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喜看新變化|“組組通”鋪出產業發展“致富路”

年味最是故鄉濃。新春佳節之際,在外學習工作的貴州籍大學生、農民工等紛紛返回闊別已久的家鄉。在與家人團圓、共度新春的同時,他們也通過自己的所聞所見,切身感受到貴州大地上湧動澎湃的發展新活力,為家鄉近年來的巨大變化倍感欣喜振奮。

返鄉喜看新變化|“組組通”鋪出產業發展“致富路”

貴陽市朱昌鎮高寨村,2018年建成組組通道路5公里。該村發揮其白茶、草莓、經果林等特產優勢,借力貴陽生態大旅遊圈,帶動全村近300戶群眾走上富裕小康路(通訊員 謝富超 攝)

仁懷市長崗鎮太陽村:

“組組通”鋪出產業發展“致富路”

春節剛過,仁懷市長崗鎮太陽村的村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走在村裡,記者放眼望去,一條條“組組通”公路蜿蜒曲折、進寨入戶,果樹苗木開始吐露嫩芽。田間地頭,有的村民們已經開始迎著春風開展春耕備耕。

返鄉過年的村民羅慶傑,看到家鄉路通產業旺,開始思考,今年是留在家鄉發展還是繼續外出務工。

“沒想到這兩年家鄉的變化這麼大,到處都是水泥路,出門很方便,基礎條件好了,我正在考慮要不要留下。”羅慶傑說,他出去的時候,家鄉路不通,幾乎沒有產業,老百姓的生活都成困難。

太陽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靠天吃飯,水源不足一直是這裡的顯著特徵,加上交通閉塞,這裡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造血功能,屬於省級深度貧困村。

這次回來,羅慶傑從村裡得知,近年來,隨著“組組通”大決戰的打響,新興產業發展也如火如荼。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中華蜂養殖在這裡發展得風生水起。

據太陽村黨支部書記向鵬介紹,道路通暢了,太陽村中華蜂養殖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蜂蜜在家門口就賣光,鄉親們生活過得更加幸福甜蜜。目前該村養殖的中華蜂,產值達1000多萬元,惠及貧困戶300多戶。此外,還有烏骨雞,水果、中藥材等產業。

今天,長崗的山山岔岔間,通組公路就像一條條銀帶在山間縈繞,看不見的土地下和看得見的土地上,種著黃精、天麻、射干、獼猴桃……數千畝扶貧產業基地,正在石旮旯間生長夢想。

據悉,“組組通”公路項目啟動以來,遵義市克服了乾旱、持續降雨、低溫凝凍等惡劣天氣影響,克服了水泥、砂石材料供應不足的影響,克服了地方配套資金不足、貸款資金到位不及時等諸多困難。目前,全市11566公里“組組通”公路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成,附屬工程正在陸續完善,隨著“組組通”的不斷延伸,各種產業在廣大農村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翻山越嶺的通組公路,既是解決當地群眾日常出行的民生路,也是黨政連接群眾的民心路;既是決勝脫貧攻堅的產業路,也是群眾奔向全面小康的致富路。”遵義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說。

貴安新區巖腳村:

圍爐話發展 新年謀新事

2月12日,寒氣未盡,年味尚濃。

貴安新區高峰鎮巖腳村村民湯和潮家的爐火燒得正旺,巖腳村駐村第一書記石磊和湯和潮、湯俊傑兩位創業致富帶頭人跟幾名返鄉過年的村民圍著火爐聊著……

“村裡52戶貧困戶去年脫貧了,但根基不穩,隨時有返貧的風險,各位都來支支招。”

“我的服裝廠剛起步,正是需要人的時候,只要大家願意,可以來我們廠試一試。”

“這個地方適合種中草藥,很多村民也都有種植的意願,但部分村民的思想還很保守……”

石磊一直希望那些在外闖蕩多年、有見識有想法的村民返鄉創業,帶動全村共同致富。

早在2018年春節前,石磊多次走訪返鄉村民,請他們春節回家過年、共謀發展。就在石磊的那次走訪中,在江蘇無錫打了20多年工的湯和潮夫婦決定帶著這些年在外積累的經驗回村創業。去年8月12日,由湯和潮夫婦共同創辦的貴州貴安雲漫和夏服飾有限公司開業。短短半年的時間,公司生產了2萬多件服裝,解決了10多位村民的就業問題。

“廠子從取名、籌備到開業,石書記出了不少力,他真心實意想讓村子發展得更好。”湯和潮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鼓勵村裡的其他能人都回來,大家抱團發展。

湯俊傑對湯和潮的分享深有感觸。去年,湯俊傑在石磊的多番勸說下回鄉,看到村裡家家戶戶門前通了水泥路,路上裝了路燈、栽了綠植,印象裡的那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的巖腳村已經徹底變了模樣,並且緊靠村子的北斗灣旅遊小鎮也已形成規模,他意識到機會來了。

2018年7月,湯俊傑在村裡辦起了佔地60畝的小龍蝦養殖基地,同年10月,第一批小龍蝦成功出苗並被搶購一空,這給了湯俊傑莫大的信心。

新的一年,湯俊傑打算在蝦塘周邊種上綠植,並豐富休閒娛樂項目,吸引更多遊客。“關於發展中草藥產業,我建議由村民自行種植,然後由我們合作社來進行統一收購和銷售,這樣一來就沒了後顧之憂。”湯俊傑的建議得到了在座各位的積極響應,並決定元宵節後組織村民前往黔東南進行參觀學習。

石磊一邊聽著大家的發言,一邊想著如何加快產業項目落地。原來的巖腳村不通水不通路,一窮二白。通過一抓基礎設施建設,二抓村幹部思想工作,三抓產業發展,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巖腳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村集體年收入達到了30多萬元。

“靠外輸血不如自己造血。”石磊說,這些成果依託政策扶持,只有激發村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才能給村裡帶來可持續的發展。“你們大多數人在外闖蕩多年,有見識有想法,如果你們能留下來發展,那麼我們村肯定會大有前途。” 

“我不走了。”聽了大家的一席話,33歲的湯和光當即決定留下來。



撰文:方維軍 黃久貴 貴報傳媒全媒體記者 潘樹濤 田菊

統籌:楊韜

編審:成嘉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