊廣聽了章仇太翼一翻盅惑大喜,即留長子晉王楊昭居守長安,自己親自率領妃嬪王公等,往幸洛陽,營建宮闕,並將洛陽改為東京。

隋朝的這兩代皇帝都是幻想家,可惜靠想象辦事太不靠譜了

煬帝楊廣為何將"柳樹"(垂柳)改作"楊柳"?歷經千年,人們常把柳樹稱之為"楊柳",其中是有來由的:楊廣自洛陽南巡江都(今楊州)途中,天氣忽然暴熱,好似盛暑一般。龍舟雖然寬敞,仍覺天氣困人。岸上牽夫,統是揮汗如雨,不勝勞憊。煬帝亦為之深表憐憫,採用翰林學士虞世基之言,令汴渠(即貫通西安至楊州的大運河)兩邊堤岸,移惎(規劃)栽種柳枝,號召人民,凡獻柳一株,即獎賞一縑(絲織品),這時,柳尚未凋,百姓都掘柳來獻,煬帝自己離船登岸,親自種上一棵,作為首先創導,接著隨從百官亦各種一棵,然後分給老百姓栽種,照柳(數)獎賞。百姓非常踴躍,越種越多,且隨口編出歌謠道:"栽柳樹,大家來,好遮陰好當柴,天子自栽,然後百姓栽。"煬帝楊廣聽了,滿心歡喜,又取錢散發給百姓,並親書金牌,懸掛於最高的柳樹之上,同時賜柳樹為楊姓,因此,後人就呼"柳樹"為"楊柳"了。從此,柳樹戴上了楊君主的皇名。不過,此為史書記載,楊柳之名,究竟是否自從楊廣取名而得之,難以定論。

隋朝的這兩代皇帝都是幻想家,可惜靠想象辦事太不靠譜了

隋煬帝取名楊柳的故事,在宋代傳奇小說《開河記》中同樣也有記載: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乃牽船之人,護其陰涼;三則率舟之羊食其葉。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子先栽,然後萬姓栽。"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千里。

煬帝楊廣為何謀害李渾李敏叔侄?隋王朝之世,李氏(李淵)當為天子的讖言非常流行,對此,煬帝楊廣十分忌諱。時有方士安伽陀故意盅惑,上言勸楊廣道:李氏當為天子,應殺盡天下姓李之人。正在犯忌的楊廣,記起父親在世時說過,曾做過洪水淹沒都城,導致遷都大興(長安)的惡夢,便由水淹都城,做起了三點"水"旁的文章,藉故動起了陷害儉公、大將軍李渾和侄子李敏的邪念。

隋朝的這兩代皇帝都是幻想家,可惜靠想象辦事太不靠譜了

認為李渾既姓李,"渾"字左邊又是從水( 氵)旁,而且李渾的從子將作監李敏,小名叫洪兒,"洪"字又是從水( 氵)旁,他們叔侄在朝,勢必成為傾覆當今朝廷的洪水猛獸,楊廣的疑心越來越重。當時,李渾的冤家對頭宇文述,正在參預朝政,得此消息,就向楊廣誣告李渾潛圖不軌,有意謀反朝廷。君臣一拍即合,最終殺了李渾、李敏叔倒二人,李渾宗族也統遭誅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